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广汽集团:毛利率创近十年新低,两大合资公司再折戟,欢迎阅读。
眼看两大合资公司业绩骤降,广汽集团却对自主機板块的盈利表现玩起了 " 文字游戏 "。
作者 | 半 页
责编 | 尚 武
出品 | 汽车 K 线
8 月 25 日,广汽集团 2023 半年报正式发布。在随后第一个交易日,广汽集团双股表现乏力。其中,广汽集团 A 股高开低走,在触及到 10.63 元 / 股的当日最高价后,最终以 10.24 元 / 股的价格收场,收涨 1.59%;相比之下,其港股股价直接下跌 0.49%,没能挡住广汽集团贯穿整个八月港股下跌的颓势。
为什么资本市场会对广汽集团的 2023 半年报这样失望?为什么对于埃安的盈利,需要玩 " 文字游戏 "?
1
集团毛利率创新低
实际上,资本市场对广汽集团上半年业绩的态度,主要来自于两方面。
「图片来源于广汽集团公告」
首先从行业横向来看,虽然截至广汽集团发布财报当天,其营收仍然维持在问鼎乘用车板块的水平,但就在广汽集团发布半年报的随后一个交易日,比亚迪发布财报显示,2023 上半年的营收居然超过了广汽集团,而且两者还呈现出截然相反的走势。
更令广汽集团感到狼狈不堪的是,比亚迪不仅在营收上实现了超越,更在盈利上实现了碾压。
财报显示,广汽集团 2023 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以下简称 " 归母净利润 ")为 29.66 亿元,同比下降 48.4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以下简称 " 扣非净利润 ")为 27.03 亿元,同比下降 52.09%。盈利表现仅好于 2020 年同期水平。
相比之下,比亚迪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分别为 109.54 亿元和 96.95 亿元,同比分别上涨 204.68%、220.02%,对于广大投资者来说,高下立判。
但对于一家企业来说,这并不能代表全部实力的高低。
财报显示,广汽集团 2023 上半年营业收入为 615.88 亿元,同比上涨 27.12%,营收水平创下近年同期新高,同比增速也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让投资者感到担忧的,主要来自广汽集团自身所暴露出的一系列问题。最明显的,是同期广汽集团营业成本达到了 584.12 亿元,同比增长 28.5%,这一增速高于营收的同比涨幅,导致广汽集团 2023 上半年毛利率下降至 3.34%,创下近十年同期新低。
其中广汽集团整车制造业的毛利率更是降至 1.22%,仅好于 2020 年同期的 1.09%,创近三年新低,在集团所属四大行业当中排名垫底。
2
合资板块再次下滑
另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是广汽集团旗下两大合资公司都再一次出现业绩下滑。
在主要控股参股分析中,广汽本田、广汽丰田两大合资公司 2023 上半年营收均出现两位数下滑。其中,广汽本田实现营收 428.04 亿元,同比下降 21.48%;广汽丰田实现营收 740.55 亿元,同比下降 12.32%。两大合资公司营收同时出现下滑,在近年来广汽集团同期财报中尚属首次。
另外,广汽本田 2023 上半年营收水平创下 2018 年同期以来新低记录,同时其超过 22% 的同比降幅更是让人始料未及。而广汽丰田超过 12% 的同比跌幅,同样是近年来的最高记录。
《汽车 K 线》曾在文章《》中介绍过两大合资公司在产销方面对广汽集团的增速造成拖累。透过半年报,两大合资公司营收折戟,更是对广汽集团整体营收带来了不利影响。
财报显示,广汽集团 2023 上半年汇总口径营业总收入为 2335.32 亿元,同比下降 3.81%,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两大合资公司在营收上的纷纷折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广汽集团汇总营收败给比亚迪的尴尬局面。
除此之外,广汽集团 2023 上半年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也同比下跌 37.03%,仅为 53 亿元,创下近三年新低。
3
别让自主盈亏成为 " 文字游戏 "
