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科技经验:黄仁勋、苏姿丰之后 第三位华人在AI核心圈刻下名字,欢迎阅读。
《科创板日报》2 月 21 日讯(编辑 宋子乔) 这场轰轰烈烈的 AI 造神运动中,英伟达稳步走向神坛。有意思的是,ChatGPT 问世至今,这场 AI 狂欢跨越近 15 个月,大家似乎才看清英伟达最核心的朋友是谁。
是谁呢?超微电腦(SMCI.US)。
超微电腦主攻高性能伺服器,产品包括伺服器、存储系统、网络交换器到軟體,用于网站伺服器、数据存储和 AI 训练等业务,是全球前三大伺服器大厂之一,英伟达为其主要客户。Wedbush 分析师近期发布报告表示,超微电腦的销售额大增主要依赖于大公司对英伟达 GPU 需求激增。
过去 12 个月,超微电腦股价最高飙升 980%,近 10 倍的涨幅轻松超越美股 " 七大科技股巨头 ",同期,英伟达上涨 216%,Meta 涨 169%,AMD 上涨 105%,微软涨 51%。" 最牛 AI 股 " 的名号就此打响,超微电腦创始人梁见后晋升亿万富豪,与黄仁勋、苏姿丰一道成为引领本轮 AI 热潮的三位华人。
而在 AI 浪潮掀起之初,超微电腦并不起眼。其股价在 2022 年的最低点为 34.11 美元,彼时市值仅 18.93 亿美元,即便是到 2023 年最后一个交易日,其股价跟随 AI 浪潮大涨,收盘价也不过是 284.26 美元,但今年不到两个月,其股价首次突破 1000 美元大关,创下新高后大跌超 20%,年初至今累计涨幅为 177.06%。同属于英伟达产业链、AI 纯度很高的广达也被超车。
市场认为,超微电腦今年股价狂飙,很可能和黄仁勋的布局有关。从股价走势上看,超微电腦与英伟达呈现正相关。
▌ " 扶我青云志 我还万两金 "
1993 年的美国硅谷,英伟达与超微电腦先后成立,两公司总部相距约 16 公里,仅 15 分钟车程,两个老板都出生于台湾南部,相差五岁。
与黄仁勋从小便移民美国不同,梁见后是土生土长的中国台湾人,其毕业于台北工专的电机工程科(台北科技大学的前身)。工专毕业后梁见后赴美深造,再取得德州大学阿灵顿分校电机工程硕士。
共同投身计算机加速运算,将两人的命运交织在一起。据公开报道,两家公司已合作超 20 年。
梁见后曾在一次采访中表示,"1993 年刚创业时,大家都不看好。我就是凭着一股信念,也要让美梦成真。"2007 年 3 月初超微电腦在纳斯达克上市,当时以每股 8 美元的价格出售 800 万股股票,共筹集 6400 万美元。该发行价格远低于当时股票承销商预期的 9.50 美元至 11.50 美元。
此后的路依然不好走。2018 年,尽管拿下了英特尔的大型数据中心采购订单,超微电腦却因交不出当年年报差点退市。这一年,梁见后向弟弟的妻子借了近 1300 万美元,用来偿还两笔由超微电腦担保的保证金贷款,会计员在审核过程中发现其财务报告存在 " 严重缺陷 ",这导致该公司在当年 8 月 23 日被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发函暂停股市交易,彼时超微电腦表示将启动退市程式。该消息导致其股价大跳水,触及五年来的最低点。
当年关于超微电腦即将退市的报道
期间,英伟达没有放弃与超微电腦的合作。转机出现于 2022 年底,ChatGPT 横空出世,生成式 AI 巨大的算力需求让芯片供货商英伟达成为炙手可热的 AI 牛股,英伟达也不吝展示对超微电腦的重视,多次在公开场合称赞其产品。
在出席 2023 年台北国际计算机展(Computex)时,黄仁勋替梁见后站台,两人在舞台上亲密互动,梁见后摸头确认其是否为真人,并向黄仁勋伸手要芯片……
梁见后摸头确认黄仁勋是否为真人
