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科技经验:小鹏的iPhone 4时刻,何小鹏等了10年,欢迎阅读。
每年研发投入 35 亿
作者 | 闫学功
封面来源 | 小鹏汽车
2024 年,小鹏汽车成立的第十个年头。
1 月 30 日当天,身着牛仔裤和浅色休闲西装、内衬印有 " 智驾真开城 "T 恤的何小鹏,在公司总部做了一场 33 分钟的公开演讲,主题围绕两个字:智驾。
何小鹏曾把 G6 之于小鹏,比作 "iPhone 4 之于苹果 "。但他也认为属于小鹏自己的 "iPhone 4 时刻 ",不是等出来的,而是车企对智驾长期布局后迎来了集中爆发。
在被称为城市 NOA(导航辅助驾驶)元年的 2023 年,小鹏 XNGP 开城数量达到 243 座,提前一年完成了到 2024 年底开城 200 座的任务。
这一速度远超何小鹏预期。支撑它的是大手笔投入:以自动驾驶为核心的 AI 研发数据运营团队超 3000 人,每年研发投入 35 亿元。2023 年,小鹏研发占收入比例超过 25%。
一名小鹏内部员工向雪豹财经社表示," 自动驾驶中心不在凤头(王凤英)的管控范围,还是何小鹏说了算,研发进度还有预算项目上都是何小鹏自己拍板。"
智驾是何小鹏造车的初衷,小鹏汽车一直宣称 "all in 智驾 "。即使在面临巨大经营压力," 一直在 ICU 门口 " 的 2019 年,公司仍然投入 20.7 亿元用于研发,占营收比重近 90%,小鹏第一款量产车型 G3 就有智能泊车功能。
" 我们在很多方面都做了减法,但在研发的投入上不减分毫。" 何小鹏称。
何小鹏判断,2024 年将是自动驾驶元年。
他为小鹏智驾制定的新年目标是:XNGP 实现全国主要城市路网全覆盖(包括小路、小区内、停车场)。2025 年,他希望能面向全球开始研发 XNGP。
不过,开城之战暂时领先、即将迎来 "iPhone 4 时刻 " 的小鹏,依然要回答这一问题:如何将自动驾驶的优势转化为更多订单?
据汽车之家数据,1 月 1 日至 28 日,小鹏汽车销量为 0.68 万辆,而在 2023 年 12 月小鹏的销量超过 2 万辆——要完成 28 万辆的年度目标,小鹏每月至少要交付超 2.3 万辆。
在整车销量上,小鹏依然难言轻松。
另一方面,曾发生于团购、外卖、打车业务的开城大战,在车企间也燃起了战火,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去年,华为和理想分别定下了 45 城和 100 城的 NOA 开城目标。2024 年,华为、理想、蔚来、智己乃至新入场的小米,开城目标都在百城左右。
普通用户 90% 的用车时长在城市道路上度过,这让城市辅助驾驶成为汽车走向智能化过程中的 " 主要矛盾 "。车企们相信,进入智驾竞争的下一阶段,谁能拿出更多、更好的城市 NOA,谁就能继续留在牌桌上。
理想 CEO 李想曾表示," 就像你买了一个二三十层的楼房,它是有没有电梯的差别。以后在中高端车市场,如果不能提供城市 NOA,消费者就是买和不买的差别。" 何小鹏则认为,智能化未来将会成为排名前二的购车参考指标。
面对智驾和整车销量 " 双卷 " 的 2024 年,小鹏要如何巩固产品优势并提振销量?
破局方向有两个。
一是继续卷技术。2024 年内,XNGP 将实现全国主要城市路网全覆盖,并面向全球开始研发高速 NGP,2025 年面向全球开始研发 XNGP。
在这个方向上,何小鹏还希望未来 XNGP 的接管率进一步下降,目标是实现核心区網域每千公里被动接管次数少于 1 次," 让智驾的效率无限接近人类驾驶 "。
二是继续卷成本。何小鹏曾在 2022 年末表示,要在 2024 年末实现自动驾驶成本下降超 50%,减少不创造客户价值的研发成本,并在电芯上实现平台化生产,使整车硬體(含动力系统)实现约 25% 的成本下降。
何小鹏的目标是,未来自动驾驶成为小鹏的全系标配,这样便可以做到在同等价格上,小鹏占有技术上的优势。2023 年 G6 和新款 G9 订单中,带有 XNGP 的 MAX 版本销量占比均为 80%。如果小鹏可以继续降低成本、压低售价,智驾对销量的刺激会更加明显。
2024 年可能是智驾最卷的一年,属于小鹏的 "iPhone 4 时刻 " 又近了一步。从开始造车到抓住这个可能属于自己的机会,何小鹏用了 10 年。
他在发布会上感慨:" 真搞技术 " 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自信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