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200天“救回”一家车企,谁能?她能!,欢迎阅读。
今年的成都车展上,小鹏汽车带着包括 G6、G9、P7i 在内的全系车型亮相,同时还在 800 平米的展台中单独开辟了一块智能座舱专区和 XNGP 体验区。
离首款车型交付过去了 5 年的时间,小鹏似乎依然还是那个小鹏,依然是那个最具科技气场的新势力。
但很少有人知道,过去的大半年小鹏已经在 " 鬼门关 " 走了一遭。能有如今的局面,很大程度得益于 8 月份刚刚履新 200 天的新总裁王凤英。这位业内赫赫有名的铁娘子,让小鹏汽车的整个面貌焕然一新。
王凤英对小鹏施了什么魔法?她是怎样改变小鹏汽车的?让功夫汽车带大家一起看一下。
1
从 " 乱点鸳鸯谱 ",到 " 天作之合 "
要说到汽车行业的 " 大佬 ",基本是男性居多,毕竟这个行业本身就自带 " 硬核 " 气质。但万事都有例外,王凤英就是那个例外,作为长城汽车历史上赫赫有名的 " 二号人物 ",她曾经一度比老板魏建军还出名。
在长城汽车创建之初,老板魏建军频频出国学习考察,探寻新的造车模式,这时候王凤英就是负责给长城汽车 " 守家 "。再到后来长城从皮卡制造商转型,成功在 SUV 赛道取得先发优势,其中都有王凤英的身影。
2015 年,王凤英被《财富》杂志评为亚太最具影响力的 25 位商界女性;2021 年,王凤英在福布斯中国最佳 CEO 榜上排名第 8 位;2022 年,她再次入选了 " 中国杰出商界女性 ",可谓是荣誉等身。
但饶是如此,王凤英入职小鹏汽车,依然被普遍认为是 " 乱点鸳鸯谱 "。毕竟王凤英的成功都是基于传统的汽车体系,与小鹏汽车互联网品牌、科技品牌的气场并不吻合。再加上这位 1970 年出生的 " 铁娘子 " 已经 50 多岁,已经临近大多数职业女性退休的年龄,因此很多人对小鹏这个决策并不看好。
但何小鹏力排众议,2023 年 1 月,王凤英正式入职小鹏,担任公司总裁,也顺势成为小鹏汽车的二号人物。
2023 年 1 月,正是小鹏汽车的最谷底,单月销量仅为 5218 辆。旗下几款车型也 " 垂垂老矣 ",似乎看不到什么希望。但王凤英到来后,小鹏汽车立即回归增长赛道,直到 7 月份销量再度破万,可以说顺利度过了最危险的时期。随着 G6 开始持续发力,预计小鹏的增长还会继续持续一段时间。
实际上去年年底,很多人在心中就已经给小鹏判了 " 死刑 "。毕竟新势力都是一往无前的,一旦销量开始下滑,就很难恢复。但王凤英作为一位传统车企的管理者,却让小鹏发生了这样的蜕变,属实了不起。
2
死掐定位,王凤英的 " 魔法 "
作为在汽车市场钻营 30 多年的 " 老将 ",王凤英的经验主要集中在营销和战略规划方面。而她带给小鹏的,正是这方面的蜕变。
2021 年到 2022 年,小鹏经历了真正的冰火两重天。前半部分是喜剧,首款车型 G3 就站稳了脚跟,第二款旗舰车型 P7 直接大火,与 Model 3 和比亚迪汉打得有来有回;但后半部分就没那么乐观了,定位为智能化家庭轿车的小鹏 P5 卖得并不好,接下来的 SUV 旗舰 G9,更是经历了上市 72 小时 " 改价 ",并且最终也没能大火。
对于王凤英来说,最大的难点就是,接下来的新车 " 怎样卖 "。从结果来看,她的表现堪称完美。首先是 " 半成品 " 车型 P7i,这款车实际上在王凤英来之前已经接近开发完成,剩下的就是上市了。王凤英的改变是大幅精简了新车的 SKU,只推出了后驱和四驱两个版本,彻底解决了老款 P7 细分车型冗杂的问题。
接下来的 G6,王凤英力排众议将价格定在了 20.99 万元,并且也只保留了 5 个版本。她的思路非常清晰,P7i 主打的是科技旗舰,那就往高端走,直接全系标配高阶智能驾驶。G6 主打科技 + 家用,那就尽量拉低入门价格,凭借综合性价比取胜。P7i 和 G6 上市即熱賣,也证明了王凤英的眼光。
王凤英还大举改组了小鹏的销售体系,将用户服务发展中心和汽贸两套销售体系整合到了一起,并重新梳理了销售渠道。之前小鹏的销售方式是分为 " 东南北中 " 四个大区,王凤英到来后改成了 25 个 " 战区 ",剔除了方位的概念。这种区分确实更加合理,整个销售体系的热情都被调动起来。
王凤英最厉害的地方,其实就在于她知道消费者需要什么,并且她有足够的威望和能力推行自己的想法。像销售渠道的乱象和细分车型冗杂的问题,都属于小鹏的陈年旧疾了,很多人提意见都没能解决。但王凤英入职短短 200 天就根除了这些问题,不得不令人佩服。
3
都是造车,没什么不同?
一直以来,大家关于造车都有一个固有的印象。比如提到新势力,都觉得是 PPT 造车,在技术上是东拼西凑;而提到传统车企,则认为营销和服务不行。" 传统汽车人 " 与 " 造车新势力 ",似乎先天就有点八字不合。
甚至在何小鹏三顾茅庐请到王凤英的时候,尽管后者在行业内已是声名赫赫,但大多数人依然觉得会遭遇水土不服。
从结果来看,王凤英的经验在新势力里一样适用。作为汽车行业的老人,王凤英的工作特点是雷厉风行、注重效率,这与天马行空的新势力小鹏似乎并不适配。但她主抓小鹏的营销后,确实大幅提升了解决问题的效率,做到了快速反馈,让每一件事情都得到落实。
再比如 G6 的 " 改名 ",原本这款车被命名为 G7。但王凤英明确提出,当前国内的市场,SUV 要比同级别的轿车更贵。而 P7i 主打高端,全系标配高阶智能驾驶,起售价已经做到了 24.99 万元,如果 G7 上市,定位必须再往上走,否则消费者会迷惑,也会对现有的体系发起冲击。最终数字缩小,G6 大卖,得益于王凤英对市场的敏锐。
有了资深人士掌舵,对于打造一套高效的体系,是非常有效的。在技术领網域是如此,在营销领網域同样也是如此。当然,前提是找到的人确实有足够的能力和足够的魄力。
前阵子何小鹏给出了对于王凤英的初评," 不像个汽车人,更像个创业者 ",这似乎依然是将传统的汽车人与新一代的创业者分开的。实际上只有合不合适的人,与其 " 出身 " 无关。虽然有不少传统车企的高管投奔新势力,最终铩羽而归。但最关键的点,可能依然是选定的人不适配。
4
功夫拍案
小鹏与长城是两家完全不同的企业,两者的体量、定位更是千差万别。但有一些普世的东西依然是共通的,那就是造好车,把目标用户服务好。虽然并非出身新势力,但王凤英对于新能源市场的把控却依然精准,这是她到小鹏能够做到 " 即插即用 " 的关键。
王凤英也提到过,加盟小鹏是获得了一次论证、实践和更新自身战略思维的重要机会。她能在这个新体系中做到哪一步,或者说能够带领小鹏这艘大船驶向何方,让我们拭目以待。
点击图片,直接看往期精选文章
▼
欢迎点击关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