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军事经验:二战最糟糕的战斗机!实质是无法逃學生的人操火箭,试飞员直接落地成盒,欢迎阅读。
以下文章来源于战史堂 ,作者战史堂
从 1944 年初开始,德国空军逐渐丧失了本土制空权,盟军的 B-17 和 B-24 把德国军工业炸得千疮百孔,德国空军的拦截战进行得很艰难。
为了攻击轰炸机,德国空军航空部在 1944 年 7 月提出研制要求,需要一款廉价、易生产、易上手的截击机。
巴赫姆 - 韦克公司参与了研发,虽然这是一家提供飞机零部件的公司,但掌门人巴赫姆有个研发火箭动力截击机的想法,他们的产品就是 Ba-349 截击机。
▲ Ba-349 截击机升空拦截示意图,注意机头的火箭弹,4 枚助推器正在分离。
▲ Ba-349 截击机结构示意图,结构非常简单,保持易生产、易上手的特点。
Ba-349 采用一台赫尔穆特 · 沃尔特研发的 HWK 109-509 液体火箭发动机,跟 Me-163 是同款,但单台推力还不够,巴赫姆又在机身尾部装了 4 个 " 斯密丁 " 固体燃料助推器,在起飞阶段使用。
Ba-349 的作战思路很简单,飞机先在自动驾驶仪的控制下垂直爬升,10 秒后将到 1200 米的高度,速度达到 880km/h,此时助推器自动分离。
50 秒后,Ba-349 到达拦截高度,自动控制仪断开,飞行员接管后逐渐改平,接近轰炸机后发射机头的 24 枚火箭弹。
80 秒后燃料耗尽,飞机进入俯冲状态,接着前后机身分离,飞行员弹射逃學生,机身后部用降落伞回收,机身前半部遗弃。
▲ Ba-349 攻击示意图,但图中貌似是神风特攻,而不是后来使用火箭弹攻击。
▲实际上在完成攻击后,机身分为两段,后端回收,飞行员弹射逃學生。
当然设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无人试飞时 Ba-349 总是发生偏航或者爆炸问题,大大小小的毛病一直没有断过,直到 1945 年 2 月 25 号才首次成功。
无人测试没问题了,接下来该进行有人测试了,但是原定的试飞员在一次跳伞中受伤,不适合执行这项任务了,此时一个名叫洛萨 · 西伯的飞行员站了出来。
洛萨 · 西伯出生于 1922 年,是一名敢于冒险的飞行员。他在 1943 年由于在工作期间喝酒,严重违反纪律被一撸到底。
为了官复原职,西伯开始执行各种危险的任务,他曾经在 1944 年驾驶 Ar-232 运输机深入苏军后方,营救了 23 名 KG 200 联队的军官。
行动期间遭到苏军猛烈的炮火打击,但西伯设法升空,并一路低飞返航,这次行动让他获得了一级铁十字勋章,但军衔仍然没有提升。在试飞 Ba-349 之前,他得到承诺,如果成功就升他为中尉。
▲飞行员洛萨 · 西伯志愿试飞 Ba-349,他有可能是为了获得中尉军衔。
抵达瓦尔德赛的测试点后,西伯在 1945 年 2 月 25 号观看了一次 M22 号机的无人试飞,假人被顺利弹射出舱,只是机身里还残存了燃料,坠地发生了爆炸。
有人试飞被定为 3 月 1 号,驾驶 M23 号机。该机跟 M22 号机相比做了些改变,取消了机身后部的降落伞,代之以一个减速伞。
飞行员先启动减速伞,降低速度后再弹射逃學生,机身后部遗弃不要了,此外飞机升降舵增加了 20% 的面积。
1945 年 2 月 28 号晚上,西伯跟战友们共进了晚餐,然后写下了遗书,他本人对此很有信心:" 在这场战争中,我更愿意去冒险,我坚信会一定会成功。"
