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跨年演讲的寒冬:年轻人用脚投票,500块夜校更有性价比,欢迎阅读。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文|未来商业观察,作者 | 杨磊,编辑 | 方远
新一年的序幕拉开,人们蓄势待发,希望寻得一支上上签,安定心神。
2024 年前夕,罗振宇、吴晓波等众多商业财经博主举办了跨年演讲。讲台上他们像往年一样妙语连珠,讲述着 2023 年的所见所得和未来的所思所想。
但不同的是,今年的跨年演讲不再刷屏朋友圈,网上舆论不再喧嚣,媒体的相关报道也大量减少。
不确定的年代,人们选择的上上签不再是跨年演讲,不再是商业财经博主们的知识付费,而是更具性价比,更有前瞻性的抖音、知乎、小红书、夜校。
暖春将至,但商业财经博主们的冷意却并未退去。
演讲遇冷
秒针的 " 嘀嗒 " 声响起,台上大螢幕的图案不停转换,黄、红、粉、蓝等色彩交织,最终汇聚成了一幅多彩钟表的影像。
影像中央写着 " 时间的朋友 2024 罗振宇跨年演讲 " 几个字。伴随着振奋人心的音乐,罗振宇挥着手,大步走到舞台中央。
2023 年 12 月 31 日晚 8 点半,罗振宇的第 9 场跨年演讲在深圳春茧体育馆开讲。
" 请您系好安全带,收起小桌板,调直座椅靠背。" 在一片掌声中,罗振宇总结了 2023 年的感受,开启了 2024 罗振宇跨年演讲。
此前一天,在极氪 5G 智慧工厂里,吴晓波带着团队正在进行 " 预见 2024 吴晓波工厂年终秀 " 演讲。
吴晓波把工厂比作 " 我的第二个书房 "。他试图通过工厂,观察中国的经济发展,
在他眼里,工厂是中国经济真正的基本盘,只要工厂还在冒烟,机器还在运作,新的原材料源源不断地从各个车间门进来,产成品从另外一个车间门运输到全国以及全球各地," 我们对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就仍然能保持坚定的信心。"
罗振宇和吴晓波都在跨年演讲中阐述了他们对 2023 年的观察和感受,并给予了 2024 年的预测和建议。
除此之外,润米咨询创始人刘润、中国经济学家任泽平、畅销书作家张萌、优势星球发起人崔璀的,都在最近举办各自跨年演讲。
虽然从整体来看,参与跨年演讲行业的商业财经博主规模不断壮大,但从微观观察,个体的跨年演讲吸引力正在下降。
罗振宇的 2024 跨年演讲结束后不久,就有网友在微博发文称," 罗振宇跨年演讲上座率不足 1/3,内场 4900 的票开场前跌到 1500 元,对形势判断不足的黄牛亏麻了!"
虽然罗振宇在朋友圈发文辟谣,表示 " 人数还可以 ", 并且配上了现场观众图。
但不得不承认的是,今年的跨年演讲热度远不如往年。从相关人士发布的现场图来看,罗振宇的跨年演讲空置的座位虽然没有达到 2/3,但数量并不少。
无论是笔者的朋友圈转发,还是当前新闻媒体的报道,也或是网上的热搜舆论,都可看出今年跨年演讲的冷淡。
跨年演讲的热度正在逐年降低。
以罗振宇为例:2016 年罗振宇 " 时间的朋友 " 跨年演讲直播时,深圳卫视曾以 1.69% 的收视率位居全国同时段第一。
2022 年时,深圳卫视《2022 时间的朋友——罗振宇跨年演讲》收视率仅为 0.131%,位列同时期地方卫视节目收视率第九。
今年,人们不再讨论跨年演讲。罗振宇的演讲热度,居然得靠辟谣维持。
跨年演讲的舞台上,秒针的 " 嘀嗒 " 声依旧在重复,但人们却再也找不回当年的热情了。
乏善可陈
跨年演讲遇冷,商业财经博主们的说教不再香甜。
2015 年 12 月 31 日晚,罗振宇在北京水立方举办了第一场跨年演讲,打造了 " 时间的朋友 "IP。
次年," 时间的朋友 " 跨年演讲,在深圳卫视以 1.69% 的收视率位居全国同时段第一,被网友戏称为 " 一个会说话的胖子干掉了一堆小鲜肉 "。
