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坚持“油电双行”,北京现代有技术“底气”,欢迎阅读。
随着汽车产业向智能化、电动化的转型加速以及 " 碳中和 " 大概念的提出,关于新能源汽车和传统燃油车实用性的讨论变得热度十足。
传统燃油车一派认为传统燃油车具备补能方便,无里程焦虑等诸多优势,同时在驾控乐趣以及二手车保值率方面传统燃油车都更胜一筹。新能源汽车拥趸则认为新能源汽车是汽车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不仅节能环保,而且在用车成本上则要远比燃油车更便宜。
面对汽车产业的 " 油电之争 ",北京现代希望更多从用户用车场景切入思考,不盲目跟风,也不能逆势而行。为此,北京现代积极打造 "Hi-Tech" 超级技术日,旨在激活技术发展力,提升品牌技术实力形象,同时让消费者认知和感知到北京现代先进技术所带来的高价值体验感。
北京现代坚持 " 油电双行 "
目前来看,中国汽车产业正处于能源、技术、产品革新的重要阶段,燃油动力、混合动力和纯电动车型百花齐放。根据最新数据统计,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正处于逐年提升的水平,2023 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经升至 33% 左右。
为顺应汽车行业发展,北京现代常务副总经理吴周涛在这次 "Hi-Tech" 超级技术日的活动上表示北京现代内部已经确认了坚决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的发展思路,但同时北京现代目前仍是以油车为主," 油电双行 " 是目前北京现代的主要发展策略。
根据北京现代的数据显示,2023 年上半年北京现代销量 12.3 万台,同比增长 13%,实现了销量的止跌反升。包括第七代伊兰特、第五代途胜 L,都有不错的表现。同时在 2022 年现代汽车集团全年销量达到了 6,848,198 辆,跻身全球汽车销量 Top3,历史全球销量将近 1.5 亿辆。
如此之高的销量说明现代汽车在全世界依然处于汽车产业的第一梯队,同时中国作为全球最大汽车消费市场,正在逐渐成为现代汽车产业链的重要核心之一。为了能够挽回中国市场的颓势,北京现代作为现代汽车在中国的合资企业,正在以前瞻性的眼光在中国进行战略布局。
这种布局不仅体现在营销策略上,还体现在研发和产品上。现代汽车在中国烟台设立了海外最大的研发机构,其具备整车从设计研发到落地测试的全链路完整化体系,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的平台和整车研发工作。
由此可见,北京现代针对 " 油电双行 " 的战略布局已经初步完成,北京现代不盲目从众,既要在燃油车市场维持稳定,同时也要在新能源市场寻求突破。
北京现代的技术 " 底气 "
作为在中国市场深耕 21 余年的北京现代,拥有现代汽车全球前三的技术实力,并积极推进全球技术中国化,此次北京现代 "Hi-Tech" 超级技术日 " 首站活动在北京启幕,这预示着北京现代打造技术品牌 IP 正式启程。
为了能够进一步提升自家车型的硬实力,北京现代研发了最新的第三代技术平台 i-GMP,它融合了现代汽车最新的造车技术,让汽车设计更创新、更具安全性、更高效节能、操控更精准、动力系统适配更广泛。
目前来看,i-GMP 平台已经覆盖了北京现代的产品矩阵,从第十代索纳塔、第七代伊兰特、第五代途胜 L、北京现代首款 MPV 库斯途,到北京现代 "2025 向新计划 " 下的首款产品 MUFASA 沐飒,都是基于 i-GMP 平台打造的车型。
MUFASA 沐飒作为 2023 年北京现代基于 i-GMP 技术平台打造的重磅产品,是对新生代年轻家庭消费者的前瞻性洞察以及全方位满足用户的个性化用车需求的一种尝试。无论从空间、动力、智能等方面都表现不错,MUFASA 沐飒车型的加入,将在北京现代 SUV 家族原有产品阵容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产品序列。
在此次 "Hi-Tech" 超级技术日上,北京现代高层表态公司将坚持双线并举,以自己的节奏,构建更完善的产品矩阵,以用户需求为标准,把握市场发展的脉搏。此外未来 3-5 年混动化燃油车仍将是市场的主流产品,北京现代将构建一款 MPV 车型、两款轿车、三款 SUV 车型的混动化产品矩阵,以此来进一步丰富用户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