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互联网经验:刚刚,智元机器人又融资了,欢迎阅读。
稚晖君又融资了。
投资界从多方获悉,智元机器人完成新一轮融资——腾讯领投,另有多家产业方及老股东跟投,包括龙旗科技、卧龙电气、华发集团、蓝驰创投等等。至此,智元机器人在两年内完成了 A 轮与 B 轮整体融资,并正在以150 亿元的估值接洽新一轮融资。
这是近年创投圈的现象级项目。公司身后站着一位 90 后——创始人曾是华为 " 天才少年 "、坐拥 270 万粉丝的 B 站 up 主稚晖君彭志辉,他的搭档是上海交大教授闫维新。
这也让人不禁想到另一位 90 后创始人——王兴兴,随着他们站上新一轮全球科技竞赛的舞台中央,具身智能正在拉开真正的时代序幕。
90 后联手大牛
" 必须再快一点 "
智元机器人,离不开背后的稚晖君和闫维新教授。
稚晖君,原名彭志辉,1993 年生于江西吉安,早年间因为父母工作调动去到广东生活。根据公开信息可以勾勒他的童年印象:从小话不多,常常以一款只有 32 兆内存的 GAMEBOY 掌机为玩伴。
2015 年,彭志辉从电子科技大学毕业,继续在本校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读研。期间,他展现出了强大的动手能力,并通过拍视频为人熟知:2017 年,他在 B 站发布了 11 段视频," 机器人 " 从那时起就在他的视频中频繁出现,包括自平衡机器人、双足机器人、打乒乓球机器人等。自此,彭志辉成为小有名气的科技圈 KOL。
2018 年从电子科技大学毕业后,彭志辉入职 OPPO 研究院 AI 实验室,担任算法工程师,在这里他工作了两年的时间。
真正让他声名大噪是在 2020 年。那时彭志辉经过前后七轮的面试,通过华为的 " 天才少年计划 " 成功入职,成为华为计算产品线昇腾部门的一名算法工程师,主要方向是 AI 边缘异构计算领網域。年薪百万,一时风头无两。
与此同时,作为知名 UP 主的稚晖君也在 B 站拥有越来越多粉丝,被称为 " 野生钢铁侠 "。他在 B 站上发布了很多自研机器人的视频,点击量都高达上百万,例如 3 个月自制最小电视、甚至用吃剩下的螃蟹壳打造了一台可无线控制、可目标追踪、可激光测距的火星车……如今,稚晖君在 B 站拥有超过 270 万粉丝。
事实上,彭志辉从小就有着一个机器人梦:" 如果程式员是数字世界的上帝的话,那亲手给机器人以身形,再用 AI 赋其灵魂,这就是真极客的浪漫啊!" 于是,在 2022 年 12 月,稚晖君在社交平台正式宣布自己离开华为,去追求自己梦想和热爱的事业—— 2023 年 2 月,智元机器人起航,彭志辉任职首席创新官及人形机器人首席技术官,负责人形机器人产品研发工作。
逐梦之路从上海起航。上海是人工智能发展高地,智元机器人选择入驻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与彭志辉一同创业的,还有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智慧康养首席科学家、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闫维新。闫维新曾回忆这场创业:" 当时我们觉得人形机器人肯定会有大发展,与志辉一拍即合,智元就这样成立了。"
在具体分工上,闫维新主要负责人形机器人的 " 身体 ",彭志辉则负责人形机器人的 " 大腦 ",任联合创始人及 CTO。在他们看来,2024 年是人形机器人的应用元年,各家都会把自己的产品进行落地尝试。
目前的智元机器人以涵盖远征、Genie 和灵犀三条主打产品线,2025 年 1 月,智元机器人的第 1000 台通用具身机器人正式量产下线,刷新行业记录。而就在这个月,智元发布了首个通用具身基座模型 " 智元启元大模型 " 及灵犀 X2,再度引发市场关注。
这是一场有关科技与速度的竞赛。
一场融资竞赛,腾讯也来了
投资界从知情投资方处获悉,这是智元机器人在两年时间里所获的第 7 次融资,目前合计完成了大 A 轮与大 B 轮。接下来,智元机器人开始以 150 亿估值继续在创投圈的新征途。
翻看背后投资方——财务股东包括高瓴创投、红杉中国、蓝驰创投、中科创星、百度风投、鼎晖投资、奇绩创坛等;产业及国资投资方则涵盖上海国有资本投资有限公司、临港集团、立景创新、临港投控集团、上汽创投、软通动力、卧龙电气、腾讯、比亚迪、北汽产投、TCL 等,阵容豪华。