那一年,全国各地的年轻人汇聚罗振宇的跨年演讲现场。
吕萌乘着飞机来到深圳," 我记得很清楚,那一年的跨年演讲是在深圳春茧体育馆举办的,现场可以说座无虚席,伴随着罗振宇一些观点的输出,现场更是爆出热烈的掌声和笑声。"
大舞台搭配巨幅螢幕,演讲配合 ppt 演示,每个观点都有金句压轴,演讲过程中有钢琴伴奏,演讲结束第一时间分享文稿等。
" 时间的朋友 "IP 逐渐成熟,跨年演讲也形成了一整套固定模式。
跨年演讲模式被众多商业财经博主争相模仿。2018 年前后,跨年演讲迎来了 " 井喷时代 ",吴晓波、李善友、刘润等商业财经博主纷纷加入其中。
这些人的跨年演讲内容,常常刷屏出圈,金句频登热搜。
一位小红书博主用 " 醍醐灌顶 " 形容罗振宇的跨年演讲," 今天整理了罗振宇在演讲中提到的三条批判性思维,职场小白的姐妹们,想提升工作效率,打开思路,一定要把这个视频认真看起来。"
时过境迁,人们对商业财经博主的热情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冷淡。
尤其是那些试图在迷茫中寻找答案的年轻人,他们满怀希望地乘着飞机、坐着高铁去听跨年演讲,结束后却直接把这些商业财经博主拉黑。
原因很简单,他们觉得商业财经博主们的演讲的知识只是 " 减少焦虑 ",再无其他用处。
今年年初,一位高研院讲师在朋友圈说," 对罗胖的跨年演讲很失望,如果自己这样搞,深圳的消费者就不会买单了 "。
跨年演讲不再香甜。
随着社会不确定性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盲目追求诗和远方,他们更加关心当下是否过得舒适与自在。
众多网友质疑商业财经博主们的跨年演讲,他们的商业模式、宏观经济、国家战略和自己的小故事突然变得乏善可陈。
而这也是今年跨年演讲遇冷的主要原因。
不是商业财经博主们变了,只是他们所讲的知识已经与当前的社会需求不符。
货真价实
今年的跨年演讲遇冷后,越来越多人开始讨论 " 知识付费已死 " 的问题。
" 知识付费已死 " 还早得很,一位自媒体人说出了自己的观点。
他认为,知识付费迎合了当下 " 给钱就能博学 " 的心理,只要有人心存投机取巧的心态,罗振宇这类商业财经博主就有生存的土壤,知识付费就能存活。
其实,跨年演讲只是知识付费的一小部分。
20 分钟讲完一本书,30 节课教你认清商业大势,21 天成为文案高手……
凡是通过抖音、快手等互联网平台贩卖知识内容的模式,都可统称为知识付费。
虽然从 2017、2018 年的热潮之后,割韭菜、贩卖焦虑等批判声此起彼伏,但知识付费的市场规模一直在不断壮大。
相关数据显示,2022 年中国知识付费市场规模为 1126.5 亿元,较 2015 年增长约 70 倍,预计 2025 年市场规模将达到 2808.8 亿元。
行业发展至今,正在迎来新的轉捩點。
当前,人们渴望通过知识付费获取更多知识内容和技能,没有实质内容的心灵鸡汤,已经远远无法满足用户。
另一方面,AIGC、VR 等技术不断发展,人们对前沿科技充满渴望,同时对未来充满陌生。
越来越多年轻人想要学习一技之长,在不可测的未来中,寻得一份安稳。
跨年演讲遇冷,只是知识付费领網域面临困境的一个缩影。他们遇到的的问题,其实是整个行业大多数玩家亟需面对和解决的。
至于具体的解决方式,年轻人们已经用脚给出了答案。
2023 年 8 月,上海夜校秋季班招生,超 65 万人争抢近 1 万个课程名额,12 门课程在 60 秒内被抢光。
同年 10 月,夜校风相继刮向北京、深圳、成都、西安等城市。
年轻人涌向夜校,在这里,他们真的能学到一技之长,无论是唱歌、跳舞、化妆、相声,还是木匠、缝纫等。
货真价实的科普讲解,真材实料的技术介绍,正在替代心灵鸡汤,成为新时代知识付费的刚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