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科技经验:年轻人开始评论区“哭穷”,下单真能变便宜吗?,欢迎阅读。
最近小雷冲浪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现在的人啊,咋都喜欢在评论区许愿了?不管抖音还是小红书,一些 " 省钱攻略 " 的帖子下,挤满了消费降级的年轻人们。
图源:小红书截图
说实话,这种评论挺败好感的。本来就是来看看评论区有没有乐子,谁会想看这种长长的刷屏内容呀。
就前几天嘛,小雷在网上看到麦当劳(没有充值!不是麦当劳广告!)四大薯的活动,有券的话只需要付 9.9 元。
相关的帖子下面,全是召唤抖音给券的。我也随大流复制粘贴了评论,然后去抖音搜麦当劳。天塌了呀,我发现别人用 9.9 元就能买到,而我需要付 23.8 元!凭什么!
我用备用机 iPhone 13 打开抖音看了套餐价格,23.8 元。而主力机 iPhone 15 Pro Max 上的价格,只需 12.1 元。
图源:抖音截图
我们只知道,大数据平时会偷摸监视我们的一举一动。相信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多多少少都曾被大数据 " 硬控 " 过。
比如不同手机点同一家外卖价格但不一样,据说苹果和安卓手机相比,苹果用户有时就会贵甚至同一部手机今天跟明天点同一家外卖,价格也可能会不一样。
这就是 " 杀熟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他们还能 " 看人下菜 " 呢。
有些双持党估计知道,在买东西方面,苹果和安卓手机之间的区别真的非常大。小雷实测过了,用苹果手机在平台定酒店,比用安卓手机要贵一两百块。
这种价格杀熟,是配合其他手段一起用的。在平台订机票或火车票,经常会送一张车票酒店连订的优惠券。订完票之后,我再去搜酒店,结果发现同一酒店比其他平台也要贵上一百多块。
打工人们的钱啊!
就上周,小雷还在微博看到了相关的热搜,年轻人们开始觉醒了。
图源:微博截图
他们是怎么做对抗的呢?先从发评论开始,试图 " 哭穷 ",反向驯化算法。就像我前面所说的那样,在类似的帖子下面频繁表达 " 太贵了,我买不起 "、" 我不打算买 "、" 再不给我券我就解除安裝 " 等等,给自己建立 " 人设 ",从而影响算法推送。
有媒体报道,一名年轻人通过反复评论 " 机票太贵了,买不起,不去了 " 后,发现机票价格从 4309 元降至 1903 元,降价超过 2000 元。
除了订酒店、订机票平台之外,小雷在社交平台上还看到了很多外卖红包相关的 " 攻略 "。
为了要券,他们会发 " 某某軟體,我要解除安裝你 "、" 我真的生气了 "、" 我再也不用了 " 等评论。有人人还说,自己试过了,如果解除安裝了軟體,过几天重新下载后,会获得更多红包。
通过这些手段,真的可以左右平台给消费者设定的 " 人设 " 吗?并不见得。从理论上来说,即使消费者反复评论一百次,也无法证明最终降价是由用户所评论的内容决定的。
只能说,这是 " 玄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