梁见后伸手要芯片
两人互相调侃(注:Charles 为梁见后英文名)
黄仁勋更是多次真情流露,公开感谢梁见后在英伟达创业初期的支持,表示两人交情超 15 年,早在云端运算刚发展时,就一起打造伺服器," 当时,除了梁见后之外,没有人相信加速运算。"
凭借在伺服器领網域的积累,配合与英伟达紧密的合作关系,超微电腦成为了 AI 行业里上升最快的公司。其股价从 2022 年底约 90 美元涨到最高 1077 美元,一年多时间内涨幅超 10 倍,并在 2024 年初加速上涨,截至发稿其市值 440.5 亿美元,远超一半的标普 500 成分股。
▌过半收入来自 AI 超微电腦接住了 " 泼天富贵 "
商人重利轻别离。超微电腦能长期稳居英伟达核心朋友圈,当然不仅是凭借旧交情。
更为关键的是,超微电腦定下全面转向 AI 伺服器的战略,接下了生成式 AI 带来的 " 泼天富贵 "。
在竞争激烈的伺服器市场,超微电腦很早便切入高速运算的赛道,并以 " 绿色运算 "" 模块化伺服器 " 作为其产品的竞争优势,近年来其伺服器大力向液冷路线转型,在 2023 年推出液冷伺服器,该项伺服器技术也获得英伟达的青睐。
梁见后预见,全球将有 20% 或以上的数据中心需要液冷架构有效冷却 AI 伺服器," 我认为液冷(liquid cooling)在不久后会变得更流行,主要是(客户)节省整体成本与环境意识高涨。" 据超微电腦介绍,从空调转换到液冷技术后,可将数据中心营运支出降低 40% 以上。
Rosenblatt Securities 分析师 Hans Mosesmann 在 20 日将超微电腦的目标价从 700 美元一口气上修至 1300 美元,并维持买入评级。根据 FactSet 调查,这是华尔街分析师设定的最高目标价,平均值落在 745.47 美元。
Mosesmann 看好的理由便是,超微电腦成长前景看俏的关键是采纳了液冷伺服器技术,能为高速运转的 AI 计算机降温," 液冷技术对于克服 AI 云端运算挑战非常关键,能为超大规模(hyperscale)云端服务铺路。"
目前,该公司一半以上的收入与 AI 有关。超微电腦的 2024 财年第一财季(对应自然年 2023 年 Q3)财报透露,其超过 50% 的收入来自 AI 相关的伺服器。相比而言,其 2022 年全年,仅 20% 多的收入来自 AI 相关业务。巴克莱(Barclays)指出,除了一系列初创企业和云计算供应商外,特斯拉和 Meta 也是超微电腦的客户。
梁见后去年发出员工内部信,强调 AI 伺服器订单接不完。他还指出,市场对 AI 需求强劲,公司正扩大美国、荷兰等地产能,公司在马来西亚及日本也都设有伺服器生产基地,预计年底前要把 4000 台 AI 伺服器的月产能提升 25% 至 5000 台。这意味着其伺服器年产能可达 6 万台。
该公司预估,2024 会计年度(截至 2024 年 6 月 30 日为止)的营收将自 2023 年度破纪录的 71.2 亿美元升至 100 亿 -110 亿美元,超越市场此前预估的 84.2 亿美元。
美银分析师近日称,超微电腦的潜力巨大,AI 伺服器的市场规模远大于华尔街的预期。在该分析师看来,伺服器市场在过去 17 年中的历史年增长率为 5.5%,而在未来三年中,年均复合增长率可能达到 50%。
吃下 AI 红利的同时,超微电腦不免被人诟病过于依赖 AI。韦德布什分析师马特•布赖森(Matt Bryson)就表示," 我们不确定目前有利于超微电腦的一些因素是否可持续,例如,新兴人工智能云需求急剧增长的长期性。"
当然,这也是许多受益于 AI 热潮的公司面临的问题,尤其是英伟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