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娱乐经验:伊能静,在给全互联网当妈,欢迎阅读。
有关伊能静的话题真的常写常新,最近她成了很多人的 " 互联网妈妈 "。
这个 " 互联网妈妈 " 并非贬义,不是说她妈味足,而是——她的教育观满足了很多人对妈妈的想象。
此前,由于儿子哈利在社交媒体上晒穿女装的照片,常被质疑 " 是不是父母离婚导致的孩子心理有问题 "。尽管伊能静反复回应过 " 尊重孩子的自由 ",但基本没人听,觉得她就是嘴硬。
而就在前两天,伊能静的儿子哈利参加了一个街头采访,扭转了这一印象。
视频里的哈利,介绍自己穿搭心得,并回应了自己穿女装的争议:
" 我是男生,我平时都是穿男装的。"
" 其实穿男装还是女装,完全取决于当天心情,只要是美的衣服我都想穿。衣服(不分性别),都是一样的。"
他甚至还从历史学的角度阐述了自己的态度,我觉得这些话还挺值得我们去学习:
" 十几世纪的法国,如拿破仑和路易十六时期,他们都戴假发穿高跟鞋。那个时候男生这样是帅的。为什么到了现在不一样了?"
" 很重要的事情,是要知道,哪些东西是先天的(比如男性直觉或者女性直觉),哪些是后天的。我们现在活在当下,可能很多事情感受不到,但如果你看到历史,看到潮流的演变,才会发现这些我们所立的规则,以及社会赐予我们的这些潜规则,是多么的荒唐。"
" 为什么有些东西要赐予某种性别,或者赐予某种文化?当然你不能穿(偷)别人文化的东西,不能去文化挪用。"
不到一分钟的访谈,既回应了自己的争议,还从历史、社会、潮流、审美等各方面输出了自己的想法和态度,还表达了妈妈非常理解自己,甚至给自己拍女装照片等等。
他不但有独特的个性和想法,也有充满逻辑性的表达,甚至语气中也没有自负艺术的高傲和盛气凌人,反而言之有物,很有说服力。
很多人说,这种见识和思想深度,一看就是 " 被教育的很好的小孩 "。
这当然跟他本人的成长环境有关系。
生在美国,长在台湾,读的是最好的私立学校,后来去了纽约大学读导演系(李安也曾是这个学院的学生),并提前一年完成学业。父母又都是鼎鼎大名的文艺青年,一个玩摇滚乐,一个拍侯孝贤,生下来的孩子能平庸到哪去?至少艺术表现力上不会多差。
但更珍贵的却是他对母亲的态度。
伊能静决定跟秦昊结婚前,曾问过哈利的意见:" 如果你不想我结婚,我就不结婚了。" 哈利不但同意了,还去参加他们的婚礼,并当着所有宾客的面表白母亲:" 你是那么的爱我,为什么你会觉得我不希望你幸福呢?"
虽然父母离婚了,各自有了新的家庭,他也依然阳光,秦昊的妈妈就曾说,哈利 " 特别健康,一点阴影都没有 "。他跟秦昊和伊能静的女儿米粒关系也很好,兄妹俩从小一起长大。伊能静参加浪姐的时候,她跟秦昊都在内地,也是哈利在台湾照顾妹妹。后来,哈利要去留学,妹妹也会因为舍不得而大哭。
很多人形容他们家是「现实版家有儿女」,重组家庭却关系融洽。
但这背后,一定也离不开伊能静超前的教育观。
说实话,我曾经不太喜欢伊能静,觉得她在外表达的情感总是太过,鸡汤味太浓,像极了古早的知音文学。
但却不得不佩服她,这个人还真是做一行成一行。无论是当歌手、做演员、写书、做直播,还是选男友、做妻子、当儿媳妇 … 感觉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她都能开个课。
尤其是她的教育观,太值得让所有中国父母听一听了。
她会在所有人质疑自己儿子的时候,坚定地公开维护儿子:" 性别是流动的,也是中性的,我非常尊重他。" 并认为,这种两面性会让他的人生更丰富。
哈利女装争议最大的那段时间,伊能静每次出现都要回应这件事。以至于哈利曾小心翼翼地问伊能静:" 你会不会受伤?会不会影响到你的工作?我要不要关掉我的社交账号?"
对此,伊能静的态度是:" 你不需要承担来自父母职业上带给你的任何东西。大不了我就不做这个行业了,不重要,没有什么比你更重要。"
我当时听到这句话真的还挺震撼的。在我的印象中,父母就算不是 " 规矩 " 和 " 舆论 " 的加害者,也很难完全放任小孩去 " 任性 "。明明是自己抵抗不住世俗压力和外界眼光,却将压力都强加给小孩," 别人知道了笑话 " 这种话,相信大家都没少听。
但伊能静却说,没有什么比小孩更重要。这种话会给小孩多大的勇气?
