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娱乐经验:谍战剧被拍出花,活该它火,欢迎阅读。
莫言《檀香刑》里有句话我印象特深。" 他在刑部当差的四十年里,砍下的人头比高密县一年出产的西瓜还多 "。简单的意象比喻,给予人的震撼却比海还深。
刚上线的电视剧《哈尔滨一九四四》中,台词里有句类似的文学性表达,同样让我眼前一亮。
" 刑讯室不应该是太平间,应该是特务科的产房,整天抬尸体有什么用 "。
话里透出的冷血,彻骨地寒。在他们心中,人命早已如草芥。轻飘的言语背后,葬了不知多少枯骨。
看了一眼导演栏,张黎。果然啊,还得是他,质感是真不一样。
《哈尔滨一九四四》那精妙的结构催生的代入感,精彩的情节带来的快感,以及精致的人物塑造给予观众的真实感,从节奏、故事到人物,追剧体验就两字,舒坦。再来两字,带感。
先聊结构怎么个精妙法。
秦昊在剧中一人分饰两角,宋卓武、宋卓文双胞胎兄弟俩。
哥哥卓武当年救过一对姐弟,似乎还与其中的姐姐感情上有些许暧昧。八年后,姐姐成了伪满政府统治下哈尔滨的特务科科长,即杨幂扮演的关雪。
关键点来了。
当年是哥哥卓武救的关雪,但如今关雪碰上的却是弟弟卓文。卓文身为我党地下工作者,正愁没机会接近关雪,于是便顺水推舟,假装成哥哥,以救命恩人的身份来到了关雪身边。
只这一个设定,便让故事充满了无限可能。
关雪与卓武曾经若有似无的情愫是迷,卓文与关雪未来的情感走向不可捉摸。
消失的卓武如果突然出现,卓文该如何处之?兄弟俩如何处理目前复杂的情况?又是否会为对方牺牲?还是携手笑到最后?
真正的救命恩人是卓武,相处并试探更久的假救命恩人是卓文,知道真相后的关雪又会怎样?
······
这其中,有着太多可操控的地方供导演发挥,就像是后厨摆了一大桌品质极佳的原材料,掌勺之人,还恰好是个顶级大厨。
张黎老道,他把故事拍得竟让人产生了颇为强烈的代入感。
卓文假借哥哥之名接近关雪,根本不清楚自己哪一步会出差池,他的每句话、每个表情、每个动作都是在试探。
他与关雪关系逐渐熟络的变化,也是观众了解关雪这个人物的全过程。
导演的高明之处在于,没有给观众开天眼。
卓文看到的关雪是什么样,观众看到的就是什么样。他每一次化险为夷,观众也都跟着捏一把汗。
所以某种意义上,每一位观众,都是一个 " 卓文 "。
代入感有了。作为谍战剧该有的追剧快感当然也少不了。
本剧的快感源于三方面。势均力敌的博弈拉扯,有惊无险的情绪起伏,以及玩灯下黑的心惊肉跳。
《哈尔滨一九四四》里的反派拥有着绝不亚于男主角的能力,很多时候卓文完全是靠着 " 内鬼 " 的 " 作弊 " 身份,才得以逃出生天。
寻找叛徒,哪怕卓文灵机一动换了路标,潘胡二位也能前后脚赶到。追捕 " 罗宾汉 " 时,关雪和潘越更是凭着对钟表时间的细心察觉,一度将卓文置于险地 ······
反派的智力值设定越高,卓文自是更危险,但与此同时,观众的快感自然也会更强。
每一次博弈之后的转危为安,也都牵动着观众的情绪。
卓文用钢笔解决了日本巡警救下女孩,原本已经逃过一劫,谁能想到蒋奇明扮演的田小江竟是个二五仔,举报卓文的笔尖是杀了人之后新换的。
卓文看着气急慌乱,观众也以为他即将暴露。
直至后手露出,以闪回的形式让观众明白,原来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
卓文看出来田小江不是善茬,于是故意卖了个破绽引他上钩,踢他出局。他早先就和组织考虑到了这一点,提前做好了假账本,将笔尖更换的时间改到命案发生之前。
此前卓文待在特务科还只是凭借关雪的关系,难免遭人怀疑,如今借田小江之手将自己摘得干净,在特务科的脚跟更稳。
换句话说,卓文的伪装不仅骗过了对手,连观众也被蒙在鼓里。
