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 洋快餐的万年“配角”,杀疯了,欢迎阅读。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DT 商业观察 (ID:DTcaijing),作者:孟萍萍,编辑:张晨阳,设计:戚桐珲,题图来自:AI 生成
" 肯德基和麦当劳的薯条哪个更好吃?"
在社交平台搜索这个问题,你会得到三种方向截然不同的答案:
肯德基 " 又粗又脆 " 是亮点,麦门信徒则觉得麦当劳 " 咸味刚刚好,口感绵密 ",也有人会说都好吃,但最喜欢华莱士,因为便宜。
不管 " 大众评审 " 们最终把票投给了谁,薯条收获的关注度都只增不减,甚至越来越多的薯条专营店,也成了年轻人的网红美食打卡地之一。
薯条,悄无声息地成了快餐中的超级单品。
那么,薯条是如何成为年轻人的心头好的?成为 " 超级单品 " 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
过去一年,中国人吃掉 50 多万吨薯条
朴实无华的土豆,经过分切、调味、油炸,摇身一变成了餐桌上香气四溢的薯条。
嘉吉中国 ×CCFA 联合发布的《2023 中国煎炸菜品趋势报告》显示,薯条菜品推荐数,在 2023 年显著增多,从 2023 年 Q1 到 Q4 增长了约 141%。
薯条的需求量逐年增高,也印证了这一点。
根据智研咨询《2025~2031 年中国薯条行业市场行情监测及投资机会预测报告》,2023 年中国薯条需求量为 54.76 万吨,而 2014 年,这个数字仅为 34.59 万吨。
《农业工程》期刊 2024 年 4 月的最新数据,也显示目前国内对薯条的年需求为 50 万~60 万吨。
如果按照每 2 吨土豆能出 1 吨薯条、1 个土豆 200 克来计算,中国人一年吃掉的薯条大概需要消耗 50 亿颗土豆。
薯条需求变大,不仅因为中国人越来越爱,也在于薯条的售卖渠道和花样变多了。
上世纪 90 年代,肯德基、麦当劳先后在中国开店,汉堡 + 薯条 + 可乐的经典搭配逐渐深入人心,中国的西式快餐品牌也遍地开花。
30 余年过去,肯德基和麦当劳在中国分别开出了 1.1 万和 6 千多家门店;华莱士门店超过两万,塔斯汀门店数则超过 8500 家。
近几年,不少专卖各种特色薯条的薯条专营店,也开始崭露头角。薯条在西式快餐店是万能 " 配角 ",但在薯条专营店,则是 C 位单品。
一个名为 " 壹米大薯条 " 的品牌,已经在河北、天津等地开出 48 家门店,招牌产品是长度超长的大薯条,或许某个你准备打卡的美食街,就有它的身影。
更有名气的可能是来自菲律宾的薯条品牌 Potato Corner,这个 2022 年进入中国的品牌,2024 年 1 月初,门店还在 40 家左右,11 月就官宣全国门店已经超过 100 家。
从传统款长薯条,到衍生版的各类异形薯,Potato Corner 的菜单仅薯条就包含薯条、薯粒、薯格、卷卷薯四种,可选口味包含浓香芝士、酸奶油洋葱等 4~8 种。
(图片来源:饿了么)
此外,还有以薯条配蘸酱的酱酱薯作为招牌产品的 Putoto,在全国拥有 20 家门店,产品包括酸奶水蜜桃酱酱薯、牛乳奥利奥酱酱薯等;中国本土品牌 SH4KE 有 13 家店,薯条产品除了口味丰富,形状也颇有特色,代表产品有卷卷薯、表情薯等。
(牛乳奥利奥酱酱薯,图片来源:饿了么)
尽管单份薯条的价格高达 30 元,但这些店仍然吸引了一大批热爱尝鲜的薯条爱好者。
薯条爱好者们,见证着薯条的购买渠道变丰富、门店也越来越 " 专业化 ",与此同时,更多看得见的变化,正在发生。
进入中国 40 年,洋薯条的变形记
别看薯条现在被玩出了这么多花样,从薯条进入中国到现在,其实也就不到 40 年的时间。
