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科学经验:印象笔记唐毅:AI如何更新你的“第二大腦”,欢迎阅读。
百模大战之后,大伙儿或许有个共识:
现在不缺大模型,缺的是怎么更好地把大模型用起来的方法。
有个现成的例子是,印象笔记一直被很多知识工作者当成自己的 " 第二大腦 " 来用,在 AIGC 时代,用户看到了它更智能的改变。
其实早在 2018 年,印象笔记就在 AIGC 的领網域里开启了自己的摸爬滚打,几年下来,积累了不少经验和思考。
在本次中国 AIGC 产业峰会上,印象笔记董事长兼 CEO 唐毅从知识管理的角度,分享了印象笔记在 AIGC 领網域,从技术到应用和产品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为了完整体现唐毅的思考,在不改变原意的基础上,量子位对演讲内容进行了编辑整理,希望能给你带来更多启发。
中国 AIGC 产业峰会是由量子位主办的行业峰会,20 位产业代表与会讨论。线下参会观众近千人,线上直播观众 300 万,获得了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与报道。
话题要点
模型算法进展缓慢,算力投入与收益不成比例;
公網域数据穷尽,合成数据使用导致模型输出效果下降;
小型化、垂直化的模型可以更高效地处理问题;
强调了 AI 交付和模型之间的中间层——复合 AI 系统的重要性;
AIGC 产品的互動不是绝对的 LUI(语言用户界面)或者 CUI(对话式用户界面);
……
以下为唐毅演讲全文:
大量使用合成数据导致模型输出效果下降
大家下午好,我是印象笔记唐毅,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用 AI 驱动的第二大腦实现增强人生》。
针对 AIGC 技术,我认为从技术到模型、算法、实践和应用的一系列垂直和落地的思考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今天我从知识管理的角度,分享一下印象笔记从技术到应用和产品的一些想法。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印象笔记,它源于硅谷的一款叫Evernote的产品。
一直以来,印象笔记的愿景就是成为知识人群的第二大腦。这使得我们的思考一直围绕着 " 知识场景 " 和 " 大腦的关键功能 "。
今天我会从 AI 驱动印象笔记系列产品,在内容理解、智慧提炼、个人知识积累和公網域知识获取等知识管理的场景中的实践经验,来做分享。
印象笔记对 AIGC 的研发和实践早在 2018 年完成国内公司独立重组时就开始了。正式独立之后,我们首先更多地用了 supervise learning 的方式来做 NLP,同时也开始启动了自己的小规模模型训练。
早在 2023 年 3 月,我们就已经开始利用自己的垂直专有模型驱动自己的 AI 产品,并将功能落地在旗下的軟體和智能硬體产品。
由于印象笔记在国内市场较早地启动了 AIGC 的全面实践,我们也积累了更多的经验和更深入的思考。
在我们看来,AIGC 的发现还处在比较早期的阶段,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也才刚刚开始,但现阶段,关于大趋势和方向性的思考更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相比算力的发展和模型规模的扩大发展,模型算法的进展却是相对缓慢的。
同时,到现在为止,算力的投入和收益是不成比例的,我相信真正对产业经济产生深远影响的技术,最终总的回报 ROI 要达到正向才可以。
另一个对于基座模型的挑战是,在基座模型训练中,或许不一定每位在座的朋友都同意。
我们看到一个现象,在模型训练中,随着公網域数据的逐渐穷尽,合成数据被大量加入使用,这也会直接导致模型输出效果下降。
有挑战也有机遇,我们看到,特定数据的优化在模型能力提升中的作用、模型的小型化趋势、小规模模型能力的持续提升在 AI 产品交付效果的提升中都起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
强调 " 复合 AI 系统 " 概念
谈到 AI 交付,印象笔记是既做工具又做模型的厂商,在垂直整合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由于我们采用印象专有大模型直接服务用户,用户可以对模型的效果和性能有着迅速和直观的感受,从而对背后的训练和调优过程给予直接有效的反馈。
