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汽车坟场”背后的焦虑,欢迎阅读。
23/08/23
导语
为什么放着要在家里和自己人卷,却不努力出去卷外人呢?
作者丨查攸吟
责编丨曹佳东
编辑丨别 致
杭州又现 " 汽车坟场 ",上千辆废弃新能源车被杂草淹没?
一段私人播主通过无人机拍摄的视频,再度带火几年来经久不衰的话题,直戳了当下汽车产业乃至公众敏感的神经。
然而相信各位肯定是注意到了,上面这句话里的 " 再 " 和 " 又 " ——没错,因为类似的 " 新闻 " 从 2019 年起,已经屡屡见诸媒体。不但是 " 又 ",甚至可以说 " 双叒叕 " 了。
绝大部分 " 又双叒叕 ",从技术层面或者商业层面上都是可以解释的。然而为什么同样的问题,每隔一段就会因为任何一点引子自发变成热点,其背后所折射的不仅是当今短视频化后的自媒体,更加唯流量化、快餐化的现实,更是当今整个中国社会,对于国内汽车产业未来的,最深层的焦虑。
" 不是汽车‘坟场’,更没有‘两年’那么久,(那里)是附近企业以及 4S 店租赁的停车场,所见密集停放多为未上牌燃油新车。此外,荒草也没有‘没顶’。"
可能是在后疫情时代已久经历练的缘故,当记者联系到当地街道办的时候,立刻有相关科室人员,给出了已经拟好的官方回复。
而这里需要解读一下的是,所谓 " 未上牌新车 ",便是直接否定了所谓 " 坟场 " 的说法。至于荒草的问题,街道办的工作人员还不忘小小科普——杭州夏季水热条件好,一个礼拜杂草就能长到轮胎高度。也就是说,只消半个月时间,真的长到车顶高度也不稀奇。
而且,要注意官方回答中刻意强调的 " 燃油新车 " 信息,因为这直接针对 21 日视频曝光时的几条热门评论——又是一堆闲置 / 报废新能源车。
简而言之,停车场所在街道办这次可以说是直接地 " 否认五连 " 了。
不过呢,公社这边针对这一新闻,也调动了自己的渠道去细致地分析和研判过,甚至辨认出了未上牌燃油新车的品牌为风行与启辰。所以,官方这次的操作,基本可视为一次成功的辟谣。
然而一条视频新闻,能够在传播中被观众不断贴上其他标签,往着谣言方向发展这本身,就是耐人寻味的。众人的神经为何那么敏感,以至于看到大量疑似废弃的汽车就会联想到 " 新能源汽车坟场 " 这本身,就是一个问题。
尽管本次热点实属乌龙,但却并非近年来杭州近年来首次和 " 新能源汽车坟场 " 扯上关系。
简单查询关键词即可发现,早在 2019 年 3 月,就有媒体报道过,在杭州城东郊位于东沙嘴上的新沙村与东江嘴村,有多达 5000 台老旧新能源汽车被停放在 3 块空地上。
2019 年 3 月曝光的所谓 " 新能源汽车坟场 ",实际只有一部分是待处理报废车
当时的媒体调查称,这些车辆属于当地某汽车租赁公司,总计达到 5000 台的车辆实际分为三类:老旧淘汰的,等待第三方拉走处理;长租户归还后等待检修和维护的中转车辆;即将投放市场的新车。
虽然确实有一部分 " 新能源汽车坟场 ",但似乎也不全是坟场。然而在当年的 9 月,又有媒体发现在杭州下城区中诸葛路东侧一处拆迁后临时空地上,有近千辆电动汽车长期闲置。
随着国内汽车租赁市场的发展,大批看起来同批同款的报废车出现,实际上也不值得大惊小怪
两个月后,又有媒体曝光了毗邻杭州的嘉兴市秀洲区万民村的新能源汽车堆场——超过千辆废弃的二手电动汽车,涵盖奇瑞、荣威、大众等多个品牌,密密麻麻停放在田野旁的简易停车场上。
从 2019 年起,国内的 " 新能源汽车坟场 ",已经屡见不鲜,作为新能源补贴时代的副产品,类似的 " 坟场 " 曾经广泛分布于在武汉、在重庆,乃至于北上广深等核心一线城市。
对于从小视 " 资本家因生产过剩把玉米烧火,讲牛奶倒河里 " 为错误和负面的我们来说,这种画面还是非常辣眼睛的
