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社会经验:“二次放号”存隐忧,如何减少注销手机号的风险?,欢迎阅读。
" 用户注销手机号等于出卖自己。当手机号不用了,去营业厅注销,过一阵运营商会重新将手机号投入市场销售。下一个用你手机号的人,可以用手机验证码登录你的支付宝、微信等各类軟體,后果不堪设想。"
安徽一位民警日前在社交账号发布的这则科普视频火了。他所谈的场景是 " 二次放号 ",是指老用户停用或弃用手机号后,号码由运营商收回,空置一段时间再次投放市场供新用户选择。这种循环使用码号资源是国际通行做法。但其引起的网络热议,也让人们开始担忧这背后个人信息泄露和财产安全的风险。
4 月 7 日,三大运营商客服均告诉记者,一般在用户主动销号时,工作人员都会主动提示先解绑相关应用,然后再去办理注销。
但是市面上仍然多次爆出相关信息泄露事件。多位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的法律专家和分析师表示,可以让 " 二次号码 " 等待更长时间再流入市场,运营商也可以考虑对 " 二次号码 " 采取如在重新分配前进行更严格验证程式等措施,第三方互联网平台或应用则应该加强账号安全措施等。
现状" 二次放号 ":行业正常操作但存隐忧
针对网络热议的 " 二次放号 ",三大运营商客服均告诉记者,手机号码经过冷却之后要二次投放市场,这是国家相关部门的规定,号码资源需要循环使用。
" 手机号码二次销售是国际惯例,因为号码资源有限,所有运营商基本都这么做。" 市场研究机构 Omdia 首席分析师杨光对记者说。
三大运营商客服向记者表示,手机号在销户后有 90 天冷冻期,在 90 天冷冻期间内,运营商会采取措施剥离该号码与之相关的业务,例如套餐、积分等。90 天冷冻期后号码会再次进入号码库用于后续市场投放。但第三方平台信息无法清除。
消费者去营业厅办理新手机号,有多大概率会购买到曾被使用过的老号码?中国移动客服告诉记者,如果想要全新号码,需要在营业厅选择新号码段,比如像 17 或者 19 开头的号码段,而如果是一些老号段,比如 18 或者 13 开头,就有可能是二次使用的。"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喜好自主选用全新号码或者老号段。价格上没有区别。"
" 二次放号 " 是行业正常操作,但其中存在的个人信息泄露风险却令人们担忧。此前已经爆出多起 App ( 应用程式 ) 被注销过的手机号新主人登录的案例。北京的金女士手机短信每月都会收到一个公积金缴存和余额信息,但是这信息并非她自己的,而是她当前手机号上一个用户的。" 已经连续收到 2 年多了。" 虽然这些短信没有透露更多个人信息,但她感觉仍然是挺敏感的内容。
对此,三大运营商客服均表示,一般在用户主动销号时,工作人员都会主动提示,如果绑定银行、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軟體,建议先解绑,然后再去办理注销。
4 月 7 日,记者就未解绑银行预留手机号是否存在风险咨询了中国农业银行支行和中国银行支行,上述两家支行工作人员表示,即使能够获得手机验证码,使用手机银行 App、支付宝、微信支付还需要支付密码,还得跟账户实名信息做匹配," 风险应该较小,免密支付可能会有影响 "。
针对银行在预留手机号未更改前向原手机号发送提示账户余额等短信是否可能存在信息泄露风险,中国农业银行支行工作人员表示,这类短信只提供银行卡尾号,对方无法从短信知晓完整银行卡号。
但上述两位工作人员也表示,不能完全保证不存在风险。她们建议手机号、身份证等重要信息一旦发生变更,应前往银行更新信息,以免影响账户使用或留下风险隐患。
提醒运营商:需要用户注销号码前主动解绑
据新华社 2022 年 7 月 21 日报道,工信部开发了 " 一证通查 2.0" 服务,用户凭借手机号码和身份证号码后六位,便可查询本人名下手机号码关联的互联网账号数量。该查询目前支持腾讯、阿里巴巴、百度、快手、抖音等企业的 16 个互联网账号查询,可以通过 " 工信微报 "" 工信部反诈专班 "" 中国信通院 " 微信公众号、运营商 App、支付宝小程式等多种途径进行查询。
中国移动客服还表示,后续中国移动将在工信部的指导下继续扩大二次号码解绑服务覆盖的应用范围,同时,也将进一步加强客户营业厅销号前的解绑提醒。中国联通也表示,未来希望有更多互联网企业加入到信息共享通道服务机制中。
不过上述服务只能帮助用户查询已经绑定的 App,并不能使用户销号时自动解除相关平台账号的绑定。
中国移动客服解释称,运营商只能注销自己内部的业务,但没办法跨平台注销其他公司的业务。" 我们只能覆盖移动范围之内的。能操作解绑的只有应用提供方和用户。" 中国联通客服也表示,他们没有权限去干涉第三方平台的账号绑定。也没有渠道去取消机主在第三方注册的信息。
" 第三方涉及的面比较广。" 中国电信客服对新京报记者表示。针对可能存在的手机号关联第三方账号争议,上述客服表示,如果用户反馈了相应情况,中国电信会协助用户进行账号申诉,提供销号时间节点证明。
注销号码还存在另一种风险情况。现实中,有些用户在不想使用某个号码之后,就在某个时间点直接弃用了,还有的用户是欠费之后弃用。
上述中国移动客服表示,用户的手机卡如果欠费停机时间超过一定时间,会自动销号。这种情况没法提示,用户也就接收不到解绑账号提醒。" 号码已经欠费停机,我们是打不过去电话的。"
" 欠费销户的情况没有办法提示,跟主动销户相比风险会大一些,可能需要用户自行承担,中国电信能做的提醒都会发短信告知。" 中国电信客服说道。
" 也请广大用户在注销号码前主动解绑、更换各类应用关联的手机号码,尤其是社交、金融等应用,以免影响个人使用与信息、资产安全。" 中国移动客服说。
观点专家:注销后个人信息的处理也需要关注
如何更好应对注销手机号可能导致的信息泄露风险?
" 网络平台运营者在服务过程中,除手机号外,还应该配套其他身份信息,如身份证、人脸识别等,尤其在涉及财产、重大人身权利的网络服务方面。"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建议。他认为,手机号码相对身份证来说还不太稳定,人口流动、网络服务选择等都可能造成手机号变更。
他同时认为,为解决注销问题从而扩大平台获取用户个人信息的范围,个人信息泄露风险也会相应提高。" 较简单的解决思路是尽量减少手机号码认证,身份证认证效果可能更好些。"
朱巍表示,注销后个人信息的处理也需要关注,注销后的信息处理责任、标准、程式、监管都应该有明确、统一的规则。" 法律规定必须销毁、脱敏,到底做没做老百姓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