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新能源车价格战打到10万,现在是买车好时候吗?,欢迎阅读。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文 | 智行驾道
按照过往经验,春节前三个月往往是每年车市销量高峰,车企并不愁卖。但今年的情况显然不同,距离春节还有两个月,从今年 3 月开打的价格战不仅没有任何停息的征兆,反而越发激烈。
相比之前,这一次新能源车价格战的主战场变成了 10 万元左右的家用车,连今年年初以 "998 一统天下 " 闻名的比亚迪秦 PLUS 也未能逃脱降价的命运。
最近一个月内,比亚迪、长安、广汽埃安等纷纷宣布降价或推出优惠政策,例如比亚迪宋 Pro、宋 PLUS,长安启源 A05、Q05、广汽埃安全系车型等等。
它们大多属于 A 级车和 B 级车,价格都在 8 万元 -19 万元,这个价位是国内销量占比最高的价位段。或者用最广为人知的话来说,它们就是 " 家用车 " 的代表。
过去 10 万元家用车由于需求量大,各家车企都不愁卖,虽偶有优惠,但少有 " 拼刺刀 " 的全行业价格战。因此,对想要购车的人来说,这无疑是令人心动的购车时机。
而对车企来说,在经历了 20 万元 -30 万元的新能源车价格战后,他们又不得不面对这场来自销量腹地的保卫战。
10 万元价格战,参战的都有谁?
年底价格战的由头究竟由谁发起已经很难查证,有人说是比亚迪年底冲击 300 万销量,所以大促销;有人说是长安启源 A05 定价 8.99 万元,偷袭了秦 PLUS,导致比亚迪反击;也有人说燃油车价格全面崩塌,轩逸、朗逸、卡罗拉等大降 3、4 万元,用价格暂时换取了对新能源车的优势,导致后者被动迎战……
不管怎么说,在中国新能源车迈入淘汰赛的现实下,价格战的齿轮一旦开始转动,无论车企愿意与否,都难逃被卷入其中。
今年年初秦 PLUS 发布时,9.98 万元的起售价第一次把 A 级插混车型拉低到 10 万以内,让不少人惊呼比亚迪要 " 掀翻 " 家轿车市场了。相比同价位的燃油车 " 马路三大妈 " 雷凌、轩逸、卡罗拉,秦 Plus 在油耗、智能化、空间等方面都展现出明显优势,且 9.98 万元的价格相比上代秦 PLUS 低了近两万元。
事实证明,秦 PLUS 确实有 " 掀桌子 " 的能力。截至 2023 年 12 月 , 秦 PLUS 最新月销量为 37902 辆,今年累计销量 355017 辆,在轿车中,月销量排名第 1 名,年销量排名第 1 名。
不过,彼时市场上插混车型并不多,因此秦 Plus 的对手大多是轩逸、朗逸等燃油车,但进入下半年,情况完全不同了。
今年 10 月,长安启源 A05 上市,无论是产品定位还是价格,都几乎是瞄准比亚迪秦 PLUS 而来。两者都是 A 级紧凑型家用轿车;都是插混车型,但启源 A06 纯电续航里程稍高于秦 Plus。与此同时,启源 A05 却定了一个更低的价格:8.99 万元。
至此,一场恶战不可避免地到来了。
于是,比亚迪在 12 月 1 日宣布开启 12 月促销:覆盖汉唐秦宋元全系车型,其中秦 PLUS 限时尊享燃油转订基金 1 万元,从而让起售价来到 8.98 万元,比启源 A05 还便宜 100 元。
仅仅两天后,长安发动反击,宣布推出 12 月启源全系车型优惠政策,其中启源 A05 提供 1999 元至高抵 1 万元购车金,相当于变相降价 8000 元,起售价低至 8.19 万元。并且,启源 A05 还提供了一项 " 等车礼 ":自下订之日起,若提车周期超过 30 天,每天可享 120 元等车红包。双方火药味十足。
12 月 6 日才正式上市的五菱星光则充分发挥了 " 后发优势 ",同样是插混车型、极低油耗,五菱星光车身尺寸和车内空间较之秦 PLUS 和启源 A05 都更大,但它的价格居然比启源 A05 官方定价更低,仅 8.88 万元起售。1100 元的差价虽然并没有拉开太大差距,但同样展示出五菱 " 掀桌 " 的勇气。
三款车仿佛在上演 "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 的寓言故事:你的价格很低,但我更低。
价格战的底气从何而来?
