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军事经验:苏联火焰喷射器为何变成了火箭筒模样?MO-25成为划时代的设计,欢迎阅读。
不知大家是否跟本人有过相同的疑问:为什么俄罗斯军队装备的 " 什米尔 " 喷火器无论是设计、外观,还是使用方法都类似火箭筒?
俄军士兵操作 " 什米尔 " 喷火器,进行实弹射击训练。
为了避免产生一些误解,国内翻译时都将它改称为 " 单兵云爆弹 "。这种现象并非孤例,俄军 TOS-1 重型喷火坦克,在我们眼里分明就是大口径火箭炮。如果要是横向对比来看,俄军乃至更早的苏军,都已经不再装备传统设计的火焰喷射器了,那么什么时候发生了这样的变化?
本文为 " 图拉州立武器博物馆 " 发布的一篇介绍文章,本人翻译并编辑给大家分享。
苏联 LPO-50 火焰喷射器还是我们熟悉的样子,它也是中国 58 式火焰喷射器的原型。
1969 年,苏联国防部向图拉仪表设计局(KBP)提出了研制新型火焰喷射器的命令,旨在取代从上世纪 50 年代之后开始装备的 LPO-50 背负式火焰喷射器。同时要求这种新型喷火器的设计要有所不同,整体性能要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MO-25" 猞猁 " 喷火器的结构示意图。
对于一家专门研制和生产轻武器和火炮的军工企业来说,这个工作既出人意料又令人欣喜。表面上看并不复杂,但实际上需要从零开始,工作量很大。于是,KBP 将研制工作委托给一个特别小组,负责人是弹药部门总工程师根纳季 · 德米特里耶维奇 · 菲利莫诺夫,主要组员为尤里 · 尼古拉耶维奇 · 基里洛夫和阿尔卡季 · 季莫费耶维奇 · 切佩列夫。
战斗状态的 MO-25" 猞猁 " 喷火器。
最大的难题就是如何确保足以致命的火焰覆盖 100 米射程以内的所有目标,经过研究之后,专家们很快得出结论:需要用炮弹将可燃混合物击中目标。他们建议将可燃混合物放入铝制薄壁弹体,然后发射出去。军方在听取了专家的建议之后表示,希望可燃混合物能够在飞行过程中燃烧,对敌方产生强烈的心理震撼。针对这一要求,图拉设计师提出了在弹体飞行过程中,燃烧部分可燃物的方案。
MO-25 喷火器采用两段式组合结构,MO-251-1 发射器(下)和 MO-252-1 弹药筒(上)。
尽管图拉设计团队详细描述了这种新型喷火器在重量、射程、精度等方面拥有的巨大优势,以及由此带来的战术优势,但苏联军事委员会对这种薄壁弹体喷火器的原理提出了质疑。据传奇设计师、KBP 负责人阿尔卡季 · 格奥尔基耶维奇 · 希普诺夫回忆,当时他们明确宣布要推出一款独特的火焰喷射器。
由于 MO-25" 猞猁 " 喷火器采用组合式设计,士兵在非射击时,可以更好地完成其他战术动作。
为了寻求支持的声音,图拉兵工厂向防化部队司令弗拉基米尔 · 卡尔波维奇 · 皮卡洛夫中将求助,这位将军在听取了相关回报之后,明确表示支持这种新型喷火器的概念。在苏军编制内,由于喷火器主要装备防化部队,因此获得这位将军的支持,基本上就可以确定可以在新型设计的基础上进行后续的研制工作。
射击时,只要将发射器和弹药筒进行结合,即可快速开火。
菲利莫诺夫领导的设计团队推出了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喷火器,发射器采用 RPG-16 反坦克火箭筒的相应机构,设计寿命为发射 100 发火箭弹。装有可燃混合物的弹药筒采用复合材料制造,发射前连接到发射器后部。扣动扳机后,火箭发动机将装有可燃混合物的弹体从发射器前端抛出,射程可达 400 米。发射后,弹体会喷出少量可燃混合物并点燃,在空中留下明显的燃烧弹道。
图拉仪表设计局(KBP)官网显示,MO-25 喷火器于 1975 年 5 月 1 日被苏军采用。
当弹体击中目标时,撞击引信会引爆弹体内的可燃混合物,4 升的可燃混合物会喷射出长 30~40 米,宽 3~4 米的区網域,从而确保摧毁目标。就毁伤效能而言,MO-25" 猞猁 " 喷火器发射的弹体威力,不亚于一枚 152mm 炮弹。
阿富汗战场的苏军小组,注意后方的 MO-25" 猞猁 " 喷火器。
MO-25" 山猫 " 喷火器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结构简单,熟练的射手可以在一分钟之内,将发射器同弹药筒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并完成发射动作。MO-25 喷火器在阿富汗的作战行动中经历了实战考验,在证明自身威力强大的同事,也暴露了许多缺点,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整体重量过大。
MO-25" 猞猁 " 喷火器发射之后,弹体在飞行过程中留下燃烧弹道。
1988 年,重量更轻、一次性使用的 " 什米尔 " 喷火器诞生,取代了 MO-25" 猞猁 "。这款新一代喷火器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技术和工艺制造,以出色的性能赢得了广泛的喜爱。中国 PF97 型 93mm 单兵云爆弹就是在 " 什米尔 " 喷火器的基础上研制的。
为了保证主号封禁期间可以接收内容,请大家同时关注以下的避难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