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科技经验:“打车代叫,全国都5折?”警惕!律师提醒:这样“薅羊毛”或涉嫌诈骗,欢迎阅读。
据首都网警,近期,有网民反映在某网络交易平台上搜索 " 滴滴代打 " 时,出现大量低价打车的链接。卖家宣称可 "5 折用车 "" 优惠叫车 ",乘客只需提供起点位置和终点位置的截图,卖家便能帮用户叫车,完成订单后乘客把半价的车费发给卖家,这单交易就算完成了。
据滴滴出行介绍,所谓的 " 卖家 " 通过虚拟手机号或盗号等方式获取网约车平台账号,再以 " 代叫车 " 的方式使用上述非法获取的账号进行叫车。乘客下车后,如果该账号設定了免密支付,被盗号用户的钱会直接被划走;如果没有設定免密支付,平台将会先行为司机垫付车费。
法律专家认为," 卖家 " 的上述行为已涉嫌违法。而对于那些想要通过此类方法 " 薅羊毛 " 的乘客而言,如果明知盗号者的非法行为,依然通过盗号者打车,甚至多次使用的,也可能涉嫌诈骗罪。同时,专家提醒,乘客将地址、电话号码等信息发送给代叫,无形中暴露了大量个人信息,也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人身、财产安全问题。
长江日报曾披露一起 " 代叫车 " 诈骗案:雷某用买来的账号帮人叫车,骗取乘客的叫车费后拒不付款给网约车平台。雷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四个月,并处罚金一万元。2020 年 7 月,雷某先后购买了陈某、程某非法获取的他人的手机号码及验证码约 5000 条,并利用获取的手机号码和验证码在高德导航注册账号。
" 我利用这些高德账号在二手平台发布代叫打车服务,以 3 到 5 折的折扣价吸引网友。代叫车后,我也不付款。之后我就再换一个账号给别人叫车。"雷某交代,客户通过闲鱼等二手交易平台将出行需求发给他,他按照网约车预估价的 30% 至 50% 提前收取客户的打车费,再使用违规注册的账号冒充乘客在某网约车平台约车,并将预约车辆的司机信息和车牌号发送给客户。在客户完成用车后,他并没有向网约车平台支付费用。
承办检察官介绍,这种代叫车服务实际上是用虚拟账号逃车费,钱进了代叫车者的口袋。这些被恶意注册了账号的手机号,将会导致不能再注册打车账号,而且还要支付上一笔欠费的车费。
据《中国消费者》,南京的小艾 10 月下旬有一天突然收到一条滴滴出行的短信,告知她有车费还未支付。小艾有些纳闷儿,自己已经好几年没用过 " 滴滴 " 打车了,这未支付车费是怎么回事呢?
" 一开始我还以为是诈骗短信,结果点开 App 一看,真的有两笔订单,费用分别为 158.4 元和 257.52 元,而且时间居然是 2022 年 8 月 31 日的。"小艾发现两单间隔时间很短,甚至订单地点都不是其所在的南京。
随后她翻看了信息记录,发现去年 8 月 31 日的确收到过一个乘客到达信息," 我当时还以为是别人填错了手机号把信息发我这了,就没在意。"
小艾赶紧联系滴滴出行客服询问,客服回复说发生这种情况估计是被盗号了,产生的这两笔异常订单应该涉及 " 代叫黑产 "。" 费用最后是滴滴出行官方处理掉了,客服还是很负责的。" 小艾表示自己比较幸运的是当初没有开通免密支付,所以费用当时没有被扣掉,否则后续处理起来应该会比较麻烦。
滴滴出行官方表示,尽管 " 滴滴 " 早在 2015 年就成立了 " 打击黑产专项小组 ",投入大量资源和使用创新性技术手段严厉打击违规行为,还联合警方持续溯源打击 " 黑产 ",但 " 代叫黑产 " 屡禁不绝。
法官提醒,个人信息关乎我们自身利益,请不要在公开平台随意发布个人信息或提供给他人使用,不要随意点击和下载来历不明的网址链接、二维码、免费 wifi 热点等。在使用免密支付功能时,应同时启动手机锁屏密码和支付应用的二次验证功能,以增强安全保护。建议您通过官方渠道获取商家优惠。" 薅羊毛 " 时要擦亮双眼,对于来历不明、流程复杂的优惠方式要慎重选择。
编辑|王月龙 杜恒峰
校对 |汤亚文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自首都网警、长江日报、中国消费者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