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教育经验:资治通鉴:项羽为什么会败?个人英雄主义的历史教训!,欢迎阅读。
项羽,能力很强,武力值很高,曾经独霸天下,风光无限。
但是,为什么对上刘邦之后,就越打越虚弱,事业越做越萎缩,最后,丢掉了天下呢?
项羽的败亡,对我们来说,又有什么启示呢?
我们看看史学家是怎么评价项羽的。
这段比较经典,先上原文:
太史公曰:羽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悟而不自责,乃引 " 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 岂不谬哉!
司马迁说项羽:
起事于田野民间,三年之后,他就率领五国诸侯消灭了秦国。
不仅如此,项羽还分封天下土地,分封王侯,他的地位虽然不能始终如一,但是也是近古以来不曾有过的辉煌成就。
可以说,像他拥有这样权势的人,却是前无古人的。
之后,项羽因为怀念楚国故土,所以放弃关中的兴盛之地,又把义帝放逐到郴县,之后又杀害义帝自立,还埋怨各个诸侯背叛他。
而他的所作所为,本就不是忠信的行为,却要求别人忠信,这就难以说得通了。
他的所作所为失去了民心,别人又怎么可能不背叛他呢?
他自我夸耀战功,倚仗个人的小聪明,而不效法古人。单纯地认为,靠武力征伐就能够取得称霸天下的功业。
但是,仅仅五年过去了,项羽就失去了天下。亡国不说,自己也死在了东城。
而他临死,还不自我检讨,还埋怨老天,是天要亡我,并不是我不会作战。这难道不是大错特错吗?简直荒谬之极。
除了司马迁,还有杨雄,也对项羽有一段论述。
先上《资治通鉴》原文:
扬子法言:或问:" 楚败垓下,方死,曰『天也!』谅乎?"
曰:" 汉屈群策,群策屈群力;楚憞群策而自屈其力。屈人者克,自屈者负;天曷故焉!"
杨雄的《法言》中,
问道:
楚王项羽兵败垓下,临死的时候说道,是上天亡我。可以相信这种说法吗?
回答:
汉王能够采纳群臣的计谋,群臣的计谋能够发挥发挥众人的力量。
而楚王项羽憎恶采用众人的计谋,只愿意发挥个人的作用。
善于利用众人智谋和力量的人,就能取得胜利;只凭借一己的智谋和力量的人,就必定会失败。
这跟上天又有什么关系呢?
这就是司马迁、杨雄对项羽的失败所做的论断。
项羽为什么败?
不管你能力强还是能力弱,不管你是公司大领导,还是普通员工,一定要想一想这个问题。
从司马迁和杨雄对项羽的评价来说,项羽之所以败,有一个核心的观点是:过度相信自我的力量和智谋。
过度相信自己,忽视了他人的作用,最终失道寡助。
好好的一个事业,越做越差,越做越萎缩。
最后把整个天下都给丢了。
那么,项羽之败,又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启发呢?
项羽是一个名存千古的悲剧英雄。
当然了,项羽将失败归咎于天的说法,这完全是错误的。
司马迁和杨雄对他的批评,非常有道理。
项羽到最后,都没有想明白自己为什么败,他还是对刘邦不服气,只是认为自己败给了老天,其实这是完全错误的。
我觉得,项羽的悲剧,更像是个人英雄主义的历史教训。你觉得是这样吗?
这是专栏第 4 节,观看更多专栏的内容,欢迎订阅我的专栏,为你解读《资治通鉴》中的领导智慧和成事之道。
专栏全部内容订阅,点击下方小程式即可↓↓↓
煮酒论英雄,读史通谋略。
关注我,每天为你分享读史感悟。
作者介绍
李子霄,自媒体专栏作家,畅销书作者。
著有畅销书《门道:读一页就有用的资治通鉴》。
长期解读《资治通鉴》,深耕职场管理领網域 17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