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科技经验:坚持轻薄、主打年轻,OPPO揭秘新品方法论,欢迎阅读。
2025 年 2 月 20 日晚间,OPPO 方面正式发布年度旗舰折叠屏手机 Find N5。
关于这款机型的产品特征,以及它为了实现行业第一超薄设计所付出的种种 " 代价 ",我们三易生活此前已经通过相关测试,在《OPPO Find N5 首发评测:最薄大折叠的代价是什么》中为大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揭秘。
不过评测的过程毕竟是通过各种跑分,再结合使用体验进行的 " 管中窥豹 "。对于产品本身的设计理念、市场策略等具体细节,虽然我们有时也能推测到厂商不太愿意明说的情况,但总归并不一定能确保 100% 的准确。
正因如此,在产品发布之后与厂商方面进行沟通,便能显出独特的价值。因为这确实可以给我们一个更直接与厂商进行交流的机会,从而让大家更准确地窥见产品在设计等方面最真实的信息,以及未来更加长期的规划。
以轻薄作为未来产品的核心,OPPO 这次是认真的
就在 Find N5 发布之后的这次沟通中,很值得关注的一个细节,就是 OPPO 方面对于 " 轻薄 " 的不断强调。
在我们统计的相关数据中显示,在这次沟通里有超过 1/3 的问题涉及到了 " 轻薄 " 相关的话题。而 OPPO 首席产品官刘作虎更是在现场反复强调," 轻薄 " 会是 OPPO 今年的主旋律,更会是 Find N 系列未来一直的特点。
当然,OPPO 有这样做的底气。一方面,他们为此研发了行业中有史以来最薄的 3D 打印钛合金中框,做到了行业最薄的 " 大折叠 " 造型。同时 OPPO 还通过首发定制的骁龙 8 至尊版平台,避免了以往超薄型折叠屏手机性能总是 " 一发布就落后 " 的尴尬。
除此之外,OPPO 也并未规避 Find N5 为了超薄体型,而不得不缩小摄像头组件的争议。当然,有看过我们评测的朋友都知道,这款机型虽然后摄模组变薄了,但很明显确实在算法上花了更多的力气,最终效果反而是有所提升的。
事实上,OPPO Find 系列产品总监周意保就专门提到,Find N5 的研发周期比前几代产品要长了许多,这直接导致它的整个研发成本差不多达到了前几代产品的 1.5 倍。换句话说,OPPO 方面愿意花更高的代价去竖立折叠屏超薄设计的新标杆。在他们看来,这是真正能够促进大折叠为更多消费者所接纳的关键发展方向。
虽有 " 办公 " 功能,但本质上还是瞄准了年轻人
有看过 OPPO Find N5 这次发布会的朋友可能就有注意到,这款旗舰大折叠机型除了 " 薄 " 之外,发布会上还花了不小的篇幅去介绍其办公相关的功能,比如各种 AI 助手、远程控制 PC 等等。在将其与同期发布的 OPPO Watch X2 主打 " 高血压预警 " 联系起来,就很容易给人一种 OPPO 想要发力 " 高龄且多金用户 " 群体的印象。
有趣的是,OPPO 方面几乎是在这次沟通的一开始就否定了 Find 产品线的 " 爹味 "。按照刘作虎的说法,无论 Find 系列、还是整个 OPPO 品牌," 原点用户 " 始终都还是年轻人。甚至就连 Find N5 这次强调的办公属性在他看来,也是为了让一部分年轻用户可以更快更早地完成工作。
那么对于 OPPO 而言,他们要从哪几个方面去获得年轻消费者的持续喜爱呢?在此次的沟通中,OPPO 方面给出的答案有四点,分别是 " 超薄 "、" 影像 "、"(游戏)性能 ",以及最后的 " 办公 "。
不过这里也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小细节,那就是大家都知道 OPPO 可能是目前在旗舰机上对 " 直屏 " 最为热衷的品牌。但当说到 OPPO 重视直屏设计的理由时,官方给出的首要答案,却并不是大家通常认为的更耐摔、维修成本(比曲面屏)较低,或是游戏防误触,而是着重提到了直屏在外观审美上的 " 气质 "。不得不说,这可能也从侧面反映了他们目标用户群体对于智能手机的差异化需求。
尽管大家都在做 AI,但 OPPO 的方法论确实更诚实
关注 OPPO 的朋友估计也有注意到,自从前两年开始,他们就在开始给旗下机型很明显地增加 "AI" 元素。这不只是体现在机内的各种 AI 助手功能上,更在他们的产品宣发策略上格外明显。
起初大家对此可能都没太在意,但随着 OPPO 旗下机型的一次次迭代,我们逐渐意识到 OPPO 对于 AI 的理解和运用方式,似乎确实与其他家不太一样。因为当你真正用上 OPPO 如今的旗舰机时,很多时候可能反而不会意识到自己 " 正在使用 " 由 AI 驱动的功能,比如拍照之后的端侧 AI 优化、比如相册里的路人移除、比如在聊天軟體里复制了地址之后自动弹出的导航建议,比如在手机上刷到新玩意之后可以直接截屏询问 " 这是什么 "。
事实上,这些功能的背后几乎都有 AI 在起作用。但是与大多数人的一般印象不同,OPPO 并不是简单地开发了、或者集成了 " 某一个 "AI 大模型在手机里。这是因为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各个不同的模型都会有它们擅长和不擅长的部分,比如语言模型、视觉模型。而如何能够整合不同大模型的功能,在合适的时候调用最合适的模型,这才是真正考验手机厂商技术实力的部分。
因此 OPPO 选择的做法,是基于真实的用户场景,通过 " 小布超级助手 " 作为一个统一的 AI 管家,去实现在用户需要的时候," 潜移默化 " 地为其提供基于 AI 大模型的功能辅助。这些功能在表面上的体验有时候甚至不一定显得很 "AI 化 ",甚至可能不会被用户所注意到。
而在 OPPO 看来,这种 " 更诚实的 "、更高整合度的 AI 功能,才是他们在智能手机上真正想要提供的 AI 体验。而并不是像很多品牌那样,在界面上就非得要消费者意识到 " 我正在使用 AI",但最后却又未必能有一个真正令人满意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