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酷乐赛车学院 · 金卡纳篇,欢迎阅读。
酷乐赛车学院
CLAUTO RACING ACADEMY
Gymkhana/ 金卡纳
驾驶系列
正式上线
血液中流淌着汽油的我们,热爱汽车、热爱驾驶。
无论是郊游、跑山、下赛道、还是自驾旅行,车子对于我们来说,不仅仅只是代步工具,更是玩具、是伙伴、是生活方式。
大多数的时候,我们没有机会去了解自己车辆的极限、也不知道自己的驾驶水平究竟如何、更是不知道什么样的底盘设定和轮胎会更好。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出现了路上驾驶时候的意外情况,我们会不知道如何处理;如果贸然的在不了解自己的驾驶极限和车辆极限的情况下去激烈驾驶(跑山不推荐),很容易出现重大的问题,更别提赛道日大直道冲出赛道了。
普通的玩家更没有机会去参加重大的赛事,更别提经常去练车,去驾驭赛车了。
那
如何去简单的提升自己的驾驶技巧
了解车辆的极限
更好的跟自己的车子和解呢
当然是参加一些危险系数极低,但是又能有机会把车辆开到极限,锻炼自己的极限反应,却不会出问题的比赛了。
最好是参赛的成本和车辆的损耗成本都极低的。
金卡纳,你们一定听过这个词。
无论是 "Gymkhana" 还是 "Autocross" 都代表了这类比赛 ——
一种在狭小场地内驾驶汽车
绕过一系列障碍物的比赛形式
作为汽车爱好者和酷乐车友的你一定看过砖叔的 " 金卡纳漂移 " 系列小视频吧?
Ken Block 的那些极限漂移,其实也算是金纳卡 Gymkhana。
金卡纳一词也因此逐渐在车友们的讨论中多了起来。
其实 " 金卡纳 " 不仅代表了汽车漂移场地,也涵盖了汽车摩托车竞技比赛类型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场地绕桩赛或场地障碍赛。
" 金卡纳 " 赛事不仅紧张刺激、观赏性强,同时也是入门门槛较低、安全性高、互动性与乐趣及强的一种汽摩运动形式。
在国外,拥有广泛的民众基础。
同时,金卡纳的一些特性 —— " 车速接近日常行驶 "、" 躲避避障 " 等赛事特点,也十分有助于帮助驾驶者提高驾驶技能,起到增加日常行车安全性的作用。
「 CLAUTO RACING ACADEMY 酷乐赛车学院 」,依然秉承着一贯的原则 ——
做对汽车文化有益的事情
做对车友有益的事情
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创造一些有价值的、值得我们这些真正能静下心来想把车开的更好的车友去探讨分享的内容。
「 酷乐金纳卡百科 」
这一次的主笔人,是我们「 CLAUTO RACING ACADEMY 酷乐赛车学院 」的负责同事,徐赓先生。
徐赓先生,相识于北航读书的时候,碰面于北航的 FASE 车队。
目前,年轻有为的徐赓先生,不仅是一位出色的工程领網域的创业者,也是 " 贵州省汽摩自协会理事 "、" 前北航 AERO 方程式赛车队主力车手 "、"2019 年超吉联赛年度季军 " ——极度热爱驾驶的、有着丰富的理论知识和驾驶经验的 " 车手 "。
我们一起筹划并撰写了为期 7 期的 " 金卡纳 " 专题文章。
期待着各位车友能够从中获益,享受文章、享受驾驶、享受赛事,也能够更好的了解爱车、了解自己。
这里特别声明两点
1 我们不是专业的车手,也不是专业的培训机构,更不是 WRC 或者金卡纳的世界冠军,我们能力有限,抛砖引玉的做一些力所能及的 " 正确之事 ",去为了自己热爱的汽车文化尽一份力。
关于内容本身的,欢迎留言讨论,酷乐虽然能力有限,但是车友里面有很多厉害的兄弟 / 小姐姐,甚至更多牛掰的真正的车手大咖,可以在留言区讨论我们来找一些赛道比较有经验甚至是成绩很好的车手来给大家回答。
2 这个系列的内容分享,依然是出于「共享自愿」的精神,内容方面无任何商业目的性的分享,仅仅是酷乐的兴趣爱好。
也希望有更多的真正特别厉害的车友,能够一起尝试为了所有的中文圈子里的车友多传递分享一些知识和文化,尝试为了改变一下玩车的大环境做一些事情。
如果哪些「道德卫士」觉得不够好,单纯的要来刷刷存在感显得自己非常的牛掰是来炫耀吵架的,那不好意思你还是不要来闹腾了,直接互相拉个黑也是蛮好的。
