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唯一营业门店货架空空,北京家乐福已名存实亡,欢迎阅读。
家乐福北京门店再现变化。
9 月 6 日,商业那点事儿走访了解到,此前已将营业时间缩短的家乐福北京双井店已暂停营业,店门前已拉起围栏。对此,北京家乐福相关负责人回应称:" 双井店是临时关闭,并非彻底闭店,门店在调整。" 但对于何时重新开业,对方表示:" 暂时没有确切时间。"
8 月初,家乐福天通苑店也曾因 " 线路维修 " 暂停营业,但截至现在,该门店也未重新再营业。
目前,北京市场唯一还在营业的仅有家乐福四元桥店。9 月 6 日下午时分,小编来到该门店看到,商品已所剩不多,多数货架都是空的,店内有零星几位顾客在 " 扫货 "。顾客钱女士表示,她的家乐福卡内还有近千元未消费,但每次来到家乐福四元桥店都无货可选。
对于四元桥店是否也会关闭,门店工作人员答复 " 暂时没接到闭店通知 "。
家乐福四元桥店现状
今年以来,关店成为家乐福的一大关键词。据苏宁易购近日披露的 2023 年上半年财报,截至 2023 年 6 月 30 日,家乐福内地自营门店数量仅为 41 家,1-6 月共关闭门店 106 家,未有新开门店。
根据媒体报道,近段时间,家乐福广州、深圳两地的所有门店也已全部关掉。
从经营现状来看,家乐福在北京的门店基本也处于名存实亡的状态,离全部关店也只有一步之遥了。
1995 年家乐福以全球零售 Top2 的地位进入中国市场。作为最早将 " 大卖场 " 概念引入中国的零售商 , 家乐福曾凭借高效的商业模式在中国市场迅速崛起。如今走到这般田地,让人不禁唏嘘。
对此之下,比家乐福晚一年进入中国的国际零售巨头沃尔玛如今却发展得风生水起。旗下的山姆会员商店甚至成为中国中产家庭的 " 粮仓 "。
根据沃尔玛最新发布的 2024 财年第二季度财报,期内,其总营收及利润均呈现增长趋势,其中,沃尔玛中国区净销售额为 41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299 亿元),同比增长 21.7%,可比销售额增长 17.2%,电商业务净销售额增长 44%,实现了净销售额和可比销售额双位数的增长。
在业绩说明会上,沃尔玛 CFO John David Rainey 提到,在山姆会员店和电商的带动下,中国的销售额增长了约 22%。山姆店和大卖场的线上和线下客流量均有所增加。
作为曾经的国际零售霸主,如今的家乐福与沃尔玛已经渐行渐远。
有声音指出,家乐福中国在被苏宁易购收购后开始走下坡路。也有声音认为,家乐福中国早已倒在了零售行业转型更新的前夜。
家乐福原本有机会自救。在电商方面,当年苏宁易购收购家乐福中国,本该是一次电商对实体的赋能。据家乐福北京公布的数据,今年 1-5 月,北京家乐福的线上订单同比增幅超 200%。同时,北京家乐福与 " 壹团好物 " 达成了战略合作,将拓展社区团购业务。但随着门店缺货、货架空置,线上业务也便失去了增长的根基。家乐福中国布局的会员店业态,也在开开停停之下,没能在市场激起更多的水花。
北京国际商贸中心研究基地首席专家赖阳表示,苏宁易购收购家乐福中国业务后,让自身也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传统实体卖场对消费者的价值越来越弱,不转变商业模式,只能不停走下坡路,接受整个行业的更新竞争与 " 代谢 "。
事实上,传统实体卖场近几年都在通过开关门店进行门店优化。例如,永辉超市在今年 4 月就关闭了 29 家门店,在此基础上进行调整或另开新店,并通过对门店的商品摆放、销售区網域、商品智能化管理等方面多措并举提升品牌自身竞争力。
即便如沃尔玛,其传统大卖场业务版图也出现收缩。据统计,2016-2022 年间,沃尔玛在中国内地市场总共关闭了 130 多家门店。
资深连锁产业专家文志宏认为,大卖场业态的衰落与电商带来的冲击有关,电商的便利性分流了人们到店购物的需求。实体零售店需要服务功能与体验感,增强商品差异性也是未来转型的方向。
在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看来,未来,实体店应该对消费品、消费行为、消费场所进行重新定义和塑造,转型为多渠道、多服务,以需求和体验为中心、技术为驱动的新型业态,破解经营困局。
- END -
文字|王维祎
编辑|孔瑶瑶
图片来源|北京商报、大众点评、沃尔玛中国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