而另一方面,AI 产品的交付又远远不是仅仅将模型能力简单直接地交付到用户面前。
另一个显著的趋势是,小型化、垂直化的模型可以更高效地处理问题。在行业日益追求模型效率化的过程中,数据对模型质量和交付质量的影响在提升,对算力的需求反而在下降。
基于这些趋势和我们的实践经验,我想强调 " 复合 AI 系统 " 的概念,这是在 AI 产品交付和大模型本身之间的一个非常关键的应用思考点和架构设计点。
从不同的论文中我们也可以看到相似观点——系统性思维下的模型训练、调优,以及与整个 AI 系统其它组成部分的有机组合,是现在 AIGC 应用的一个重要思考角度。
不同 AI 系统需要不同角度的思考,印象笔记关于 " 复合 AI 系统 " 的思考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我们的模型采用混合部署策略,以专有模型驱动主要用户服务和互動场景,模型本身具有路由和任务判断能力,同时也具备质量判断和云端一体的路由判断能力。
第二,我们对公網域和私網域数据的区分处理和保护管理有独特的系统和严密的规则。
第三,智能代理本身的功能是阵列式的,在关键节点分析用户的意图、做任务的拆解,最后还要系统化地接收用户反馈的过程。
模型:印象大模型是高效率、轻量化的专有模型,在知识场景中有着独特的和优异的性能表现。印象大模型端、云部署一体化,并具备一个重要的性能——能够根据意图判断和选择哪一个混合部署中的模型会有更好的处理的效果,也能判断和分析任务本身并在云或端模型中进行选择。
数据:严格区分管理公、私網域数据,确保模型训练和 AI 产品交付中的用户数据隐私保护。
Agent:在混合部署策略下,模块化的 Agent 阵列能够真正有效地判断用户意图并根据拆解的任务步骤分步执行任务。
" 复合 AI 系统 " 超越 AIGC 应用单一模型驱动的思考方式,而在此系统下设计一款成功的 AI 应用也需要考虑不同的因素,这也是印象笔记在 AI 产品的打造中比较独特的体会。
首先,我们需要非常明确地分析和判断出这款应用的准确使用场景。
同时,你的 AI 复合系统如何驱动这个产品给用户进行交付也十分关键。
对此,也有两个重要思考点。
一个是最合适的 AI 应用载体在哪——是在云端?在移动端?在某一个第三方平台?还是 GPTs 或插件?不用的载体在不同的场景和工作流中有着不同的作用。
另一个是何为最适合的互動——自然语言互動还是传统 GUI 互動?
提倡用直觉性的方式进行互動设计
我们提倡用符合用户直觉性的方式进行互動设计,使用户用到 AI 功能和 AI 产品的时候是一种最自然的选择和体验。
因此产品的互動不是绝对的 LUI 或者 CUI ——例如在纯粹 LUI 或 CUI 的互動中,它虽然更自由、更开放,但完全开放的对话視窗也会增加用户的焦虑感 ——用户会停在那里不知道该做什么。
所以产品中既应该有完全开放的互動視窗,也应该有开放互動和传统的 GUI 相辅相成的 Copilot 性质的互動设计,同时也应该有降低用户焦虑感的传统限制性菜单处理互動式设计。
因此,在一个 " 复合 AI 系统 " 下打造 AI 超级应用时,我们认为除了 AI 系统思维之外,数据、用户、场景、载体、互動等关键的要素是需要非常慎重考虑的关键点。
回到印象笔记的实践,我们通过自有模型的混合部署,比较早地进行了全面的布局和落地,推出了多种方向的功能:
内容生成与搜索、语义性搜索、大檔案理解、多檔案理解、与上万篇笔记的私人对话等等。
通过逐步实践,我们总结出了一些令我们感到兴奋的方法和获得了一些较为满意的结果。
" 印象 AI" 的推出,对新用户的增长、用户留存和商业化转化的驱动效果都非常显著。
呼应我在今天演讲开始提到的观点——作为 AI 从业者,对于核心技术、产品策略、市场投入等方面的实践的检验,最终总要能够回到对 ROI 的结果的衡量上来。
目前,印象笔记旗下全系列的軟體和智能硬體产品都已经在印象大模型的驱动下,完成了 AI 功能和产品的落地交付。
最后,我想说的是,在 AI 能力的加持下,印象笔记希望能够帮助用户智能汇聚信息、高效阅读内容并吸收知识、辅助灵感记录与创作、自动完成知识整理与提炼,让印象笔记和印象 AI 为您增强人生,成为您真正的 " 第二大腦 "。
谢谢大家!
— 完 —
点这里关注我,记得标星哦~
一键三连「分享」、「点赞」和「在看」
科技前沿进展日日相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