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爆款不爆,飞凡难飞,欢迎阅读。
手握 " 金钥匙 " 出生的飞凡汽车,在遭遇几款车型的销量打击后还没有放弃求生,目前还有两张牌有望力挽狂澜。
撰文丨 MANGO
责编丨 DAN
设计丨 PinZow
7 月新能源汽车销量一公布,又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比亚迪、埃安继续领先,小鹏靠 G6 重回万辆俱乐部,蔚来、极氪、腾势的增长势头均十分猛烈。不过车企间的差距也在逐渐拉大,哪吒跌幅明显,岚图、智己、飞凡等传统车企打造的新能源品牌依旧站在及格边缘线。
可见,虽然新能源汽车站在风口上,但不是谁都能赚得盆满钵满。比如上半年总共卖了不够一万辆的飞凡汽车,至今没有找到爆款制造机的秘诀,除了眼红没有其它出路。
爆款不爆,飞凡苦恼
今年上半年,飞凡汽车推出了全新车型飞凡 F7,该车号称在预售 24 小时内获订单 11529 辆,瞬时间塑造了爆款潜力车型的形象。
然而上市五个月以来,飞凡汽车的累计销量离万辆还有不小的差距。相关数据显示,飞凡 F7 今年 3-6 月份的销量分别为 322、1609、2562、2336 辆。考虑到 7 月份飞凡汽车的总销量只有 2060 辆,飞凡 F7 的累计销量应该在 7000 辆左右,当初要吊打蔚来 ET5 的气势全然不在了。
为什么重磅推出的飞凡 F7 没有预期中火爆?为什么比预售价降低了近 8 万元,飞凡 F7 都没有大卖?甚至选择车电分离模式购车,飞凡 F7 的入手门槛拉低至 15 万元以内,飞凡 F7 都只能在 2000 辆月销徘徊?
轱辘哥分析后认为,飞凡 F7 的定价并无太大硬伤,但飞凡汽车的品牌影响力十分微弱,几乎没有多少消费者了解这个品牌。再加上飞凡 F7 主打的 " 巴赫座舱 " 概念悬浮不接地气,各种拉踩营销惹人反感,以及消费者最看重的质量品控存疑等,都是导致销量不及预期的重要原因。
客观来说,刚上市几个月的飞凡 F7 还处在销量爬坡阶段,暂时追不上对手蔚来 ET5 也情有可原。但如果是产品品质和服务等跟不上,想要后期弯道超车着实也困难。
比飞凡 F7 更惨的是飞凡 R7
飞凡 F7 没有如期爆火,但其实哑火的不止 F7 一款车。目前飞凡汽车官网显示的在售车型仅有飞凡 R7 和飞凡 F7,飞凡 ER7 和 Marvel R 两款车型已静静下架,堪称汽车圈版 " 消失的它 "。
但存活下来的飞凡 R7 也在隐身状态。从轱辘哥了解到的信息来看,飞凡 R7 今年以来最好的销量成绩还不到 500 辆,最差的时候月销量仅有 51 辆,这妥妥地 " 豪华车 " 待遇。或许是因为市场表现太差,飞凡汽车现在公布销量数据时会选择性忽略飞凡 R7。
按说飞凡 R7 是飞凡汽车品牌独立后打造的全新旗舰车型,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也不乏看点,33 个高阶智能传感器的硬體配置在同级车型中算是 " 高配 ",为何飞凡 R7 上市后水花这么小?
事实上在今年 2 月份,为了挽救飞凡 R7 的销量,飞凡汽车宣布下调了新车价格,最高降价 2.26 万元,不过这一招明显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究其原因,飞凡 R7 的低销量与其产品定位有很大关系。
飞凡汽车从 R 品牌演变而来,但 R 品牌本身并无太大影响力。而飞凡 R7 的定价区间来到了 30 万元级别,没有品牌、技术、口碑的支撑,其中高端新能源汽车的定位很难让消费者买账。再者,前有飞凡 ER6 在成都车展遭遇车主维权,飞凡汽车已经被打上了 " 续航里程严重虚标 " 的标签,加上车机系统等频繁出现问题,飞凡汽车的品控也被消费者质疑。种种原因叠加,飞凡 R7 的销量跌到了两位数也就不足为奇。
飞凡汽车的最后一根稻草
手握 " 金钥匙 " 出生的飞凡汽车,在遭遇几款车型的销量打击后还没有放弃求生,目前还有两张牌有望力挽狂澜。
其一是飞凡汽车的电车分离购车模式意外受欢迎。由于车电分离购车模式大大降低了消费者的入手门槛,一台售价 30.25 万元的飞凡 R7,选择车电分离购车只需 20.59 万元,价格下探了 10 万元。在价格面前,消费者的选择还是很 " 诚实 " 的。
其二是飞凡汽车的换电计划正在加速,预计年底就会有 50 多座换电站落成,覆盖包括北京、成都、南京等十多座城市。有蔚来提供换电服务在前,并且证明了换电的可行性,迅速跟进的飞凡汽车也有机会抓住最后一根稻草。
坏消息是除了飞凡汽车入局换电外,广汽埃安、宁德时代等也先后加入了竞争。随着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布局换电领網域,飞凡汽车的优势将会减弱,致命一击迟早会显现。
传统车企转型电动化,本就有先天优势,强大的研发背景和充裕的资金都是很好的实力保障。可惜现实很骨感,强如上汽、东风,又或者说大众等跨国车企巨头,都没能 " 超越自己 "。如果飞凡汽车没有认清楚定位,没有抓好品控、进一步强化品牌影响力,实在难以 " 起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