▲地勤大爷正在给 M23 号机加注燃料,为试飞做最后的准备。
3 月 1 号早上雾气弥漫,快到中午才逐渐放晴,但是云层仍然很低,西伯在一边的空地上听巴赫姆等人做最后的指示。
Ba-349 项目负责人威利 · 费德勒后来回忆道:" 在西伯登机之前,我对他说,如果飞机升空后向后仰,可进行半滚转修正姿态,转为大角度爬升。"
上午 11 点,西伯爬上发射架,在 3 名地勤大爷的帮助下进入了 M23 号机的座舱里。他仰卧在座位上,扣上了降落伞和安全带,戴上了氧气面罩,舱盖随后关闭。
所有人员撤离到安全位置,HWK 109-509 火箭发动机开始启动,转速升至 9000 转 / 分,燃烧室里发生着剧烈反应,涡轮转速提高到了 16000 转 / 分。
4 枚助推器启动, M23 号机笼罩在一团烟雾中,然后离开了发射架,开始垂直上升。所有人的心都提着到了嗓子眼。
▲发射之前,西伯正在与巴赫姆交谈试飞要点(画面右侧)。
▲西伯在地勤大爷的帮助下进入 Ba-349 的座舱里。
M23 号机爬升到大约 100 米时,开始向后仰,与垂直方向的夹角达 30 度,费德勒担心的那种情况出现了。
飞机还在爬升,大约 10 秒后,高度达到了 700 米。此时助推器分离,但有目击者看到貌似成功分离了 3 个。
起飞 12 秒后,座舱盖从飞机上脱落。有人看到 M23 号机做了一个半滚转,修正了姿态,机头朝上继续爬升。
起飞 30 秒后,飞机消失在了 1500 米高的云层中,在消失前的最后一刻,它的发动机仍在工作。
发射 53 秒后,M23 号机再次冲出云层出现在大家面前,但它的机头朝下,正在尾旋下坠,两秒后坠毁在努斯普林根一户农民的田地里。
地面上所有参试人员都希望西伯已经在坠地前跳伞逃學生,一个小时后,他们赶到了坠机地点。
地面被撞出一个 4 米多的大坑,附近都是被火烧过的痕迹,残骸摔得遍地都是,在其中人们发现了西伯的残肢,Ba-349 唯一一次载人试飞以失败告终。
▲西伯驾驶 Ba-349 截击机升空的瞬间,踏上了一条冒险之旅。
事故原因一直困扰着参试人员,据事后推测,飞机起飞后不久出现后仰,可能是起飞时西伯的手放在操纵杆上,由于过载太大误拉动杆导致。
关于有一个助推器可能未分离的问题,后来人们在坠机现场发现了那个没有分离的助推器,它极有可能让飞行姿态进一步恶化。
接着是座舱盖脱落问题,这有可能是没有锁紧导致的,也有可能是西伯试图逃學生。但无论是什么情况,在座舱盖飞出去的一刹那,西伯直接暴露在了冷冽的气流中。
此时西伯还没有失去意识,仍然做了一个半滚转修正姿态,但可能是掉落的座舱盖击中了机身后部,或者因为别的原因,飞机失去控制,继续滚转到后仰状态。
由于发动机仍在工作,飞机做了一个筋斗,然后俯冲直下,进入尾旋状态,此时已经无力回天了。
▲ Ba-349 攻击 B-17 绘画,实际上即使试飞成功,这款飞机的实用性还要打一个大问号。
在 Ba-349 有人试飞失败后,工程师规定爬升阶段必须完全由自动系统控制。事实上这早就可以做到,西门子开发的陀螺仪系统已经可以可靠地运行。
尽管还有别的试飞员志愿参加试验,但后来只进行了一些无人测试。战争最后一个月,德国资源匮乏,已经不能正常试验了,其余的 Ba-349 纷纷停飞。
到战争结束,仅有 36 架 Ba-349 完工,其中 18 架用于无人试飞,一架在滑翔试验中坠毁,一架西伯试飞时坠毁,还有 6 架被盟军俘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