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韩国人正在爆买中国股市!背后的信号非常重要,欢迎阅读。
盛宴刚刚开始。
1
韩国人冲向中国股市
韩国人正在加速涌入中国股市。
韩国证券存托结算院的数据显示,今年 2 月,韩国投资者疯狂买入 A 股和港股资产,月度交易额高达 7.82 亿美元,环比增长 200%!
这个数据啥概念呢?该数据不仅创下 3 年来新高,而且远高于同期韩国人对日本和欧洲股市的买入金额。
去年韩国人组团来中国旅游,今年直接带着真金白银买入中国股市,下一步不会是来中国买房吧?
韩国人来中国股市主要买啥呢?
韩国最大证券公司的数据显示,此前韩国投资者净买入规模排前 10 的海外股票中,中国股票占据 6 席,多为电动汽车、人工智能、芯片等科技行业的龙头企业。
韩国《亚洲日报》的报道则进一步指出,小米、阿里巴巴、比亚迪、百济神州、中芯国际、优必选科技、腾讯等 11 只中国企业股票跻身韩国投资者境外股票净买入前 30 位。
韩国人为啥对中国股市情有独钟?
从表面看,答案很简单:能赚钱。
截至 2 月底,韩国交易所上市的中国指数 ETF 基金共 44 只,其中,涨幅最大的 ETF 基金近一个月收益率高达 62.8%,而同期美国指数 ETF 收益率还不到 10%。
有媒体报道,25 岁的韩国大学生金英俊,去年通过韩国金融交易 APP TOSS 买入 1000 美元比亚迪股票,目前收益已达 102.91%。赚到这笔钱后,他就可以买辆二手车了。
而且,像这样的韩国年轻投资者不在少数。" 躺赚 " 的诱惑让韩国年轻人连夜下载中国股票交易 APP,连泡菜坛子都顾不上了。
2
出海 " 淘金 "
韩国人来中国股市淘金,其实并不是新鲜事。
韩国银行、韩国国民年金等机构很早便涉足 A 股。近两年,多只 A 股的破产重整甚至也出现了韩国资本的身影。
例如,根据证券时报消息,韩国松树在 A 股重整市场进行了深度布局,ST 花王、*ST 中利、ST 步步高的重整,都出现了韩国松树的身影。
韩国散户进军 A 股则可以追溯到 2008 年。当时,韩国第一只 A 股基金推出,得到了韩国散户的热捧。
韩国散户关注中国股市,很大原因是两国经济关联紧密。数据显示,2019-2022 年,韩国对中国出口金额分别为 1362 亿美元、1326 亿美元、1629 亿美元、1558 亿美元,都超过美国和日本之和。
而且,相比于日本的 " 渡边太太 "(喜欢外汇套利,不追求高收益),韩国投资者在海外布局时更有 " 赌性 "。
2022 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总共 5200 万人口的韩国,却拥有高达 6000 万个活跃股票账户。
而且,韩国投资者的准入门槛也非常低,未成年人只要征得父母同意,就可以开户炒股,甚至还有小学生出席企业股东大会。
2021 年美国散户大战华尔街做空机构时,韩国人就隔着太平洋砸了 12 亿美元买 GameStop 股票。后来特斯拉三年涨 19 倍,他们又成第七大股东。他们甚至敢组团抄底俄罗斯 ETF!
韩国人热衷海外 " 梭哈 ",也有内部原因。
一方面,内卷太严重,好工作太少。韩国十大财阀贡献 80%GDP 却只提供 10% 就业岗位,SKY 大学(首尔、延世、高丽)2% 的录取率比中彩票还难。
另一方面,韩国股市很难赚钱。2025 年 2 月,韩国综合股价指数(KOSPI)涨幅不足 2%,而同期港股恒生指数涨幅高达 19.81%,恒生科技指数涨幅超 17%。
在这样的情况下,韩国人更愿意去海外找机会——搏一搏,单车也许就变成了摩托。
3
中国资产重估,才刚刚开始
韩国人本来是看不上 A 股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们都倾向于投资美股。
2022 年,韩国投资者持有美股规模达 794 亿美元,占海外股票投资的 42%。到了 2024 年,韩国投资者持有美股规模更是达到 1014 亿美元。
但随着特朗普上台,关税大棒持续挥舞,标普 500 指数相比高点已经跌去 6% 以上,大选日以来新增的 3.4 万亿美元市值已灰飞烟灭。韩国投资者重仓的特斯拉,股价更是已经腰斩,韩国人估计做梦都在问候特朗普。
关键时刻,韩国人从中国股市看到了希望。
今年 2 月,MSCI 中国指数涨幅为 11.8%、恒生指数涨幅为 13.4%、恒生科技指数涨幅为 17.9%;同期,MSCI 韩国指数涨幅为 -0.8%、韩国 KOSPI 指数涨幅为 0.6%。
不少龙头中概股也迎来春天,阿里巴巴、快手涨幅超过 50%,中芯国际、小米集团涨幅超过 40%,腾讯控股、比亚迪涨幅超过 30%。
2 月初以来,高盛、德银、小摩、瑞银、汇丰、美银、大摩等华尔街大行相续看多中国资产,上调评级或大盘目标价。
这背后,一批中国科创企业正在凭借 " 硬实力 " 打破偏见。
DeepSeek 的横空出世,打破了外资对中国科技创新的担忧。有经济学家直言:
DeepSeek 证明了中国技术处于西方技术前沿,甚至超越了西方技术。
随之而来的,是中国资产的重估。德银此前发布研报称,中国股市的估值折价即将消失,整个中国将来到 " 斯普特尼克 " 时刻。
更劲爆的是美国投资顾问公司 WisdomTree 的策略师 Jeff Weniger 认为,中国的 " 十大科技股 " ( Terrific 10 ) 能与美股 " 七巨头 " ( Magnificent 7 ) 比肩:
美股 " 七巨头 " 正在让位于中国的 " 十大科技股 "。
其中,美股 " 七巨头 " 分别是苹果、微软、Alphabet、特斯拉、Meta、英伟达和亚马逊。中国 " 十大科技股 " 分别是阿里巴巴、腾讯、美团、小米、比亚迪、京东、网易、百度、吉利和中芯国际。
这十大中国科技股推动香港恒生科技指数在此前 12 个月上涨了近 70%,而美国的纳斯达克指数仅上涨了 27%。
而且,中国不止有 " 十大科技股 "。芯片、作業系統、云计算,都有拿得出手的产品。例如,IDC 数据显示,国内 AI 伺服器市场中,国产化芯片比例持续提升,已经从 2023 年上半年的 10% 提升到 2024 上半年的 20%。
正因此,花旗称:
考虑到中国科技行业的实力、政府对该行业的支持以及低廉的估值,即便在股市大涨之后,中国股市仍显得颇具吸引力。
笔者认为,中国资产的重估才刚刚开始。
全球资本进场是有顺序的。亚洲人向来是 " 风口探测器 ",韩国人买爆科技股、中东土豪加仓之后,大概率欧洲养老金、美国对冲基金也会闻风而来,排队入场。
属于中国资产的这场盛宴,才刚刚开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