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月入10万”的摆摊主播,一半都凉了,欢迎阅读。
到底什么是风口?
最近还有谁没刷到直播摆摊或摆摊 Vlog 视频吗?
不同于印象中靠进货、卖货、赚差价的传统摆摊形式,如今的直播里,每个摊子的已标配是手机支架和打光灯。
摊主也不再埋头卖货或招揽顾客,而是一边热火朝天地忙着出单,一边见缝插针与直播间粉丝互动。
其他直播带货:线上直播,线上卖货;直播摆摊:线上直播,同时线下卖货 / 图源:《欢乐颂》
" 摆摊能挣几个钱啊,狗都不——摆,必须摆,虽然累死累活,但月入几万不比打工强?"
一时间,直播摆摊界风起云涌,求入门的、教话术的、招学徒的 …… 无数人梦想着加入学习,继而创业,走上人生巅峰。
在新的互联网语境里,摆摊创业已和直播、短视频经济 " 强强联合 ",前景可观。
殊不知,当 " 地摊经济撞上短视频风口 " 的词条铺天盖地时,新的流量炼金术已经诞生了。
01 直播摆摊的新封口,没看过的 OUT 了
"2025 年了,只有傻子才会以为摆摊就只是单纯的进货摆摊。"
通常想知道什么是新风口赛道,看社交平台当下流行的创业攻略就能知道。
从年初的新中式,到后来的健康餐,年轻人喜欢关注什么,创业攻略就发什么。
而随着" 干啥能多挣点钱呢 "成为热门话题,摆摊又重新被人们想起:投入少,门槛低,灵活度高。
再结合一下短视频平台上直播摆摊的热度,饶是再佛系的人,也很难不心动。
抖音平台上仅小耳朵卤菜相关视频播放量就超 40 亿 / 图源:飞瓜数据
不少人甚至还将" 沉浸式摆摊 "和美国女人收纳、修驴蹄子、赶海等类型视频画上等号。
提拉米苏、糍粑饭团、小耳朵卤菜、煎饼果子、里脊肉夹饼、黄河大鲤鱼 ……
往往只需从最初的备料、制作开始,一直拍到打包、售卖,就能吸引无数人关注。
" 看着摊位简陋、环境嘈杂、食物潦草,却有种致命的吸引力和解压感。"
网上流行的小耳朵卤菜 / 图源:抖音
尤其买东西的队伍越排越长,摊饼、打蛋、刷酱、加肠,送走一位顾客支付宝就到账 N 元——
" 第一视角看过去,俨然一个街头版的餐厅经营游戏,满满烟火气,解馋又解压,根本停不下来。"
不用思考,腦子一扔就是看
但如果你只是爱看这类视频,并且看完就划走,那不好意思了,你恐怕会被打上" 穷人思维 "的标签:
在摆摊 " 主包 " 们看来,如此" 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就能拥有无限的可能 "的创业项目,不心动的人就已经输了。
有关 " 直播摆摊 " 的成功故事,网上随手一搜,就有海量案例。
"2025 年选择摆摊,卖超大里脊肉夹饼,一年存够 80 万,在小县城买房!"
" 大四女生摆摊 15 天赚一万,只为了攒钱早点出去毕业旅行。"
" 二胎陪读宝妈摆摊,日入 1000 元,把孩子这个月的生活费挣出来。"
其它还有诸如还债、还房贷、买车、裸辞创业等
不过,看到视频后一时无法将其和 " 创业 " 联系起来,也没太大要紧。
在刷过摆摊直播视频后,你很快会刷到" 直播摆摊创业逻辑思维拆解 " 的衍生内容。
在无数 " 资深操盘手 "" 知识付费主理人 " 的拆解中,直播摆摊已是 " 天上有地上无 " 的创业机会。
图源:小红书
稍微深入研究,就会发现直播摆摊创业这件事更 " 大有可为 "。
比如焦黑的铁板可以一边用来炒粉,一边用来制造 " 滋啦滋啦 " 的治愈系 ASMR。
比如" 贩卖商品的同时,也需要贩卖故事 " ——
在 " 月入 XX+ 大厂失业 + 名校毕业 "" 家庭主妇 + 成本 xx+ 日入 xx" 等公式加持下,收获过万点赞不是梦。
更别提" 出摊 1 小时收入 5825"等爆炸性标题带来的冲击。
小孩子才做选择,成年人当然选择都要
" 他们都能行的话,你为什么不行?"
线下摆摊,带动线上打赏;线上招徕粉丝,又能慕名打卡反哺线下摊位。
等账号涨粉了再开通橱窗,又是一波平台流量和带货收益双丰收,可谓 " 一号三吃。"
到这还不心动?
