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中国老字号药企被日企2.5亿收购,仅三个月后又被国资接回,发生了什么?,欢迎阅读。
陕西紫光辰济药业有限公司(下文简称 " 辰济药业 ")结束了为时三个月的日资 " 体验卡 "。
今年 4 月,前身为 " 宝鸡制药厂 " 的辰济药业被日本津村制药集团以 2.5 亿元人民币收购,引发市场热议,然则短短三个月,平安津村有限公司退出股东行列,此次接手的,是辰济药业 " 老东家 " 山西省国资委及公司所在地宝鸡市国资委。
回到国资手中,此前出售的原因能否得到有效解决," 重注 " 中医药产业的山西国资,又能为辰济药业带来什么利好?
国资 " 出手 "
此前,《每日经济新闻》发布日企收购宝鸡中药厂的 " 算盘 " 一文来深度起底辰济药业及日本津村这两位中医药百年老字号的故事,引起读者广泛的关注与担忧。
没想到,此事转机来的这么快,辰济药业仅被日企收购三个月便由两地国资接回。
日前,辰济药业发生工商变更,日资平安津村有限公司退出该公司股东行列,变为宝鸡市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鸡投资集团)、深圳市华融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融泰),两者分别持股 34%、66%。此外,公司董事长由户田光胤变更为孟宏伟,企查查显示,变更后的辰济药业,实控人为山西省国资委。
至于日资、国企、辰济是如何协商交涉的,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确定的是,此事已然朝着市场期望的方向发展。
先来盘点一下接手辰济药业的两位国资 " 骑士 "。
大股东华融泰是老牌投资平台了,其注册资本 6.5 亿元,由辰济药业 " 老东家 " 山西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西建投)控股 46.40%,除辰济药业外,公司还投资了成都支付通、斯贝福生物并涉及矿业,穿透股权发现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山西省国资委,最终受益股份 41.76%。
" 二股东 " 宝鸡投资集团则由宝鸡市国资委直接持股 97% 以上,负责宝鸡市的资产运营和投资工作,包括国有资产运营、投融资、基础设施建设等。至 2021 年底,集团注册资本 13.38 亿元,总资产 524.26 亿元,净资产 119.05 亿元,信用评级达到 AA 级。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宝鸡投资集团相关人士也透露," 辰济药业发展的时间还是比较久远的,包括它生产的一些产品也比较有名,这类资产国资收回来也是应该的。"
山西为何频上 " 牌桌 "
本次交易中,作为 " 东道主 " 的宝鸡 . 国资收购本土唯一的中医药行业老字号企业无可厚非,但引起记者注意的点在于,为何一家宝鸡的企业,却进入到邻省的山西国资的视野?
近年来,山西国资大幅对外收购 " 扫货 " 上市公司,目前直接或间接持有华控赛格(000068)、晋控电力(000767)、长航凤凰(000520)等公司股份,而辰济药业便是在山西国资 2020 年控股港股上市公司华控康泰(01312)时与北京紫光一并收入麾下的医药企业。
同时在大笔并购过程中,山西国资与 " 清华 " 系的渊源亦逐渐加深,目前仅通过华融泰这一平台便持股华控赛格(000068)、北京清控人居环境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清控)、江西紫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一批原 " 清华 " 系公司。
据悉,华控赛格曾是清华控股旗下节能环保业务的资本运作平台,依托清华技术发力海绵城市建设、水务工程、智慧水务建设运营等领網域。
北京清控则是清华大学大土木领網域科技成果转化的产学研基地,还是清华大学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研究中心共建部門、清华大学城市更新研究中心(筹)共建部門、国家海绵城市和黑臭水体技术培训授课专家部門之一。
作为曾经的 " 老东家 ",辰济药业具备 " 清华 " 基因或许是本次山西国资一举成为实控人的考量之一,但从现实角度看,上述情况与辰济药业被卖日企之前似乎并无变化,山西国资本次 " 搭救 " 似乎还有向深一层的新意图。
近年来,山西省多地城市把健康产业作为支柱产业之一,希望将拥有中药材 1788 种的山西中医药做大做强,山西省政府对于中西药的支持、重视程度亦从《关于建设中医药强省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山西省中医药条例》等一系列出台政策中可见一斑。
据山西药监局官微,到 " 十四五 " 末,山西省将培育年销售收入超百亿元龙头企业 1 家,超十亿元 4 家,超亿元 15 家,但从山西中药产业现状来看,实现该目标仍需加快培育本土及引进外部企业。
而控股辰济药业则将山西中医药的想象空间拉大,辰济药业作为拥有多个传统药方及 " 紫光辰济丸 "" 紫光辰济散 " 等传统药物品牌的药企,或可为山西提供多种竞争力强、市场影响大、品牌价值高的主打品牌,而更进一步讲,与山西国资已渊源颇深的辰济药业,有没有被山西引进的可能性?
能否助力?
医药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和人才密集型行业。尤其是中药领網域,在上游原料、专业人才及政策支持等层面需求紧迫。
此前转让公告中也提到,由于辰济药业受到传统中药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终端市场受到因疫情复苏缓慢等不利影响,同时其地理位置非核心地区,对产品运输、人才吸纳以及市场拓展等方面均带来一定障碍。
记者的关注点在于,国资接回后,上述问题能否得到有效解决,辰济药业在宝鸡高新区科技新城启动总投资 5 亿元的紫光辰济(宝鸡)医药生产基地项目何去何从?
具体来看,今年以来,中药材涨价引发业内关注,部分药材品种价格涨幅达到 3-4 倍,对中药企业影响颇大,引起了行业的广泛关注。
7 月 8 日,中国中药协会发布《倡议书》称,坚决反对、也绝不以任何形式参与到哄抬和操纵药材价格、投机炒作等扰乱药材市场秩序的不正当乃至违法行为中。建议大中型企业尤其是品牌、优质企业应率先行动,打造中药全产业链质量管控体系,促进产销直接对接等。
辰济药业身处的宝鸡地跨秦岭山区,具备独特的气候、土壤和生态条件,相关部门早在 2018 年就出台《宝鸡市促进中医药产业发展实施意见》,提出大力发展道地中药材产业,推进柴胡、山茱萸、苍术、秦艽、太白贝母、党参等中药材种植。
因此,由宝鸡 . 国资接回,未来对辰济药业原材料 " 输入 " 上还是会有所助力。
此外,被两地国资接手后,最为直观的是,可以为辰济药业带来足够的资源和资金力量,为公司解决其面临的发展困境,同时不排除为辰济药业在中药方面构建营销渠道,提供与国内其他知名医药商业企业合作的机会。
问及此,上述相关人士则表示:" 辰济药业目前情况是咱们跟山西先签订協定把公司股权先收回来,工商变更的流程刚走完,后期运营情况暂时还没有制定具体方案。"
记者| 张文瑜 实习记者 |夏子博
编辑|贺娟娟 孙志成 易启江校对 |汤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