1987 年,第一家肯德基在北京开业,前门大街人头攒动。1460 平方米、三层楼高的店面,顾客几乎需要 2 小时才能等到一个座位。人民日报甚至下场写了篇文章《肯德基吃什么》。
不过,最开始肯德基的菜单上并没有薯条产品,原因是没有在中国找到合适的土豆供应商生产符合标准的薯条。
3 年后,麦当劳进入中国。和肯德基不同,在正式进入中国市场之前,麦当劳调研了中国本土的 600 多种土豆,并在中国北方试种植,就是为了能让 " 薯条 " 这款经典产品出现菜单上。
也正是从 90 年代左右开始,中国人吃饭逐渐有了 " 下馆子 " 的消费习惯。根据 CEIC 的统计,2001 年,中国人均在外就餐的消费支出仅为 314.2 元,到了 2012 年已经增长到 1315.1 元。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薯条市场规模,随着肯德基、麦当劳一起在中国快速扩张,薯条也经历了许多变化。
最明显的是风味的多元和 " 中国化 "。
起初,西式快餐品牌的薯条主要有原味、椒盐、番茄酱三种口味。
为了更适应中国人的胃,肯德基曾推出川府辛香肉酱大薯、避风塘炸鸡风味薯条,麦当劳则推出过龙虾风味摇摇薯,从品名就能看出来,它们多想要和中国地網域美食结合,抓住老饕们的芳心。
当然,薯条风味和形状的推陈出新,也是不断适应食用场景更新的结果。
比如肯德基在 2015 年推出的 " 波纹霸王薯条 ",是专门为外卖场景(肯德基宅急送专属)推出的产品,这种形状的薯条在历经一路颠簸之后,更容易保持口感、不软塌。
而 2015 年,正是美团、饿了么、阿里、百度刚刚结束外卖 " 百团大战 " 的时间。自此之后,外卖成为中国人 " 在家做饭 " 和 " 外出就餐 " 之外的第三选项。
加上 2019 年后受疫情影响,外卖和居家做饭的场景变得更多,薯条市场上另外两个新变化也日趋显现:
一是 " 裹粉薯条 " 变多。
所谓裹粉,是一种薯条生产工艺," 粉 " 通常由面粉、淀粉、调味料等成分组成,用于保持食品的口感,减少营养成分流失。非裹粉薯条在长时间放置后会变软,影响口感,而裹粉能让薯条长时间保持 " 坚挺 ",外酥内软。
凯达恒业(下简称凯达)冷冻薯品事业部总经理金亚丽告诉《DT 商业观察》,国内消费者对薯条的酥脆程度和颜值,都有较高要求。疫情后,伴随着外卖行业的高速发展,为了让薯条在运送过程不影响口感,裹粉薯条在国内变得越来越普遍。
经常点外卖的李女士提起薯条,确实觉得现在外送过来的更酥脆一些," 不像以前,收到外卖后已经变得软啪啪。"
二是薯条开始从餐厅,逐渐进入家庭场景。
随着空气炸锅的更新换代,加上冷冻薯条的零售体系的成熟,为了在家也能吃上刚出锅的薯条,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尝试在家自己炸薯条。
在小红书搜索 " 炸薯条 ",你会收获 60 万 + 篇笔记,从食材选用、到操作步骤和调味,不论是买来的预制薯条,还是鲜土豆自己切,不拘于用空气炸锅、烤箱还是传统油炸,都有对应的教程。
(图片来源:小红书)
薯条产业,正在国产化
薯条变身千百种风味、进入千家万户的饭桌,背后是整个产业的 " 国产化 " 变迁。
在很长时间里,虽然中国土豆(马铃薯)产量世界第一,但需要从国外进口冷冻薯条。
就像做菜时不同品种土豆炒出来的土豆丝色泽、爽脆程度不同一样,土豆的种类不同,其还原糖含量、薯形、芽眼的深浅和多少、薯肉颜色、干物质含量都不一样,而这些,决定着它是否适合做成冷冻薯条、以及做成薯条后的口感。
一个事实是,中国主要生产的土豆品种是 " 菜薯 ",多用于鲜食,并不适用于做炸薯条。
这也是为什么不少薯条 DIY 爱好者使用市场上直接买来的鲜薯炸薯条时,不管如何严格按照教程 1:1 复刻,都很难得到买半成品冷冻薯条空气炸锅复炸一下的口感——要么薯条太软糯,炸完面目全非、甚至直接粘成一坨;要么芯还没熟,外面已经焦了 ……