懦夫才会躲在螢幕背后,以道德模范的水平自居,来通过语言的暴力去向他人发泄你对社会的不满意,去无意识的制造矛盾,去宣泄因为对自己无能而产生愤怒,去扩散垃圾情绪。
在吵架中取得胜利的人,从来都是人生最大的输家。
「 穷则独善其身,富则达济天下 」
勇敢的人只做证明题,去创造自己喜欢的世界,去做一些什么让这个世界变的更好。
我们依然是那个初心不改的先行者,虽然不可能被每个人理解,但是总会交到许多挚友,成就满满、乐在其中。
应了那句话:
「 如果每个人能理解你,那你该普通成什么样子 」
# 目录 #
(一)乐趣无穷的金卡纳与日常驾驶
" 金卡纳 " 就是障碍赛
为什么要参加金卡纳
比赛车速接近日常道路车速
了解车辆与轮胎的极限
视线决定了方向
(二)轮胎与车辆动力学
读懂轮胎
开得 " 太猛 " 会丢失抓地力
掌控车辆平衡,获得最快车速
越顺就是越快
(三)赛前准备
熟悉比赛布局往往事半功倍
走赛道
绘制赛道路书
蹲下来,看的更准确
无人机
观看其它车手的比赛
车手装备及安全装备
车辆整备
社交要素
(四)赛车线规划(基础)
参照物
靠参照物还是靠直觉
入弯点、弯心、出弯点
规划金卡纳行车线的基本原则
大同之中寻找不同:相似路段的细微差异
车手的自我修养 -3:控车精确度与一致性练习
离桩 " 很近了 " 不如 " 精确制导 "
(五)赛车线规划(进阶)
优先关注最重要的弯道
将赛道看做一个整体,做出取舍
找出 " 散落在赛场里的 " 小直道
创造有利的行车线小直道
" 偷出 " 赛段宽度
驾驶的一致性与走线
(六)控车技巧
尽快找准车辆和轮胎极限
感官输入与动作输出
温柔点," 更喜欢 "
不同的车,不同技巧
(七)享受驾控和比赛
制定比赛计划
" 背诵 " 赛道与形成肌肉记忆(起跑前的冥想)
专注于自己的表现,而非比赛结果
捕捉瞬间细节,享受比赛乐趣
享受日常驾驶,将赛道控车技巧用在路上而非速度
曾经,我们就因为热爱,酷乐推出的《Driving on the Edge》系列《极限驾驶:赛车的艺术与科学》教程,受到全球车友的好评,获得了原书作者# 迈克尔▪克鲁姆先生 #的认可,并授予了版权,并且感谢# 机械工业出版社 #前辈的厚爱,本书合作出版的纸质版,已经可以上市购买。(目前已经第三次印刷)。
《Drivingon the Edge: The Art and Science of Race》
《临界驾驶》
第一章 基础知识和重量转移
回顾 (第一节 俯仰及侧倾)
回顾 (第二节 悬挂平衡)
回顾 (第三节 控车)
第二章 传统驾驶技术
回顾 (第一节 180° 弯的传统走线)
回顾 (第二节 初次接触新赛道)
回顾 (第三节 目光所及)
第三章 走向完善
回顾 (第二节 刹车技术(一))
回顾 (第三节 刹车技术(二))
回顾 (第四节 刹车技术(三))
回顾 (第五节 刹车技术(四))
回顾 (第六节 刹车技术(五))
回顾 (第七节 刹车技术(六))
回顾 (第八节 跟趾)
回顾 (第九节 几种不同的弯道走线)
回顾 (第十节 高级弯道走线详解)
回顾 (第十一节 控制推头和甩尾)
回顾 (第十二节 低速弯、高速弯、减半径弯、增半径弯)
回顾 (第十三节 减速弯、组合弯)
回顾 (第十七节 心理及身体因素)
第四章 赛道实战
回顾 (第一节 起跑和首弯)
回顾 (第二节 超车和跟随)
回顾 (第三节 防守)
回顾 (第四节 混战和碰撞)
回顾 (第五节 紧急情况和事故)
回顾 (第六节 雨战)
回顾 (第七节 轮胎管理)
回顾 (第八节 燃油管理)
第五章 车辆设定
回顾 (第一节 与技师交流)
回顾 (第二节 初次调教之前)
回顾 (第三节 调教细节)
回顾 (第四节 调教问题及解决方法)
回顾 (第五节 调校策略)
回顾 Driver | 大 Boss 藤原文太夜访秋名山,就是为了调避震 Vol.33(第六节 避震器)
回顾 (第七节 数据分析系统)
第六章 其他知识
回顾 (第一节 前驱、四驱及极限驾驶)
回顾 (第二节 驾驶姿势及身体因素)
「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
人生短暂,爱你挚爱,奋力前行吧!
More
今日日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