她强壮到可以抵挡所有的恶意,从而给哈利所有的自由,让他可以做自己。
我们这代人,差不多是跟父母理念最割裂的一代。
他们信奉的执念,我们往往不理解;我们一些很正常的想法,他们却觉得大逆不道,两代人常常处在一个很难沟通的地带。父母或许没恶意,但却很少把孩子当成一个完整的、有独立人格的人看待。因此,对我们来说,爱不稀罕,稀罕的是 " 尊重 " 二字。
伊能静是 68 年的,跟很多人的妈妈差不多年纪,但她对哈利的支持和尊重却超过同年龄的很多妈妈。
在我们的父母骂我们 " 叛逆 "" 不孝 ",经常以爱之名行捆绑之实的时候,伊能静的出现,描绘了一个理想中的 " 妈妈 " 的样子。
很多父母喜欢在外抬高别人家小孩,贬低自家小孩,并把其认为是 " 谦虚 "" 客气 ",却从不反思,这种行为是不是会打击孩子的自尊心。
相反,伊能静对哈利充满信任,她会在哈利毕业的时候骄傲的宣称:" 他依然是那個,非常清楚自己在做什麼的孩子 ";也会在外对孩子不吝赞美:" 他的每个面,我都是深爱的,他在我这里会得到全然的支持。"
前段时间,伊能静发过一篇长文,名字叫 " 儿子唤醒了我的青春期 "。
她说自己 " 喜欢儿子的穿搭、喜欢他的审美、喜欢他的笑容和眼睛,我甚至连他用的洗发水都喜欢。这种爱慕的欣赏,并不只是因为他是我的孩子,即使我不认识他,我还是会觉得,啊!这孩子真好看。"
甚至评价哈利 " 他的温柔比好多情感回避型的男人好太多了 "。
这种坚定甚至肉麻的表白,是我们东亚小孩几乎不可能父母口中听到的话。很少有父母,会如此赞美你的审美、肯定你的人格,甚至可以脱离父母的视角,把你当成一个独立的人去欣赏。
所以,当我们听到世界上真有父母这么对小孩说话的时候,才会如此触动。
或许有人会说,这是因为伊能静有资本,可以让自己的儿子 " 任性 "。但这种资本,其实是伊能静用整个前半生的自我救赎换来的。
这也是最让我觉得感动的一点——伊能静几乎是把自己小时候没得到的尊重和爱全给了儿子。
这对一个原生家庭千疮百孔的人来说,并不容易。
大家都知道,小时候的伊能静吃过很多苦。
她是家里第七个女儿。在她出生那年,父亲因母亲生不出儿子,而抛妻弃女出走。母亲却将这种不幸怪罪到伊能静身上:" 如果没有你,妈妈可能会好过一点。" 这句话几乎成为她前半生的梦魇。
她的童年是怎么过的呢:一开始,母亲抚养不了太多孩子,把她寄养在养父母家。养父母看顾不来,便把她用锁链锁住,伊能静就这么熬了两年。两年后,伊能静被大姐接走,姐夫却是个有暴力倾向的人,整天对她拳打脚踢。后来,母亲改嫁日本,她又随着母亲远渡重洋、投靠继父,在异国他乡,日子自然也不会太好过;为了脱离家庭,她 17 岁回台湾出道,却要替父还债,还要养活全家,还没成年就背负上了巨大的压力。
受原生家庭的影响,年轻时候的伊能静自卑又拧巴。
正是这个时候,她认识了庾澄庆。庾澄庆家世好,样貌好,但却为人老派,不爱在公众场合秀恩爱,这一切都让伊能静没有安全感。
伊能静曾经出过一本《生死遗言》的书,这里面描写了她和庾澄庆相处的点点滴滴,几乎字字泣血。比如,她不懂为什么庾澄庆每晚 12 点要回家:" 我无法相信他说的明天还会来看我 "。她知道庾澄庆爱她,但她太缺乏安全感了,庾澄庆给的远远不够:" 你只是爱我,却不理会我灵魂的出口。" 那时候的伊能静,几乎用病态的方式试探别人是否爱她。
很多年后,伊能静已经进入了第二段婚姻,在提起和庾澄庆的故事时,她坦言,那段感情自己本应该很有安全感的,可自己那时候没有足够的智慧。众人皆知的「牵手门」事件,不过是她为了离婚,故意制造的导火索。
极度的安全感缺失,不只是导致她离婚的主要原因,也是她重塑人生的巨大课题。
她几乎没有从原生家庭中获得过任何正向肯定和偏爱,反而从小被母亲嫁接的罪恶感压的喘不过气,认为自己是不是根本不值得被爱?直到离婚后,她跑去接受心理咨询,心理医生才告诉她:" 这不是你的错。"
原生家庭像个泥沼,很多人拼命想爬出来,却被一双无形的手拉回去,泥足深陷,挣扎一生,变成自己曾经最讨厌的父母的样子。
但也有人,逃了出来。她没有变成那个讨厌的妈妈。她知道婚姻和爱情救不了自己,所以选择离婚去找寻自己。她也明白了亲密关系不是索取,而是给予全部的支持,再适时的放手。
之前,因为哈利的穿衣服争议,曾有过这种评论:" 说再多有什么用,不就是管不了你儿子吗?"
有没有一种可能,伊能静清楚知道自己 " 管不了 ",所以她从来就 " 不想管 " 呢。
她曾经在小作文中写:" 性别于我、服装的代表于我,都比不上深刻的灵魂有意义。我内心多叛逆啊!这一点离经叛道,对看过世界的我来说真的啥都不是。"
她不觉得穿女装有什么问题,那不过是一个人自由探索的过程。
在她看来,成为一个特立独行的人,正是一个人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意义。
事实上,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管得了另一个独立的人。
伊能静不想让儿子重复自己的悲剧。她很清楚,孩子是一颗拼命成长的种子,可以自己滋养自己。做父母的,只能给予无限的爱和支持。
毕竟,让爱的人知道他是谁,比世界知道他是谁,重要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