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智驾竞争下一步,小鹏底牌在哪?,欢迎阅读。
小鹏自动驾驶副总裁吴新宙的离职,不仅让小鹏失去了自动驾驶的灵魂人物,也间接让小鹏和大众的强强联合后的前景蒙上了些许阴霾。毕竟,大众选择入股小鹏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小鹏在智能领網域的优势。
但是,目前位列智能驾驶第一梯队的小鹏,必定不会因此而放缓自己在这个领網域的发展速度。
作为首个被海外巨头车企入股的造车新势力,小鹏在电动化和智能化领網域的硬实力毫无疑问是得到了认可。同时,英伟达的挖人行为,其实也侧面证明了小鹏在智能驾驶领網域的人才含金量。
那么,小鹏在智能驾驶领網域究竟有何魅力能得到巨头们的赏识?
1、迅速迭代的 XPILOT 优势积累明显
智能驾驶这份实力并非易得,是小鹏六年磨一剑,始终保持智能化和电动化双管齐下,将智能标签牢牢地打在自家产品上后所得。
作为全面对标特斯拉的新能源车企,小鹏不仅在车型的选择上与特斯拉类似(P7 对标 Model 3,G6 对标 Model Y), 在智能驾驶领網域,小鹏的自动驾驶系统 XPILOT 在技术水平和能力上也是紧紧跟随特斯拉的 FSD。
2018 年,小鹏首代的 Xpilot 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尚且只能完成最为基础的自供自适应巡航等功能,与同期的新能源车企的系统如蔚来的 NIO Pilot 相比,其实并无过多优势。
然而,小鹏的智能驾驶系统的更新迭代速度却远高于自己的同行竞争对手,基本上是跟着自家新车型的推出节奏。随着小鹏新车型 G3i、P7、P5 和 G9 的逐步推出,小鹏的自动驾驶系统 XPILOT 也从初代的 XPILOT 连续迭代到达目前的 XPILOT4.0。
具体来看,小鹏的智能驾驶系统在硬體设备、数据积累情况和支持的场景及功能添加上都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1)硬體设备
其中,小鹏的智能驾驶系统的硬體设备在数量和质量上提升幅度较大,传感器从此前的 20 个左右增加到 32 个(是造车新势力中,传感器数量最多的车企)。
具体的设备也从简单的摄像头 + 毫米波雷达 + 超声波雷达三件套,进化为摄像头 + 毫米波雷达 + 超声波雷达 + 激光雷达 + 高精地图 + 高精度定位的全面组合。
质量和数量的同步提升,让小鹏的智能驾驶系统有望冲击更高级别的智能驾驶级别。
提升后的 XPILOT 不仅对于环境的感知能力更强,也更能适应中国的复杂路况,覆盖场景也大大加强。
(2)数据累计
截止今年上半年,小鹏累计销量已超过 30 万辆,小鹏销售的每一款车,都能够成为小鹏获取真实自动驾驶行车数据的渠道。
在智能驾驶的数据积累上,小鹏也是进展迅速,目前来看小鹏的自动驾驶系统 XPILOT累积的行驶里程达到了 1.4 亿公里,此外小鹏的仿真驾驶里程也达到了 5000 万公里。
而作为对比,特斯拉的 FSD 累计行驶里程为 4 亿公里左右。
在小鹏汽车智能驾驶期间,无论是优秀的操作,还是处理失策的操作,都会传至云端。这也更有利于小鹏后续智能驾驶系统训练。
(3)场景变化
小鹏智能驾驶系统应用场景正逐步从单一向全场景发展,从最开始的泊车,到车道居中控制,再到高速公路自动导航辅助,最后来到城市全景 NGP(高级驾驶辅助地图所覆盖的城市部分道路可运行的功能,是小鹏新一代 XPILOT 的明星功能)。
城市 NGP 最难,但确实是驾驶员使用频率最高的场景。
截至目前,小鹏的 NGP 城市规划中,已经在广州、北京、上海和深圳这几大城市开始实行智能驾驶的落地试点,也是目前造车新势力中,宣布的试点城市最多的车企。
2、不进则退,小鹏不能放松对研发和渗透率的重视
小鹏要想将自己的优势继续维持下去,还需要持续投入研发并加速智能驾驶系统渗透率。
去年下半年开始,小鹏其实就已经开始呈现出新老车型青黄不接,销量增速乏力的迹象。但是,销量的低迷、新车型 G9 的发行不顺都没有减缓小鹏在研发方面的投入。
小鹏营业收入从去年一季度的 74.55 亿元一路下滑至今年二季度的 50.6 亿元。但是研发开支却不减反增,今年二季度小鹏的研发支出达到 13.7 亿元左右,占比总营业收入达到 27%。
有了足够的研发支持,小鹏接下来要解决的就是自家智能驾驶系统的渗透率问题。
在小鹏城市 NGP 推出之前,场景主要局限在高速和车位,因此小鹏智能辅助驾驶可服务时长在用户驾驶时长中的占比并不高,仅仅在 25% 左右。
小鹏销量不佳,也进一步导致智能驾驶系统渗透率增长下降。
但随着小鹏城市 NGP 迅速推开后,城市场景覆盖了驾驶者绝大部分的日常通行场景,需求得到大幅提升。
正如小鹏前自动驾驶副总裁吴新宙所说,小鹏智能驾驶的总用车里程中城市道路场景占比高达 71%,用车时长占比更是接近 90%。
目前来看,在已落地的四大城市北京、上海、深圳和广州的 NGP 路段中,小鹏 NGP 的里程渗透率达到 62%,相较之前提升迅速。
3、销量回升有助于智能驾驶推广
在上半年的销售低潮期,小鹏的智能驾驶领網域的进展依然得到海外巨头们的认可,这也形成了一种小鹏车型销量不佳,智能化技术却能变现的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奇妙局势。
不过,小鹏也迎来积极变化。G6 车型上市即爆款,仅半个月销量就达到了 3900 辆,可见市场和消费者对于这款主力车型还是给予了肯定小鹏在下半年也已重回单月销售万辆以上水平。。
小鹏销量的有力回暖,也对小鹏后续智能驾驶系统的推广有着积极作用。
智能化的战场目前竞争依旧非常激烈,小鹏先人一步,但是蔚来、理想、阿维塔和问界等新能源车企都紧随其后。
小鹏还没有到放松的时候,期待小鹏能在下半场的智能化战场中维持住自己的优势,迎来自己的蜕变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