而到这还没结束,过上一段时间,账号名里还可以加上(收徒)二字。
这仿佛又勾勒出了一番新的前景蓝图," 招徒弟 " 等于吸收加盟商,一方面可以收取学费,一方面教的是 " 手艺 " 不必承担盈亏。
做好了,说不定还可以形成新供应链或带货渠道,怎么想都稳赚不赔。
" 一套线上线上的流量良性循环下来,好像说月入多少都不夸张。"
" 你看不起我摆摊,我看不起你上班。"
" 吃得苦中苦,才能开路虎;摆摊要积极,才能开奔驰。"
于是,越来越多人跃跃欲试,计划下一步变身成为传说中的 " 养成系摆摊博主 "。
百万人打卡,烟火气也是关键
以不久前风靡全网的小耳朵卤菜为例,凭借" 月入 10 万 "" 摆个小摊就能衣食无忧 "的噱头火遍全网。
账号直播中,总能看到小摊前大排长龙,线上观看、点赞数更是水涨船高,从来不愁没人买。
直播售卖小耳朵卤菜之外,账号主页还标注可以添加联系方式,交学费即可获取 " 摆摊秘籍 "。
眼看就是一条现成可复制的 " 财富之路 ",交钱的人不在少数。
只可惜,理想很丰满,不少人等真正 " 出师 " 后回家亲身实践才发现:
你以为自己在参与财经栏目创业拆解活动,事实却身在《315 曝光摆摊培训骗局》。
你以为直播间 " 日入 3000" 的煎饼摊,实际是 MCN 剧本和贴钱刷单,或者收了个徒弟学费怒赚 2980。
图源:微博 @法制日报
在线人数是可以买的,成交额是可以 P 的。
线下排队 10 人个里,可能有 9 个是演员,还有一个是踩坑的网友 ……
图源:小红书
镜头里" 我摆摊一天,赚你一周工资 "的暴利叙事,一朝变成了" 真实收入还不如群演一天工资 "……
被一声声到账提示音吸引想实现 " 暴富梦 " 的人,才终于如梦初醒。
" 不是,真把网友当韭菜割是吧,退钱!退钱!"
图源:抖音 @法治进行时
02 新型 " 流量炼金术 ",还是骗局套娃?
直播卖卤菜、直播卖甜品、直播卖烤肠…… 类似的例子屡见不鲜。
消费者权益网就曾经记录过广州一个" 烤肠刺客 "的速成班骗局。
机构的宣传天花乱坠:收取 6800 培训费," 烤肠摆摊三天回本 ",且操作简单好上手。
收钱之后的 " 培训 " 给了所有人当头一棒,因为学员拿到手的秘笈分别是:
批发价 2 毛 / 根的淀粉肠货源," 日销千根 " 的话术模板,还有一份烤肠机说明书。
花钱、花时间学直播摆摊,到头来技巧没学到,东西卖不出去,直播也没人看。
怎么办?退款?维权?没那么简单。
有网友发现踩坑后在直播间要求 " 退款 ",但在类似直播间里" 一有质疑的声音,就会被迅速刷屏清除 "。
弹幕也会不断弹出其他人留言的 " 想学习 "" 对技术感兴趣 " 刷屏," 要了可能也是白要 "。
在一些线上创业指导中,这一环节还可能演变成一场 " 另类职场 PUA"。
" 为什么别人直播摆摊赚钱,你就不赚钱?其实就是你不会拍视频,不会直播,不会同城引流。"
而想要做到这些,不必说,还有一份进阶版付费运营宝典需要 get。
至于具体内容可能是包装成《温度场網域赋能》的 " 烤肠的烹饪火候掌握二三答 ";
也可能是化身《线下流量蓝海战略》的 " 关于摆摊如何选址的若干注意事项 "。
图源:《年会不能停》
内容关键词还有诸如:摆摊思维,直播视角,万能话术,天选开场,线下实战 ……
问就是要线上线下一起拉动,才能实现 " 流量收割 + 知识付费 + 直播打赏 " 的良性直播业态。
一套组合拳下来,要是流量还是起不来,那就是" 实践中自己出了问题,不予退费 "。
实在不行还有对赌,韭菜新吃法
讽刺的是,《法制日报》一则相关报道中还出现了这样一幕——
一位学员花 5000 元买了牛杂煲配方,结果发现与网上的免费配方无异,要想致富还得进一步解锁线上引流的方法论。
但就在记者以为这位学员 " 幡然醒悟 " 时,他转身就以 2800 元骨折价要收记者当学徒,还打包教授拍视频、做直播。
当 " 日入 9000" 的盈利泡沫吹破后,唯一稳赚不赔的生意,似乎只剩教学员如何教学员摆摊。
有网友总结:" 直播摆摊的,十个里有八个想当导师,剩下两个被坑惨了在维权。"
在折叠的摆摊江湖里,一边是平台热榜上 " 摆摊暴富 " 的激动人心。
一边是现实中带着小拖车折腾一圈卖不出去、自己 " 吃了好几天卖剩的卤菜 " 的狼狈。
" 什么是真的,你告诉我什么是真的?!"
跟风摆摊更需要慎重 / 图源:小红书
03 " 为什么我们永远赶不上风口 "
" 所以,直播摆摊这件事到底能不能信?"
需要注意的是,在 " 直播摆摊 " 界从不缺尝试,也不缺努力后收获成果的人。
仅就摆摊类型而论,以上提及的餐饮业只是冰山一角,如今是万物皆可摆摊。
提供塔罗牌占比、八字分析的 " 算命摊 ";主播扮成 " 人生导师 " 在线答疑的 " 职业规划摊 " 等等。
更抽象的还有直接 0 成本出摊,有时也能收获不俗人气
虽说你永远想不到,会有什么形式的摆摊走红,流行的 " 下一个风口 " 是什么。
但期待通过直播摆摊,踩上风口,或者获得流量,从来都不是问题。
毕竟,摆摊的理由千千万,想象中的自由、脱下长衫的体验、增加副业的需求、主业不稳定的焦虑 ……
说到底,不过是想探索一点生活的转机。
只是诚如网友所说,在那之前,或许起码应该弄明白几个问题(黑话版)——
为什么想要做这件事?只是因为觉得别人成功了,自己努力也能成功?
你的差异化组合拳在哪?别再说 " 烤肠 + 直播 "" 卤货 + 短视频 " 了。
能坚持 3 个月吗?毕竟很多人直播尝试一周后,直播间可能就已经是只剩亲戚。
以及比这些更重要的,你想追上的到底是风口,还是其他什么。
毕竟钱不是大风刮来的,也别是大风刮走的。
" 一键交智商税 " 的事,还是离得越远越好。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 槽值 "(ID:caozhi163),作者:槽值小妹,36 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