而上述这些也势必令媒体以及公众,联想起三年前的画面。彼时正值 " 共享经济 " 开始盛极而衰,在众多一二线城市边缘的废弃物堆放场内,充斥着山一般的报废共享单车。
敏感背后的本质,是焦虑感。
2017 年,国内汽车产量和销量,分别为 2902 万辆和 2888 万辆,达到了迄今为止的最高值。随后,便是 2018~2020 年的逐渐走低,在 2020 年叠加疫情的影响,达到了 2532 万 /2531 万的最低点。
在这之后,似乎有所起色。2021 年,伴随第一波全球大流行后的空窗期,中国汽车市场曾经出现复苏迹象,在叠加了新能源热潮之后,产销数据在 2022 年末,曾经分别冲回至 2702.1 万和 2686.4 万。而同期,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率,也达到了 27.6%。
然而这一切是注定无法持续的,因为从全球视角来看,总体经济态势正处于向一个新谷底滑落的周期之内。据官方最新数据,7 月我国进出口额同比下降 8.3%,降幅比 6 月扩大 2.3 个百分点,其中出口下降 9.2%。如按美元计,7 月出口降幅达 14.5%。
其背后,是欧、美需求的崩盘式下降局面。而外贸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构成部分,其势必影响到总体经济环境,恶化从政府财政收入到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所有经济指标。而自然,国内汽车消费也将和所有非必需品消费一样,无法独善其身。
春江水冷而鸭先知。多数人也许无法从大的和广的的角度去了解经济周期律,但却能够顺风车更好叫到、大厂裁员、自家部門业务情况等等,够切身能够感受到、了解到的种种细节,察觉到整个大环境的变化和动荡。
尽管问题众多,但汽车产业仍旧是目前国内最有希望的产业。去年,中国汽车出口超越了德国,成为了全球第二。而如无意外,今年大概率将会超过日本,首次登顶全球第一。
不久之前,我司的杨晶老师撰写的《" 消失 " 的奇瑞》一文,曾经引起了小小的风波,当事企业将之视为严重的 " 负面 ",一度如临大敌。
然而在笔者看来,这种过分怕事的心态,实际大可不必。因为就当前的情况而言,如同奇瑞这种自主品牌,同时还是国有企业,在别家还与国内市场往死里卷的时候,就已经大量出口整车了,你又怎么能够把这种视为 " 负面 " 呢?
今年,有行业机构认为,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率将会突破 40% 大关,并且在 2030 年达到 55% 规模。毫无疑问地是,我们的新能源汽车,已经结束了 2018 年前的那种不成熟状态——无论从技术上,还是从销售体系上。
然而这却是一场标准零和游戏。
以目前国内的状态,每卖出一辆新能源汽车,也就意味着挤掉了一台燃油汽车的市场份额。所谓的 " 内卷 ",莫过于如此。而想要破解这种状态,唯一的办法就是出去 " 卷 ",从那些国际汽车巨头口中抢食。
破解 " 内卷 " 的唯一办法,就是 " 外卷 "
君不见,在国内市场节节失利的日系和韩系,却也同时在全球市场上高歌猛进?
" 我(们)今年一季度全球挣了 21 亿美金,贴得起中国市场,你(们)本土企业有这些资金实力玩?你(们)先烧死了,我(们)后面再等着进来抢市场也可以。" 今年 6 月末,起亚中国首席运营官曾经如此放言。
2686.4 万辆的中国市场,看起来很大,但和 8163 万辆的全球市场比呢?自主品牌们为什么不拿出在家里和友商玩命的劲头,杀出家门去卷死别人呢?
查攸吟
没有万无一失的防呆措施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