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1月车市“开门黑” 2月排名变化多,欢迎阅读。
汽势 Auto-First|王一
近日,乘联会发布了 1 月份乘用车市场销量情况,受年末集中购车、2025 年初以旧换新政策切换以及春节假期等因素影响,2025 年 1 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 179.4 万辆,同比下降 12.1%,符合市场预期。
对于 2 月份的市场表现,乘联会方面表示会保持乐观预判,随着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 双新 " 政策的加持,预计 2 月中国乘用车市场销量将保持稳步增长,新能源车依旧是主要驱动力。
2024 年,我国乘用车市场累计零售销量为 2289.4 万辆,同比增长 5.5%。
崔东树表示,2024 年全国车市走势呈现 U 型态势,下半年的以旧换新和报废更新补贴政策力度超强,推动 2024 年全年乘用车市零售销量同比增长 5.5%。乘联会表示,预计 2025 年国内车市零售销量有望达 2340 万辆,同比增长 2%,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将达 1330 万辆,继续增长 20%,新能源市场渗透率或将达 57%,汽车行业总体形势持续稳中向好。
据乘联会发布的数据显示,1 月乘用车生产 210.7 万辆,同比增长 3.6%,环比下降 28.2%,1 月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 210.1 万辆,同比下降 0.3%,环比下降 31.6%。受渠道去库存较少的促进,1 月乘用车批发同比增速较零售增速高 12 个百分点。1 月自主车企批发 144.5 万辆,同比增长 14%,环比下降 29%。
1 月乘用车主力厂商批发量分化明显,吉利汽车、奇瑞汽车、长安汽车等同比、环比表现较强。吉利汽车 1 月零售销量为 24 万辆,同比增长 28.2%,超越了比亚迪汽车;比亚迪 1 月销量为 20 万辆,同比下滑 3.2%。随着比亚迪高阶智驾系统下放到 10 万元以下产品上以及多款新车的推出计划,其市场销量有望继续保持增长。长安汽车和奇瑞汽车分别排在第四名和第五名,销量分别为 12.2 万辆和 11.9 万辆,同比分别下滑 37.3% 和增长 12.2%。1 月 10 万辆以上销量的乘用车厂商共 5 家,占整体市场份额 53%。
与自主品牌形成明显对比的是主流合资和豪华品牌纷纷下降,今年 1 月份,主流合资车企批发销量 44 万辆,同比下降 24%,环比下降 40%。其中,一汽 - 大众 1 月销量 13.7 万辆,同比下滑 15.4%,排名第三;上汽大众 1 月销量为 9.9 万辆,同比下滑 14.1%,排名第六;广汽丰田和一汽丰田,排名分别为第七和第八,销量分别为 6.3 万辆和 6 万辆,华晨宝马进入销量前十,1 月销量 5.3 万辆,同比下滑 23.7%。
分品牌表现上日系下滑表现更加明显,1 月份德系品牌零售份额 18.4%,同比下降 0.7 个百分点;日系品牌零售份额 13.4%,同比下降 3.3 个百分点;美系品牌市场零售份额达到 5.3%,同比下降 1.1 个百分点。
在刚刚发布的日产中国 1 月销量业绩报告中,数据显示,日产汽车中国区含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两大事业板块在内的 1 月销量为 45418 辆(包含英菲尼迪进口车型),同期为 6.55 万辆,同比下滑 30.7%。
豪华车市场表现上,受问界、极氪、腾势、岚图等自主品牌高端化竞争影响, 1 月份豪华车市场批发销量 22 万辆,同比下降 19%,环比下降 32%。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自 2022 年到 2025 年,1 月份自主品牌 20 万元以上乘用车市场占比从 22% 提升至 37%,自主品牌乘用车高端化突破明显。
新能源市场销量表现上,2025 年 1 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 88.9 万辆,同比增长 27.1%;零售销量达 74.4 万辆,同比增长 10.5%。在新能源渗透率上,1 月份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约 41.5%,与去年 32.8% 相比,提升 9 个百分点。
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总体汽车出口延续去年强势增长特征,1 月乘用车 ( 含整车与 CKD ) 出口 38 万辆,同比增长 3%,环比下降 6%。
1 月新能源车占出口总量的 35.9%,较同期增加 7.5%。1 月自主品牌出口达到 32.8 万辆,同比增长 8% 环比下降 9%; 合资与豪华品牌出口 6 万辆,同比下降 19%。1 月新能源乘用车出口 13.9 万辆,同比增长 29.4%,环比增长 13.9%。
2025 年 2 月中国乘用车市场销量预计将保持稳步增长,新能源汽车将成为主要驱动力,传统燃油车市场则继续萎缩。在政策支持、技术更新和消费更新将是推动市场发展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