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中国汽车威胁论”再更新:欧盟启动对中国电动车反补贴调查,欢迎阅读。
在汹涌而至的电动车浪潮中,中国车企的成本控制能力与智能化水平让欧盟慌了。
当地时间 9 月 13 日,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在法国斯特拉斯堡作一年一度 " 盟情咨文 " 演讲时,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 汽车价格因政府巨额补贴使而人为压低。这正在扭曲我们的市场,"冯德莱恩在向欧洲议会的年度演讲中说道。" 就像我们不接受市场内部的这种扭曲一样,我们也不接受来自外部的这种扭曲。"
可以看出,这是慕尼黑车展之后,欧盟内部对 " 中国汽车威胁论 " 的一次高调反应。在 9 月初开幕的慕尼黑车展,比亚迪、上汽名爵、小鹏、零跑、哪吒、阿维塔等中国车企所展示的强大产品力让欧洲人震撼,今年的慕尼黑车展因此被认为是 " 中国车展 "。德国《经济周刊》报道称," 中国汽车制造商在创新实力方面首次领先于德国汽车制造商。业内专家预测,2023 年将是‘中国人的 IAA ’。"
现任德国总理舒尔茨甚至亲临临场给德国车企打气," 我们应该被激励,而不是被中国吓到!" 他还宣布了一项价值 1100 亿欧元的激励计划,以扶持德国车企发展电动车。
那么,中国汽车对欧洲市场的冲击究竟有多大呢?这几年中国汽车出口量大幅提升,今年更是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一。但就实际销量来看,中国新能源车在欧洲市场的份额并不大,2023 年前 7 月,中国新能源车企在欧洲市场销量为 13.3 万辆(不包括特斯拉),占比 8.4%。
就欧洲 5 国 8 月的销量来看,特斯拉在在英国、挪威、瑞典、法国 4 个国家,都是销量冠军。而中国自主品牌的龙头老大比亚迪表现并不出众,比亚迪的 ATTO 3 在德国卖出 1,985 辆梁的成绩,在瑞典排名第十。比亚迪 2022 年全年在欧洲销量为 4239 辆。
而中国有些新造车企今年 8 月在欧洲每个国家的销量甚至不过百。
在这样的情况下,欧盟对中国车企发难,认为中国电动车以以不公平的低价销售,打压欧洲竞争对手,这是典型的 " 中国电动汽车威胁论 "。充分证明欧盟对中国智造业的崛起感到震惊与害怕。
在欧盟委员会宣布启动针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的反补贴调查后,有消息称,这类调查可能为欧洲对中国汽车征收额外关税铺平道路。
当然,欧盟只是启动调查,最终不一定会出台针对中国电动车的关税措施。中欧经贸高层对话暂定于 9 月 25 日在北京举行,此次反补贴调查应该会成为一项重要议题,相信中国也会拿出数据说话。
就短期来看,目前中国汽车在欧洲市场的份额不大,这类反补贴调查对车企的销量影响有限。但这是一个信号,意味着中国车企进入欧洲市场的门槛提高了,此前,蔚来、极氪等企业都在积极布局欧洲市场,相信不少车企的海外战略都会随着进行调整。
免责声明:文中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汽车行业大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