虽然车企常常说自己 " 亏本卖车 ",但真正低于成本价卖车的少之又少,价格战能够开打的前提条件除了竞争者众多,市场供过于求外,行业整体成本下降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
今年以来,动力电池的上游材料碳酸锂等不断降价,方形铁锂电芯的均价已经从超过 0.8 元 /Wh 跌至目前的 0.5 元 /Wh 左右。这表示一块 30 度的铁锂电池包成本至少能降下 0.9 万元。
广期所碳酸锂期货价格也连续多日大跌,最低报价已跌破 9 万,较去年峰值大跌超 85%。
作为一款新能源车成本起伏变化最大的部分,动力电池成本下降直接为整个新能源车行业贡献了价格战的 " 弹药 "。
事实上,这三款车相比同价位的燃油车在产品力上已经完胜后者,如果说长安启源、五菱星光品牌认知度较低,打价格战能一定程度上提升影响力,那秦 PLUS 则没有这个烦恼,它其实拥有不降价的底气。
最近几年,随着比亚迪在新能源市场一路 " 狂飙 ",秦 PLUS"998" 的名号也深入人心,支撑几千元的品牌溢价对比亚迪来说并非没有可能。因此,秦 PLUS 大可先观察,后行动,而非对手一出招就立马接招。
比亚迪之所以 " 慌了 ",车企之所以相互碾压式降价,一个重要原因是,爆款车型对品牌的重要性正在不断上升。
据乘联会数据,今年 11 月销量前十的车型中,有 7 款是新能源车型,且月销量都超过 3 万辆。以五菱为例,仅五菱缤果一款车型就占到五菱当月新能源销量的一半以上;特斯拉更不用说,11 月中国市场 6.5 万辆销量中,Model Y 贡献了 5.8 万辆。
而对潜在用户而言,销量高意味着保有量高,售后更有保障,且选择的用户越多,代表车企品牌力也更强,就像秦 PLUS"998" 带来的销量和品牌双丰收。
一款爆款车型对车企的意义不只是单纯地把车卖出去,在如今大部分新能源车型都是新品牌的情况下,如果不能缔造爆款,不能在市场一炮而红,往往就会很快归于沉寂,不仅销售受阻,还会拖累整个品牌。
" 不在万众瞩目中爆发,就会在沉默中消亡 ",是价格战的残酷底色。
现在是买车的好时候吗?
价格战越来越激烈,很多人都会疑惑一个问题:现在是买车的好时候吗?毕竟无论是燃油车还是新能源车,价格都在不断走低,很难不让人心痒痒。
不过,这个问题可能很难有确切答案。
根据乘联会,今年 11 月车市促销持续增大,燃油车和新能源车促销均环比增大,针对性的增换购促销和地方补贴,购车消费需求有所释放。与此同时,商务部推动 " 百城联动 " 汽车节和 " 千县万镇 " 新能源汽车消费季活动效果显现,多地陆续发布新的促消费政策,与企业促销合力对年底车市形成支撑。但另一方面持续的降价潮使得终端消费者观望情绪加重,想着 " 下一个更好 "。
一边是 " 等等党永远不亏 ",一边是 " 只要价格到位,什么都好说 ",但其实两种选择都没有错,只要认清自己的需求即可。
毕竟不管怎么说,相比几年前,如今车市更具活力,选择也更多。从这个层面来说,无论是 " 等等党 " 还是持币购车的人,都赶上了好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