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游戏经验:《碧蓝航线》清凉节,差点把我热坏了,欢迎阅读。
今年是《碧蓝航线》的第七周年。我原以为,一款游戏运营到这年纪,怎么也该到了安静养老的时候。可他们今年整活儿的频率,反而越来越频繁了:
距离这款游戏在周年庆活动冲上畅销榜 Top8 的事迹还没过太久,最近这三个周末,他们又在深圳、长沙、上海开展了名为「清凉节」的线下活动。
《碧蓝航线》、清凉、线下……这几个词儿加起来,已经足够吸引葡萄君的注意。有这么大的事儿你早说呀!这怎么能少得了我呢?
于是我先是参加了深圳场的活动,之后又嫌不过瘾,于是揣着相机赶往上海,又参加了一次清凉节。而在两场都参加完之后,我不得不说:这哪是什么清凉节,简直是火热得有点过头了。
01 清凉节里都有什么?
《碧蓝航线》这三场清凉节的举办地点,各有特色。
例如在深圳站,他们就专门举行了一场沙滩派对。当天天气正好,玩家一起躺在沙滩上,玩玩游戏聊聊天,还有各种小游戏,充满了度假般的氛围,几乎就差摆上烧烤了。
图片来自官方动态
而在长沙站,《碧蓝航线》则选择在潮宗街历史文化街区中举行。街区办活动,这确实挺新鲜:能让玩家一边逛街一边玩活动的,可确实是不多。
到了上海站,游戏官方终于选择在室内场馆(西岸穹顶艺术中心)举行。但即便如此,它也与一般的漫展不太一样:这是个面积不大,但光线明亮的圆形场馆。你站在场内任何地方,几乎都能将活动全貌一览无余。玩家从一个展台走到另一个展台,不过几步距离。因此在我看来,这里更给我一种在办「派对」的感觉。
话都说到这了,你也能看出《碧蓝航线》在活动风格上的一致性:沙滩度假、逛街、圆形场馆,与其说是产品办的商业活动,不如说是派对的感觉更为强烈。
何况在清凉节里,玩家是真的要啥有啥:以上海场为例,娱乐方面,你可以在这里投飞镖、练滑板、玩测反应的拍灯游戏,还有能测力量的抡大锤机器……各种小游戏,简直和专业的室内乐园差不多。
玩家每玩过一个小游戏,还可以从工作人员那里获得盖章认证,集齐足够的印章,就可以换各种小礼品,最高有可能获得一辆露营小车。
而在主舞台上,玩家可以欣赏专业 DJ 打碟、听嘉宾演唱游戏歌曲、和其他玩家比赛玩游戏,甚至用官方那个有 40 万红尖尖的账号体验畅爽抽卡——这也是最受全场瞩目的活动,圆形场馆内所有人都能看到主舞台的情况,因此每当有人抽到稀有角色,全场各个角落都会响起羡慕的惊呼声。
至于场地正中央的摄影区,那当然早就被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coser 们所扮演的角色形象,有不少都在还原《碧蓝航线》角色的夏日主题皮肤,与这个海洋风味的布景相当搭配,确实让人很有拍摄集邮的欲望——即使我抱着「把所有小游戏全玩遍」的心态,只在活动间隙拍些 coser,逛完展,我的相机里竟然也累积了九百多张人像。
而且在这场活动中,你并不是只能「特种兵」式地参与。《碧蓝航线》还会给参与了足够活动的玩家提供免费冰淇淋,因此在活动中段,你经常能看到很多玩家聚在一起,边吃边聊的情景。
坦白说,到活动后期,我甚至有些伤感:如今很多游戏的线下活动,可能在场面规模、内容投入上,会比《碧蓝航线》的清凉节活动大得多。那种固然也很吸引我,但是这种没有太多演出和夸张场面,只是大家聚在一起边逛边聊的「同好会」氛围,却让我有了一种久违的感动。
02 不变的「欢迎回港」,每次都有新活
不过,这次活动最令我惊奇的在于,《碧蓝航线》居然敢在第七年才办第一届清凉节,一上来就办三场,每一场居然还都很热闹。
为什么大家对于这样一款七年的游戏依然抱有热情?我觉得,这可能和蛮啾的气质有关:作为一家老牌二次元游戏公司,他们可能是少数还保留着那种原始情怀的团队。
从公认正确的发展路径来看,似乎走向工业化、走向方法论,才是一家公司应该追求的方向。一直以来,我也很认同这样的观点。
但在深圳的会场上,当我看到一些玩家玩累之后,坐在沙滩边阴凉的石台或懒人沙发上,一会儿低头刷刷关卡,一会儿抬头看看沙滩上的人群,不时还和朋友交流的悠闲情景,内心也产生了一丝动摇:我们有多久,没有讨论过产品要如何走心了?
