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巨额亏损!蔚来最新公告,欢迎阅读。
不出意外,蔚来再次巨额亏损!
8 月 29 日美股盘前,蔚来正式对外发布 2023 年第二季度财报,一份糟糕的财务成绩单公之于众。财报显示,二季度蔚来营收 87.72 亿元,同比下滑 14.8%,环比下滑 17.8%,其中汽车销售额为 71.85 亿元,同比下滑 24.9%,环比下滑 22.1%。据了解,此前蔚来连续 12 个季度实现营业收入正增长,此次营收环比同比均下滑,而且低于市场预期。
营收下滑,与销量下滑不无关系。财报显示,二季度蔚来交付量为 23520 辆,同比下滑 6.1%,环比下滑 24.2%,勉强完成此前蔚来定下的 2.3 万辆 -2.5 万辆的交付量预期。这也是蔚来近两年来销量最低的一个季度,主要原因是蔚来产品代际切换把控失误,导致销量跌入谷底,而且这也不是蔚来首次因产品迭代而遭遇销量下滑。
营收同环比下滑,亏损也越来越大,现金流也越来越少。财报显示,二季度蔚来净亏损 60.56 亿元,同比增长 119.6%,环比增长 27.8%。截至 2023 年 6 月 30 日,蔚来现金储备为 315 亿元,而一季度末为 378 亿元。
降价直接拉低了蔚来的毛利率。6 月 12 日,蔚来宣布调整用户权益及全系车型价格,全系新车售价下调 3 万元。价格调整后,蔚来整车售价首次低于 30 万元,其中 ET5 起售价为 29.8 万元。财报显示,二季度蔚来毛利率为 1.0%,而 2022 年同期为 13.0%,2023 年一季度为 1.5%。如此看来,蔚来降价和销量不佳,对于营收、利润、毛利率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实现增长的只有研发费用和行政支出。研发费用方面,二季度为 33.45 亿元,同比增长 55.6%,环比增长 8.7%,主要由于研发人员成本增加和股权激励费用增加、新产品和新车型的设计及开发成本增加。销售、一般及行政费用方面,二季度为 28.57 亿元,同比增长 25.2%,环比增长 16.8%,主要由于销售人员成本增加、销售及营销活动增加、以及公司销售服务网络拓展相关费用增加。
总体来看,蔚来在二季度的表现是十分差劲的,交付量的下滑以及降价销售直接影响营收、利润、毛利率的表现。蔚来李斌在电话会议上表示,当前的市场环境充满挑战,智能电动汽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蔚来在核心技术、产品布局、销售能力、制造和供应链等方面做好准备,聚焦市场销售策略的执行,推动交付量稳步提升。
不过,李斌对于蔚来未来的表现仍然充满期待,蔚来预计第三季度营收将达到 189.0 亿元至 195.2 亿元,同比增长 45.3% 至 50.1%。同时,随着销量的增长,预计下半年毛利稳步提升,三季度有机会回到两位数,如果控制好电池其他的一些成本,第四季度毛利则可能达到 15%。
蔚来想要实现销量增长,还是依靠卖车。6 月 15 日,蔚来 ET5T 上市,售价区间为 29.8-35.6 万元。更早之前,蔚来全系新车售价下调 3 万元,其中 ET5 起售价为 29.8 万元。新车上市和降价销售对于销量的影响立竿见影,7 月蔚来交付量达 20462 辆,创历史交付新高,而截至 8 月 27 日,蔚来累计交付 1.6 万辆,8 月大概率将再次突破 2 万辆。
" 我们的目标是月销量稳定在 2 万台以上 ",但这并不是蔚来的终极目标," 目标达到每月锁单 3 万台销售能力,从 10 月开始销售能力建设的成果开始逐步显现。" 李斌表示,蔚来计划于 9 月发布和交付全新 EC6,就此完成基于第二代技术平台的全部产品切换,8 款二代车型全面完成上市后,能够覆盖高端市场 80% 的用户需求。
李斌透露,明年 NIO 品牌不会有全新产品交付,但是销量、毛利、产品质量等都达到更好的状态。不过,大众市场品牌 " 阿尔卑斯 " 将会在 2024 年下半年发布第一款产品,目前该产品的开发工作正在顺利进行,该品牌下的第二款车也已经在开发之中。李斌强调,针对大众市场的品牌开发理念与 NIO 品牌不同,会更加追求每一款车的销量,款数不会很多,会更专注于家用市场,而蔚来则是要通过 8 款车型来满足高端市场更加个性化的需求。
此外,蔚来手机将于 9 月下旬发布,预计将搭载 UWB 技术,为蔚来车主提供高效便捷的汽车遥控体验服务。李斌表示,蔚来手机的推出对于增加车的竞争力是十分有意义的,蔚来并非要进入手机领網域,而是要满足用户对于手机更好匹配汽车的需求。蔚来联合创始人、总裁秦力洪强调,绝对不会在蔚来手机里面挂广告,坚决不靠广告挣钱。
随着第二代技术平台的全部产品切换,蔚来将进入稳定期,同时随着阿尔卑斯品牌更大众化且支持换电的车型上市,蔚来也将更容易下沉到三四线城市。这或许是 NIO 品牌明年没有新车上市的情况下,销量和毛利率仍会提升的原因。目前看来,蔚来在换电和服务的总投入,未来有望得到可期的回报。
受业绩影响,蔚来港股跌 7.4%,报受 82 港元。
汽车行业关注 人气汽车新传媒
每天分享有价值的汽车新闻
汽车人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