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五矿信托回应裁员:是“合理调整”,欢迎阅读。
作 者丨唐婧
编 辑丨周鹏峰
临近年关,有关裁员的消息总是格外牵动 " 打工人 " 的神经,转型不易的信托从业者更是如此。
近日,一则有关某央企信托大规模裁员的传言甚嚣尘上,该传言称 " 本次信托公司整体裁员比例约 50%-70%,首批裁员比例约 38%,目标在 2024 年上半年完成;剩余比例在下半年完成。裁员范围包括中后台、财富端等各线条人员 "。另有多名行业人士告诉记者,这家陷于裁员舆论风波的信托公司就是五矿信托。
对此,五矿信托方面人士向记者作出了回应。五矿信托表示,近日监测到 " 五矿信托大幅裁员 " 的相关不实言论,公司对此高度重视。此类言论不客观。作为央企背景信托公司,公司始终严格落实监管、国资委的各项要求,合规经营,合法展业,目前公司经营一切正常,各项工作平稳有序。
不过,尽管五矿信托认为大幅裁员的言论不客观,但也承认公司内部进行了人员调整。五矿信托称,为加快业务转型,同时严格落实监管部门关于信托公司异地展业部门数量限制的整改要求,对公司组织架构进行了重塑,进行了人员的合理调整及团队合并。
记者了解到,五矿信托所提及的监管整改要求系原中国银保监会于 2023 年 3 月发布的《关于规范信托公司异地部门有关事项的通知》(下称《通知》)。《通知》明确,信托公司根据业务发展需要、中长期发展规划、内部控制水平和风险管理能力等,原则上可在全国 6 个城市設定异地部门。同一城市所设异地部门在同一地址集中办公,数量不超过 5 个。此外,信托公司应在官方网站公开异地部门名称、地址等信息。
而从五矿信托官网披露的信息来看,该公司的前台业务部门并不止设在 6 个城市,而是遍及深圳、苏州、成都、杭州、天津、西安、郑州、南京、广州、南宁等 10 余个城市。
上述《通知》还要求,有关信托公司应于 2024 年底前实施完成整改工作。确有困难的,属地银保监局可根据信托公司报告情况适当延期,延长期限不超过 1 年。原中国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当时就《通知》答记者问时表示,监管发现,异地部门数量多或布局广的信托公司,风险等级往往较高。因此,我们对信托公司异地部门設定实施数量限制,引导信托业科学审慎布局异地部门,将有助于行业风险防范,促进行业改革转型发展。值得注意的是,该部门负责人还表示,就有关数量约束要求,我们将视情予以调整。
另有信托从业者告诉记者,对于同业爆出裁员风波并不意外,现在行业处于转型期,业务开展不易,在 " 底薪 + 提成 " 的考核模式之下,一些一线人员可能都不需要公司裁员就会自动离职。而在信托从业者的微信群当中,已有其他信托公司向五矿信托财富条线的工作人员抛出了 " 橄榄枝 "。
去年底,中国信托业协会发布《中国信托业社会责任报告(2022-2023)》显示,截至 2022 年末,64 家信托公司共有员工 20691 人。相较于 2021 年末的 22387 人再度下滑,继续延续上一年下滑态势。此外,根据五矿信托 2022 年年报,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公司共有在册职工 666 人,相较于 2021 年年报的 671 人减少了 5 人。
有着央企背景的五矿信托一直属于行业的第一梯队,但近年来也陷于转型的阵痛。2022 年,五矿信托实现营收 35.91 亿元,同比下滑 21.89%;实现净利润 17.76 亿元,同比下滑 24.84%。
控股股东五矿资本披露的 2023 年半年报显示,五矿信托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16.34 亿元,净利润 8.58 亿元,同比下滑 33.88%;截至 6 月末,五矿信托信托资产规模 7186.06 亿元,其中主动管理类资产规模 6880.85 亿元,规模占比 95.75%,较年初提升 1.97 个百分点。
官网信息显示,五矿信托是中国五矿旗下的专业从事信托业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中国五矿是经国务院国资委核定的以金融为主业的央企之一。五矿信托于 2010 年 10 月 8 日,经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在原庆泰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完成司法重整的基础上变更设立,注册地为青海省西宁市,运营管理总部设在北京,注册资本 130.51 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 9 月,长沙联合产权交易所披露,五矿信托 9.75% 股权交易项目已于当日在该所挂牌,挂牌价为 28.16 亿元,挂牌转让方为五矿信托第二大股东青海省国有资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而一个月之后,长沙联合产权交易所公告,受青海省国有资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来函要求,五矿信托 9.75% 股权转让项目因故中止挂牌。
目前,五矿信托第一大股东为五矿资本控股有限公司,持股比例 78.0024%;第二大股东为青海国投,持股比例 21.2037%;第三大股东为西宁城市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股比例 0.7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