(左图为作者在家用市场买来的鲜薯炸薯条,右图为标准化流程下生产的炸薯条)
而 " 夏波蒂 "(干物质含量高、还原糖含量低,适合油炸)是用于制作冷冻薯条的主要薯种之一,它于 1987 年引进国内,2002 年左右在国内初步实现规模化量产,随后产地不断向乌兰察布等更适宜种植的地区转移。
最近因为《再见爱人 4》" 熏鸡 " 备受关注的乌兰察布,就因为地处北纬 41 度马铃薯黄金产业带,拥有肥沃疏松的沙质土壤加上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等自然条件,被誉为 " 中国薯都 "。前文提到的凯达,工厂就选址于此。
有了适合做成薯条的土豆,还要有能让土豆变成美味薯条的工业化流程。从依赖进口到实现薯条 " 自给自足 ",关键的一步是提高产能。
根据《我国马铃薯速冻薯条加工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比较典型的速冻薯条加工流程包括:基本原料→清洗、去石→(分选→)去皮→(预加热→)切条→分级筛选→两级漂烫→调质→干燥→水分平衡→预油炸→脱油→速冻→计量包装→质量、金属选别→装箱、入库。
就拿 " 去皮 " 这个看似简单的流程来说,如果土豆去皮不到位,会影响口感,但如果去皮过度,又会降低产量。从人工去皮到机械去皮、蒸汽去皮,都在一步步提高去皮效率。
目前,国内冷冻薯条生产企业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使用进口设备,单体加工规模大的企业,这类企业投资成本高,数量较少;一类是以生产速冻蔬菜为主、兼顾速冻薯条生产的企业,这类企业使用国内设备、单体加工规模小,但数量较多。
国内冷冻薯条产能持续提升,主要得益于前者。其中,肯德基、麦当劳的主要供应商辛普劳、麦肯食品等外资企业率先进入中国,带来了成熟的技术,国产企业紧跟其后,逐步建立工厂和产线。
写在最后
30 年前,西餐厅里的炸薯条,是一代 90 后记忆里的 " 奢侈 " 存在。
现如今,薯条变得更加触手可及。质朴的油炸土豆,满足了薯条爱好者们对 " 碳水 + 油脂 " 的渴望," 去码头整点薯条 " 则成为给他们提供情绪价值的精神食粮。
消费者需求的多元化、个性化,促使产业端不断丰富薯条的形态、口味,精进制作工艺,但在吃薯条这件事上,消费端和产业端其实是 " 双向奔赴 "。
对于产业端而言,一颗土豆从鲜薯到冷冻薯条的形态转化,可增值 5 到 10 倍。
目前中国马铃薯加工率仅在 15%~20% 左右,而在更加成熟的马铃薯主食化国家,马铃薯的加工程度可以达到 60% 以上。无论是消费端还是产业端,未来,中国的薯条市场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资料:
[ 1 ] 王也 , 张丽娜 , 陈盼 , 等 . 我国马铃薯速冻薯条加工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 J ] . 农业工程 , 2024, 14 ( 4 ) : 101-105.
[ 2 ] 张慧娟 , 潘见 , 谢慧明 . 中国马铃薯主食化发展现状分析 [ J ] . Hans Journal of Food and Nutrition Science, 2023, 12: 58.
[ 3 ] 嘉吉中国 ×CCFA《2023 中国煎炸菜品趋势报告》
[ 4 ] 智研咨询《2025-2031 年中国薯条行业市场行情监测及投资机会预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