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连续亏损 募资自救 新希望面临“生存之战”,欢迎阅读。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张晓晖 这是刘畅从父亲手中接过董事长职位之后,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000876.SZ,以下简称 " 新希望 ")第一次面临 " 生存之战 "。
先来看一组财务数据:2021 年,新希望的净利润巨亏 95.91 亿元;2022 年,新希望继续亏损 14.61 亿元;2023 年前三季度,新希望亏损 38.58 亿元,同比下降 42.52%。
也就是说,2021 年至 2023 年 9 月 30 日,新希望已经累计亏损 149.10 亿元,这个数据抹平了新希望 2017 年至 2020 年的盈利总和——包括 2019 年和 2020 年。这两个年度,新希望每年大约赚了 50 亿元。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2023 年 11 月 30 日,新希望抛出一个 73.5 亿元的募资计划。其中,有 22 亿元明确用于偿还银行债务,引起市场投资者的关注。
12 月 1 日,新希望的股价盘中逼近跌停,最低到 9.01 元,最终以 9.12 元报收,日跌幅为 8.80%,总市值约 411.86 亿元。
12 月 7 日,新希望董秘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 该募资方案正在报深交所审核,针对定增预案的股东大会还没召开,目前预案仍有不确定的因素。"
募资 22 亿元还债
11 月 30 日,新希望发布《2023 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 A 股股票预案》(以下简称 " 预案 ")的公告,公司计划向不超过 35 名特定投资者,募资 73.5 亿元,其中 36.46 亿元用于猪场生物安全防控及数智化更新项目;15 亿元用于收购两家控股子公司的少数股权;22.04 亿元用于偿还银行债务。
目前,该募资计划的发行价格和发行数量均未确定。发行价格为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发行期首日)前 20 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的 80%;发行数量不超过 1,363,732,329 股,且不超过本次发行前公司总股本的 30%。
除了 22 亿元用于偿还银行债务,募资计划的 73.5 亿元中,还有 15 亿元用于收购两家子公司的剩余股权。
其中,新希望计划用 10 亿元收购山东新希望六和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山东六和 ")9.26% 的股权。交易完成后,新希望将持有山东六和 100% 股权。
另外,新希望计划用 5 亿元收购徐闻新好农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徐闻新好 ")18.32% 的股权。交易完成后,新希望将持有徐闻新好 100% 的股权。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家公司均处于亏损状态。其中,山东六和 2023 年 1 至 9 月的净利润为亏损 4.91 亿元;徐闻新好 2023 年 1 至 9 月的净利润为亏损 1.35 亿元。
新希望表示,通过本次交易,山东六和、徐闻新好均将成为公司全资子公司,本次交易有助于公司进一步增强对控股子公司的控制能力,提升管理及决策效率,加强山东六和、徐闻新好与内部各产业链的协同配合和资源整合,更大程度地发挥现有优势和协同效应。同时,本次交易实施后,公司能够进一步提升归母净资产水平,提高公司整体风险防御能力。
从债务压力看,根据新希望的公告披露,2020 年末、2021 年末、2022 年末和 2023 年 9 月 30 日,新希望的总负债分别为 580.73 亿元、862.55 亿元、929.64 亿元和 969.67 亿元。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扩大,新希望总负债呈持续增长态势。
刘畅从 2016 年带领新希望进军养猪业。2019 年,非洲猪瘟影响下,猪价暴涨,新希望在这一年实现了 50 亿净利润。此后,其在养猪业开启扩张步伐。2020 年,新希望抛出 40 亿元募资计划,其中 32 亿元投资于生猪养殖项目。2021,其发行 81.5 亿元可转债,投资生猪养殖项目及偿还银行贷款。但在近年来生猪产能过剩、猪价持续走低的形势下,新希望的养猪项目处于亏损状态。