如此设计,只会让观众的追剧体验更佳。不禁感慨," 虚惊一场 " 果真才是世间最美好的词语。
不过这心刚缓下来不久,卓文多次的灯下黑行为,又几度让人将心提到嗓子眼。
比如关雪洗个头的功夫,他敢当着面复制关雪办公室的钥匙。
又比如抓捕我党人员的间隙,卓文跑到特务科的办公室,在敌人大本营打电话传递消息。
还有更疯狂的,在关雪旁边偷摸用小镜子折射阳光,影响特务科的狙击手 ······
虽然他的种种行为都看起来像是在刀尖上跳舞,但细究之下就会发现,他的每个操作其实都相当普通。
普通到一点不像是谍战剧男主角的作风,而更像是生活中的你我他才会想出来、干出来的事。
这种生活感与真实感,便是《哈尔滨一九四四》的又一值得称赞的地方:对人物的精致塑造。
这里的 " 精致 ",不是说编剧挖空了心思,将角色刻画得多么复杂,多么有深度,而更多是指创作者的用心。
拿剧中戏份并不多的石大夫举例。
石大夫被组织安排在特务科,以注射假死针的方式,救下了我党的情报人员老段。
救下老段后,他的身份也随之暴露,在逃脱之前,他还需要去老段的住处取回情报。
这一趟,凶多吉少。石大夫自己也清楚,这是一条向死之路。
在人生的最后时刻,导演没有选择让石大夫念口号、唱赞歌,打造出一个闪耀到观众都睁不开眼的人物。
一句 " 我老婆过两天就要生了 ",让原本即将 " 神化 " 的石大夫,从神坛上走了下来,站到了群众里。
仅是十个字,石大夫这个角色,就好像突然被赋予了,女娲造人时吹的那口 " 灵气 "。整个人都活了起来。
他不再是一个工具人角色,或者冷冰冰的勋章式英雄,而成了一个站在观众面前,活生生的、血肉丰满的、平凡却又伟大的无产阶级战士。
戏份不多的石大夫,尚且塑造得如此让人动容,就更别提几位主角了。
我个人认为,相比卓文卓武兄弟,关雪一角的看点会更甚。
不同于那些大谈恋爱的虚假 " 大女主 " 作品,《哈尔滨一九四四》中的关雪首先是个利己主义者,其次才是个女人。
宋大哥的确是她的救命恩人,从她的表现来看,似乎确实对宋大哥情有独钟。
但是这丝毫不妨碍,她会让手下对其搜身,会攒饭局试探,会看着他被胡彬教训,会对他笔尖一事严查到底 ······
退一万步讲,纵使关雪真的对她以为的宋大哥有点感情,观众也会相信,这绝不是一个恋爱腦的主。
那么她所追求的是什么?从另外两场戏中,我试着找寻方向。
一次是在饭桌上她批评弟弟," 大清也好,民国也好,只是更新换代很正常 "。
另一次则是在无人处与卓文对峙,她试着教会卓文," 你要是自己不想死,就该让别人死 "。
答案呼之欲出。
关雪是个没有信仰的人,她唯一信的只有自己。
她所效忠的不是伪满政府,而只是这个政府所赋予她手上的权力。
这是一个为野心而活的人,一个纯粹的个人主义者。
结合时代背景,不难发现,那个年月会催生出关雪这样的人,简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八年前关雪和卓武一样,过着逃亡的苦日子。我们可以大胆猜猜她经历了什么,才从一个难民走到特务科长的位置。所以这样的人生过往,让关雪变成今天这个样子,不意外。
这也侧面反映了编剧在塑造关雪这一人物时所费的功夫。她不是被凭空捏出来的,而是有理有据的真实塑造。
对观众而言,更值得探究的是,曾经和关雪站在同一起点的宋家兄弟,为什么和她走向了截然相反的人生道路。
我想这便是《哈尔滨一九四四》真正想要传递出来的信念,也是它作为一部影视剧,所担起的社会责任。
透过一个故事,两三人物,将观众带回那个战火纷飞的岁月,跟随人物的视角,感受何谓理想,何谓风骨,何谓信仰。
捎带着,观众也明白了,何谓好的作品。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