过去两年,智元曾掀起了一场融资风暴。印象深刻的是在去年 3 月,智元机器人新增股东红杉中国、M31 资本、上汽创投。而在 2023 年 12 月,智元机器人完成融资,集结了蓝驰创投、中科创星、鼎晖投资、长飞基金、C 资本、高瓴创投、立景创新、三花控股集团、基石资本、临港新片区基金和银杏谷资本等。
其中,长飞基金是上市公司长飞光纤参股子公司,三花控股集团曾设立汽车零部件公司,为特斯拉的供应商,而立景创新是立讯精密的关联公司。
他们的入局有一个显而易见的逻辑,智元的机器人可以应用在工业制造领網域,而产业投资方则能够帮助降低机器人生产成本。实际上,在远征 A1 的发布会上,智元机器人团队就曾透露,远征 A1 的商业化将首先应用于工业智造领網域,他们在和汽车公司、3C 制造商接触。
国内车企也纷纷加入。比亚迪在 2023 年就已出手,智元机器人成为其在人形机器人领網域的第一笔投资;以及依托上汽集团的上汽创投也来了。车企投资智元机器人的另一个原因或许在于,通过投资来布局人形机器人及其供应链,这也是竞争对手特斯拉已经涉足的领網域。再者,拥有 " 大腦 " 的机器人会以具体任务为导向自我决策,很容易联想到自动驾驶,二者或许可以相互学习借鉴。
高瓴创投和奇绩创坛均是在智元刚刚组队时就开始支持的种子轮投资人,高瓴创投此前向投资界分享,出手智元时市场上还没有 " 具身智能 " 的概念,直至一半年后这个概念才开始火热起来。可以说,那时国内创投圈对于机器人行业,还停留在单纯地作为硬體来看的阶段。但今天,盛况惊人。
90 后集结
今年这里继续爆发
具身智能,正在缔造创投圈最火爆的一幕幕。
这里绕不过另一位 90 后创始人——宇树科技王兴兴,大学时就能独自做出双足人形机器人,同样是一名典型的理工科男生。公开信息显示,从 2016 年创办起,宇树科技至今已经完成至少 9 轮融资,投资方名单越来越长。
开年至今,王兴兴风头强劲。最新的消息是,宇树科技最新一轮融资正在进行中,估值据悉已接近 200 亿,一位宇树科技的早期投资方告诉投资界:" 真实情况与外界传言相差并不大。"
两家当下最为火爆的机器人背后——掌门人王兴兴与稚晖君都是 90 后,此外银河通用王鹤、斯坦德机器人王永锟等也都是 90 后。放眼望去,90 后新一代正在扛起具身智能竞赛大旗。
创投圈感受尤为深刻。最近,机器人融资应接不暇——据投资界不完全统计,2025 年开年至今,已有维他动力、松延动力、中科第五纪、千诀科技、阿米奥机器人、智平方、逐际动力、星海图、灵宝 CASBOT、自变量机器人、零次方机器人、VLAI 未来动力、西湖机器人等众多具身智能相关公司获得融资。
这里挤满了投资人。甚至,投资机构一天落子三家公司—— 3 月 19 日,同创伟业完成对霞智科技、数字华夏、中科第五纪三家机器人企业的战略投资。
投资人普遍认为,机器人产业已进入 "AI+ 场景 " 双爆发周期,与此同时,"具身智能项目都在抢融资視窗。"
犹记得此前,英伟达黄仁勋多次在演讲中预测:" 人工智能的下一波浪潮是具身智能。" 比黄仁勋更激进的是马斯克,他声称人形机器人普及程度将是汽车的 10 倍,曾承诺特斯拉将于 2025 年限量生产旗下人形机器人 " 擎天柱 ",预计生产超过 1000 台或数千台。
说到底,具身智能背后是一场新兴产业之争。但现实也摆在了面前——目前全球范围内,具身人形机器人都还处于研发阶段。要想让一个机器人去模仿人类进行各种动作和行为,然后进行精确的全身运动控制和泛化的 manipulation," 其实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
实现科幻电影那一幕,还有一段长长的路要走。但无论如何,新时代的车轮正滚滚向前,我们知道,它终将到来。
本文来源投资界,作者:杨继云,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2503/547445.shtml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 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微信原文评论区联系授权。违规转载必究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