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娱乐经验:扇巴掌,酒瓶爆头…内娱打架!真爽,爱看,欢迎阅读。
文 | 十点电影原创
前几天,一条热搜引起了十点君的注意。
赵文卓说,靠武打戏抢票房的年代已经过去了。
乍看这话没毛病。
但细想,十点君只能同意一半。
过去了 ≠ 没有用。
就拿今年内娱最惊动的一件事,《封神第一部》来说。
26 亿票房和逆天好口碑,很难说一半的功劳不归咎于那群精壮有力、训练有素、充满阳刚气,能打能演的新人。
更别提,上映后期全网统一自发为电影叫卖。
罕有其匹。
这一切,恰恰证伪了热搜上的那句话。
在特效先进,打戏危险性和拍摄成本都完全降低的今天,观众并没有彻底抛弃对真实性的要求。
相反,在动作片没落,打戏粗制滥造,全靠剪辑和慢镜头的制作环境里。
真实,因为稀缺而倍显脆弱和珍贵。
而观众对精湛武打和过硬素质,对拳拳到肉的动作戏码,更是持前所未有的渴望与迫切。
而对应内娱,说白了,就是" 雕琢 "。
对镜头、招式、体能的全方位精心打磨。
对动作戏、动作演员的精心形塑。
这种罕有的劲儿,十点君在最近一档综艺中也发现了。
芒果出品。
武打不 " 打 "
就当前来说,《来者何人》的意义是特殊的。
它是率先关注到动作演员断层,并把这个议题摆上桌面公开讨论的综艺。
曾几何时,动作戏曾是内地和香港的金字招牌,风靡东亚、美国,掀起热潮。
李小龙的忠实粉丝,大导昆汀,在《杀死比尔》中,让主角穿上了李小龙的经典服装。
范 · 迪塞尔在英国电影学院奖颁奖礼上为成龙颁奖时,说很多人等着看花絮,想看看成龙在幕后到底经历了些什么。
李连杰在《杰 · 雷诺今夜秀》上大展拳脚,两招高深的太极唬得外国观众云里雾里。
靠着真摔真打真拳脚,大洋彼岸的黄种人给了西方世界震撼一击,也就此敲开了华人进军好莱坞,走向世界的大门。
只可惜好景不长。
外部冲击,审美和观影习惯的迭代使得叱咤风云近半个世纪的动作片,辉煌难再。
动作片数量锐减,动作演员淡出视野鲜被提及。
从类型到演员,全面陷落。
老一辈打星成龙、李连杰、甄子丹早已退隐。中生代吴京、张晋、赵文卓,身体机能肉眼下降。
再往下数,能叫得出的新一代打星,没几个。
新人断代。
危机从根儿上蔓延到了整个國術界。
这就形成了一种循环。
没人会打,没人能打,花哨镜头就越多。大头、特写、替身轮流上。
真实的动作戏就越少,观众就越不爱看,越没有人投资。
越没有投资,越不愿意有人发展。
如果说。
动作片的没落和消失尚可看作大势所趋,是与现代化多元的社会和情绪错位的后果。
那么,动作演员的寂然无声,绝对值得一次全体影人和國術界的回望与援救。
《来者何人》里,除了请到功夫明星、國術出身的赵文卓。
还有格斗冠军张伟丽,绝对王者。
目的很简单。
把前辈们的武打经验,动作戏经验,教给这些后来者们。
武打难打
但话说回来。
我们看到的武打演员,哪个不是从小练起的练家子。
哪怕半路出家,要想做到无可指摘的专业水平,也得扎扎实实耗上几年半载。
彭于晏拍《翻滚吧!阿信》练体操 4 个月;张震拍《一代宗师》,拜师练八极拳足足 3 年。
这才一招一式,如行云流水,又落地生风。
功夫,讲究的就是勤学苦练,厚积薄发。但在《来者何人》这档综艺里,时间有限,怎么办?
一个字,熬。
熬力量。
张伟丽的第一堂课,体能训练。
从肌肉训练,上肢力量训练,到测试反应速度。
背人、抱人、扛人、提人 …… 张伟丽直接把自己的训练项目搬进了教学现场。
一圈下来,有人吐了。
武戏导师赵文卓,全是干货输出。
比如,抱摔的时候,学员孔雪儿的脸先着了地。
疼不说,很危险。
这种情况下,就得 " 绷着 "。
什么意思?