对于方法论和工业化,很容易产生一种误读,就是将其降格成流程论。认为方法论积累就是每年都遵循曾经的成功方案,做差不多的活动和福利。这就有些舍本逐末了——我们都知道,只有为玩家营造出游戏会「一直前进」的预期,才会让玩家持续对游戏产生期待。
在清凉节上海站的门口,当我看到《碧蓝航线》几乎每次线下活动都有的那句「指挥官,欢迎回港」,突然意识到,他们这些看起来不讲方法论、毫无套路的整活,反倒是给了玩家一个预期:蛮啾每次整的活不一定是完美的,但游戏官方从未摆烂,而是在一直尝试向前进。
这种预期留住了用户,也就反过来实现了结果。
03 《碧蓝航线》,为什么一直都在?
但是话说回来,《碧蓝航线》也并不是一通乱整活。我认为,他们能给玩家营造「一直前进」的预期,至少是在两个方面上下了功夫:
首先是游戏内,项目组不断对功能、玩法做出更新。《碧蓝航线》每年周年庆,不仅会宣布新的内容,也会对游戏很多玩法等方面做出调整。如今经过不断优化的《碧蓝航线》,你恐怕很难相信它还是最初的那款游戏。
其次是在游戏外,游戏也一直在尝试融入玩家生活,塑造陪伴感。恐怕对于不少产品来说,一旦收入下滑,各种周边、活动,往往是第一个被砍预算的。但实际上,它同样也是给玩家提供预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业内不少对于韩国玩家的研究中,都会提到一个词,叫做「大势感」。在一些研究者看来,一款游戏想要在韩国走红,首先要营造它正被整个社会所讨论的氛围。
我觉得,虽然国内玩家未必会被这种大势所吸引,但如果你的产品「大势已去」,那玩家很容易就能感知到:比如线下活动和周边越来越少,看不到游戏有任何广告,各大展会也没有产品的影子……即使是再有热情的玩家,看到这样的现状,恐怕都会「心有悲凉之感」。
最近一年,我跑了不少展会,《碧蓝航线》总是出现在那里。广州萤火虫也在,上海 BW 也在。你可能听说过他们在徐家汇地铁站贴了很幽默的广告,你可能听说过今年 BW 大雨差一点又淹了那个「指挥官,欢迎回港」的招牌……《碧蓝航线》一直都在。它在告诉玩家,我们这里依旧热闹,未来还会有源源不断、意想不到的新鲜内容。
我觉得,很多时候我们可能忽略了一件事:游戏作为一种精神娱乐产品,它们对于用户情绪的满足应该是全方位的。产品除了要在游戏里讲好故事,或许连游戏的发展本身,也应该是一个令人获得精神满足的好故事。
在很多大团圆故事的结尾,都会讲「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它不只是对故事人物的一个交代,更是讲和听故事的人对自己的希冀。对于玩家来说,过上幸福生活的或许不应该仅仅是游戏里的人物,也最好是游戏和玩游戏的人。对于游戏人来说,这或许也同样是最浪漫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