人们常说,有些话说的人多了,人们自然就信了。有些话说的人多了,却反而容易暴露出新的问题。
财报发布后,能够看到大量在分析广汽集团半年报的内容中,提到 " 埃安今年 6、7 月已连续两个月实现盈利 " 的报道,显然作为半年业绩公告,是并不会提及 7 月经营情况的,而无论怎样翻看广汽集团 2023 半年报公告,也找不到对埃安 6 月盈利的情况说明。姑且将其视作是一种 " 文字游戏 ",不过两大自主品牌业务目前的严峻挑战,却能在广汽集团半年报里窥得一二。
与广汽本田、广汽丰田两大合资公司相比,广汽乘用车、广汽埃安,作为广汽集团自主品牌双子星,2023 上半年在产销贡献上的确带来了好消息。由于已经在前期文章中有过详细介绍,在此不做赘述。
与此同时,财报显示,上述两大自主品牌的上半年营收表现同样值得肯定。其中广汽乘用车实现营收 287.31 亿元,仅低于 2018 年同期水平,同比增长 24.52%,相较 2022 年同期实现了止跌回升。
埃安实现营收 223.87 亿元,创下其单独统计业绩近三年的最高记录,这一营收甚至已经逼近了 2022 年同期广汽乘用车的营收规模。而同比 51.4% 的增速,虽然较 2022 年同期有明显回落,但这已是广汽集团核心四大板块中,最亮眼的同比增幅。
「图片来源于广汽集团公告」
不过,同样是在财报中,有关营业成本同比上涨 28.5% 的原因,广汽集团对此的解释是 " 自主品牌车型产销持续增长而生产成本相应增加,原材料价格持续高位等综合所致 "。
值得关注的是,埃安的单车收入,由 2022 年同期的 14.75 万元,下降至 10.69 万元。与此同时,广汽本田和广汽丰田的单车收入同样分别有所下降,其中广汽本田由 15.25 万元下降至 14.76 万元,广汽丰田由 16.88 万元下降至 16.35 万元。而广汽乘用车,则是由 13.37 万元,上涨至 15.28 万元。
不难看出,销量增速最高的埃安,不仅是广汽集团四大核心板块当中单车营收下降最明显的,同时也是单车营收水平最低的。再结合今年年初,以及前不久死灰复燃的价格战,不难理解为什么月销量过 4 万辆的埃安,却仍然只能用 "6、7 月实现盈利 " 这样的微妙措辞。
4
孚能科技带来的未补前景
就在广汽集团 2023 半年报发布的一个月前,孚能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香港孚能及其一致行动人赣州孚创出具的《股东减持计划告知函》。拟通过協定转让方式减持公司总股本 5% 的股份。这被视作是孚能科技与广汽埃安深度绑定的前兆。
「图片来源于孚能科技公告」
时隔不久,香港孚能、赣州孚创、孚能科技的实际控制人和广州工控集团所控制的主体——广州创兴签署協定,宣告孚能科技控制权易主广州国资。
值得一提的是,在孚能科技于 8 月 1 日举行的投资者活动内容中,提及与广汽的合作程度,孚能科技的回答是 " 股东的赋能帮助公司和广汽建立一个更加稳定的互信关系 "。
不过,打开孚能科技半年报,虽然营收较上年同期上涨了 33.74%,但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的亏损程度,分别同比扩大了 400% 和 197%。更关键的是,作为一家新能源领網域的供应商,在全行业不断 " 内卷 " 的趋势下,孚能科技 2023 上半年费用化研发投入却同比减少了 18.69%。这对于即将与之进行绑定的埃安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
5
View of AutosKline
合资公司业绩加剧下滑、自主機板块在盈亏线挣扎,集团毛利率出现了近十年新低…… 7 月 12 日,广汽集团发布公告显示,公司四位高管由于个人资金需求,计划减持公司股票。其中总经理冯兴亚,计划减持 17.27 万股,集团总会计师王丹,计划减持 18.49 万股。
8 月 27 日,证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股份减持行为的公告,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分析认为,暂时延缓大股东减持,对于保护小股东利益、稳定信心,至关重要。
9 月 11 日,广汽集团将举行业绩说明会,为了实现埃安独立上市,广汽集团究竟还要付出多大的代价、面对多高的风险,或许,投资者们将能够透过这场说明会找到一些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