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中国制造降维打击?这巨头放弃激光雷达 大疆华为异军突起!,欢迎阅读。
记得三年前,博世就已经研发出了可以车规级激光雷达。作为全球第一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巨头,博世当时对进军自动驾驶领網域可谓信心十足,并且声称将自动驾驶系统的采购价格降低到 200 美元左右。
然而,3 年之后的 2023 年 9 月 4 日就有外媒报道称,博世已经秘密退出了激光雷达传感器的研发,并且这一报道已经得到了博世发言人的证实。博世发言人称:" 考虑到技术的复杂性和上市时间,博世不久前就决定不再在激光雷达传感器的硬體开发上投入更多资源。"
众所周知,激光雷达在智能驾驶中具有重要作用,它可以与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等其他传感器技术相配合,共同为自动驾驶系统提供可靠的数据来源。事实上尽管博世已经放弃研发激光雷达,但它仍然认为激光雷达技术对于 L3 级别自动驾驶非常重要。
那么,博世作为全球知名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和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公司,它为什么要放弃研发激光雷达这样的自动驾驶核心感知部件呢?
从技术层面来看,激光雷达是一项复杂的技术,需要大量的研发投入。然而,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业界对激光雷达的性能和可靠性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这进一步增加了研发的难度和风险。
从市场层面来看,激光雷达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包括国外的 Velodyne、Waymo,国内的华为、大疆、禾赛等科技公司都在积极投入资源研发激光雷达。
相比起产业链庞大的博世,这些企业在激光雷达的研发上更加专注,技术规格更加先进,产品价格也更加低廉。
价格方面,大疆在 2020 年推出的车规级激光雷达价格只需要 1000 美元,而华为则计划将旗下等效 96 线激光雷达价格下降到 200 美元,未来目标更是将价格下探到 100 美元。博世也只能是自愧不如。
此外,激光雷达虽然是高阶自动驾驶技术的核心感知部件,但激光雷达也只是自动驾驶系统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想要达到高阶自动驾驶除了激光雷达,还需要摄像头、超声波雷达、毫米波雷达等多种传感器技术的融合和协作。
值得一提的是,博世在放弃研发激光雷达之后并没有想过放弃自研自动驾驶技术,而是转向其它自动驾驶感知硬體,并且保留有关激光雷达的专业知识储备,以便根据需要将采购的激光雷达集成到自动驾驶功能当中。
事实上博世放弃自研激光雷达早有征兆,因为它在前几年就已经入股了中国的激光雷达企业——禾赛科技,并且以 7.65% 的股份成为了它的主要股东之一。如果要对外采购激光雷达,禾赛科技的产品将会成为博世的首选。
尽管如此,就博世涉足激光雷达领網域本身而言,它从 3 年前在激光雷达领網域的壮志踌躇,到如今的黯然退场,象征着这个有着 137 年历史的汽车零部件领網域顶级巨头在智能化时代的一次大败退。
在教授看来,博世在激光雷达领網域的败退,甚至可以看作是传统汽车技术供应商在走上智能汽车时代下坡路的缩影。是的,博世确实在激光雷达领網域败退了,但败退的传统汽车技术供应商并不只有博世一家。
有着车规级激光雷达鼻祖之称的德国 Ibeo 成立于 1998 年,这家公司成立以来就旨在将激光雷达技术应用在汽车上,而全球首款 L3 级别自动驾驶量产车奥迪 A8 搭载的正是由 Ibeo 公司提供的 SCALA 激光雷达。
2016 年,德国汽车零部件巨头采埃孚看中了 Ibeo 的车规级激光雷达和环境感知算法,收购了其 40% 的股份,成为了 Ibeo 的最大股东。可惜好景不长,Ibeo 最终在 2022 年正式宣告破产,采埃孚的激光雷达之路也戛然而止。
值得一提的是,智能驾驶只是智能汽车的一部分,而激光雷达也只是自动驾驶系统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果说现阶段的智能驾驶主要是在汽车上增加零部件,是在为汽车做加法,那么电动化的到来就相当于给汽车做减法。
新能源汽车将大幅减少简化车体结构,减少传统汽车零部件的使用量,而这才是当下传统汽车技术供应商所面临的最大危机。
其中,新能源汽车首先简化的就是传统燃油车当中的变速箱,因此留给采埃孚、爱信以及格特拉克这类传统变速箱企业转型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相比起显得有些垂垂老矣的传统汽车技术供应商,华为、大疆、宁德时代等在智能化、电动化时代快速崛起的中国新兴汽车技术供应商大有一股取而代之的架势。
教授认为,在这场轰轰烈烈的智能化、电动化变革当中,如果传统汽车技术供应商再不积极完成大象转身般的智能化、电动化转型,那么它们都有可能面临在下坡路上走到底的危机,直至无路可走。
事实上在汽车领網域跟不上智能化、电动化时代脚步的远远不只是偏向上游的汽车技术供应商,目前在这两个方面落后的传统车企也有不少。至于有哪些传统车企落后嘛,教授就不在这里一一点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