截至 2023 年 9 月 30 日,新希望的短期借款为 164.56 亿元,流动负债为 577.61 亿元,短期偿债压力较大。新希望表示,如果本次募集资金到位,可以一定程度上增强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降低公司的流动性风险。
另外一个数据是,截至 2023 年 9 月 30 日,新希望的货币资金为 115.97 亿元,无法覆盖其短期借款。
欠款风波和持续亏损
2023 年 8 月以来,在媒体和互动易平台上,陆续有新希望旗下子公司河南省鹤壁六和至真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鹤壁六和 ")拖欠河南、河北和山东地区的 170 多户养殖户款项的消息传出。据称,这些养殖户被拖欠毛鸭款,少的十几万元,多则上百万元。养殖户与鹤壁六和的合作模式为:养殖户先交几十万元不等的保证金,保证养殖户必须把鸭子交给鹤壁六和,保证肉鸭的质量。然后,鹤壁六和统一提供鸭苗、饲料等,所需的钱就从养殖户缴纳的保证金里面出。
上述消息称,养殖户相信,他们是在和新希望合作。鹤壁六和从养殖户手中回购成鸭时,不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而是公司先收购,过一段时间再打款,其中的养殖风险大部分由养殖户承担。此次出现欠款,就是鹤壁六和从农户收购的成鸭已经卖了出去,但资金却被挪用至公司经营。
新希望对鹤壁六和的持股比例为 55%。
2023 年 11 月,有投资者在互动易上向新希望发问:回应一下旗下公司拖欠中间商和农户款项的事吧。
新希望作出回复称:" 鹤壁六和是公司与当地某企业共同成立的合资公司,公司控股 55%,对方参股 45%。最近几年,鹤壁六和由于行情影响经营压力比较大,公司作为大股东,前期已经多次向合资公司借款以支持其扭转经营局面,但合资方因为自身资金实力问题,长期未能履行等比例借款的义务,导致公司承担了不必要的义务,因此在 9 月份决定停产止损。"
新希望表示:" 公司作为上市公司,既要向合作养殖户负责,也要向上市公司股东负责。本着对养殖户负责的原则,在合资方还未能补齐前期等比例借款的前提下,我司决定主动承担合资公司股东责任和社会责任,先行组织专项资金,代合资公司垫付部分养户欠款。剩余款项也已经现场核对了不同养户前期的合同履约情况,与养户逐一办理了相关手续,后面将陆续进行兑付。针对合资公司的其他债务和后续经营问题,将与合资方再次召开股东会,依法合规推进处置。上市公司自身层面的经营、资金状况都良好。"
由于猪价持续低迷,养猪业务亏损不断扩大,新希望旗下的一些养猪场处于调整之中,部分猪场连同债权一起被打包出售。
比如 2023 年 4 月,新希望签订股权转让協定,将旗下子公司持有的川渝地区 7 个猪场项目公司股权出售给成都天府兴新鑫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成都国资委控制的公司,以下简称 " 兴新鑫农牧 "),加上 2022 年 11 月同样出售给兴新鑫农牧的 17 个养猪场,新希望已将川渝地区 18 个养猪场出售,回笼资金约 20 亿元。
新希望还在寻求与山东、河北地方国资方面合作,将相关猪场资产进行盘活处置。
因为猪价低迷,包括新希望在内的大型养猪企业,都在面临持续亏损的压力。
2023 年前三季度,温氏股份、牧原股份等 10 家生猪养殖上市公司全部亏损。行业龙头温氏股份的亏损幅度最大,达到 45.3 亿元,罗牛山亏损额最少,也有 1.68 亿元。在盈利能力下滑的同时,猪舍建设、生猪饲养等仍然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上市猪企多为负债高企的状态。
Wind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 2023 年 9 月 30 日,10 家上市猪企累计存在 846 亿元短期借款待还,以及约 384 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同时,上述猪企账面累计货币资金仅为 369 亿元。此外,10 家猪企还有累计超过 527 亿元的长期借款。
新希望的股价已经从 2020 年 9 月养猪业繁荣时期最高的 42.20 元,跌至 12 月 4 日最低的 8.83 元,近 80% 的市值蒸发。
当下,诚如 9 月 28 日新希望董事长刘畅发出的全员信中所言:" 新希望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困难环境。这场凛冬之战,即是生存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