原来,被摔在武行里也是一门学问。为了落地的时候不受伤,所以要绷住劲儿,保护自己。
再比如,现在动作戏很多是由替身完成,总是把背面留给镜头。
背面是打戏最难看的。
但最害怕的是,替身结束了,演员正面亮相的时候都拖后腿。
所以,他告诉学员,动作演员最重要的是精气神。
但总归是半路出家,不同于专业的國術演员,没有基础和底子。
动作,他手把手指导,根据身体状况适时调整;态度上,也是极致小心,鼓励为主。
为的就是循序渐进,保护外行人对國術,对动作戏的热情和信心。
排练《醉拳 2023》,直摔、跳桌子、踢腿、空翻 …… 几轮实打实的训练下来,学员身上也挂了彩。
梁壁荧和谢依霖的小臂,沈梦辰的腰,单敬尧的胳膊,都留下了不同程度的淤青。
这是新人入行必吃的苦头,是铁杵成针的无二法门。
更是给武行的见面礼。
——一份沉甸甸,辛苦训练,认真学习的最佳见证。
除了武戏指导,当然还有文戏增益。最有说服力的导师,郝蕾。
一眼看穿学员不纯粹、不真实的情绪。
又用一招叫学员彻底释放愤怒。
让几个学员趴在垫子上压住单敬尧,再命令他挣脱站起来。
果然,对抗过程中,学员最真实的情绪被激发。
血红的眼睛、发红的耳根、暴起的青筋。
这就是郝蕾的第一课,帮助演员直面自己,认识自己的情绪。
而在情绪爆发过后,郝蕾又及时安抚,为学员解释这种教学的原因和逻辑。
" 如果不能勇敢地,不惧怕伤害地去做一个真正的人的话,恐怕很难做一个好演员。"
因为生活就是表演的源泉。
演员就是把生活中好不容易疗好的伤,在演戏的时候再撕开,作为情绪借鉴。
刚中带柔,严厉中又夹杂耐心。
这样的课堂,和授课方式,对于初试文戏的武行来说。
简单,易吸收。
文武行最优秀的指导老师。
文戏武戏双管齐下。
《来者何人》对國術,观众,对学员,拿出了最大的诚意。
武打必打
按照节目的规则,14 名学员中,最终只能有 1 名脱颖而出,成为年度新生。
但在十点君看来。
这绝不是这档节目最大的意义。
从打戏方面来说,这是大部分学员们第一次近距离接触真正的武行,接触动作戏。
对有些人,也许是祛魅。
但。
也可能是热爱萌芽和行动的开始。
学员任豪,在张伟丽授课时,几次对 " 被打 " 跃跃欲试。
排练《醉拳 2023》,不顾跌落风险,要加入自己设计的新动作。
对初出茅庐,满眼新奇的他,这是一个可以汲取养分的花园。
" 我就一定要学点东西走。"
" 带到我今后的事业中。"
尤其得到了前辈赵文卓莫大的肯定:" 任豪在动作领網域是可以有成就的。"
谢依霖得知要上國術课,第一反应是,以后不用替身了。
十点君相信,这是任何一位尊重表演,对表演诚实的演员的心声。
《来者何人》于他们,是成长蜕变,求变求新的向上通道。
文戏考试时,郝蕾要求学员编排自己最引以为傲的一段戏。
单敬尧原本打算复演《封神第一部》开头片段,但最后放弃,转而挑战姬发和父亲在大牢里的一段对白。
珠玉在前,新人难免有模仿的笨拙和青涩。
但对学员来说,一切已经不再是 5 年前。
这场改动,是对过去的自己告别,也是在《来者何人》开启新的篇章。
谐星出道和走红,人称 "hold 住姐 ",被戏路困住的谢依霖。
其实骨子里渴望变化,渴望挑战,希望走出舒适圈。
但转型又何谈容易。
演员唯一能做的,就是让外界,让观众看到自己的多样性,潜力和决心。
哪怕这多样性,只是一点武打戏培训经验,尚不成熟,和专业武师相形见绌。
哪怕只是一小步,也胜过躲在窝里只敢埋头的大多数。
对演戏的热望,身体上的淤青和发亮的眼神,不会骗人。
对职业道路的坚定和热忱,行动自会证明。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武打演员的断代,也许并不会因为《来者何人》就发生立刻的质的改变。
这不是一小撮人的事。
也不是一档综艺该承担的使命。
但首先,它把一颗种子,一种期待种进了所有看见它的人的心里。
如果时间足够。
我们可以等来,它破土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