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蔚来第三季度营收与毛利回暖,但降本增效依然是主旋律,欢迎阅读。
尽管蔚来讲了多年的高端电动故事,但其如今已经不是造车新势力一哥了,为了使销量与盈利早日上岸,近期蔚来也是在积极求变,先是裁员,然后换电业务引入了长安、吉利两个合作伙伴,最近更是拿下了造车资质,还把江淮的工厂买下来了,做好了持久战的准备。同时,营收表现不错的第三季度财报也是给了蔚来足够的信心。
12 月 5 日,蔚来汽车发布 2023 年第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2023 年第三季度,蔚来汽车销售额为人民币 174.089 亿元,同比增长 45.9%、环比增长 142.3%;收入总额为人民币 190.666 亿元,同比增长 46.6%、环比增长 117.4%;毛利为人民币 15.233 亿元,同比下降 12.2%、环比增长 1650.9%。
虽然营收表现不错,但依然没有摆脱亏损。其三季度净亏损为人民币 45.567 亿元,同比增长增长 10.8%,环比下降 24.8%。截至 2023 年 9 月 30 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制现金、短期投资及长期定期存款为人民币 452 亿元。
在财报电话会上,蔚来汽车 CEO 李斌判断,未来两年将是汽车行业变革期竞争最激烈的阶段。他说," 我们梳理和调整了公司的关键目标、优先事项和行动计划,专注于高效执行和体系能力提升,来确保关键技术持续投入、销售能力足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自己造车成本降 10%
财务数据回暖和蔚来第三季度交付量提升有关。蔚来第三季度交付量 55432 辆,环比增长 135.7%,同比增长 75.4%,实现季度交付量新高。自 6 月中旬开始,蔚来通过剥离换电等权益的方式,将全系产品价格下调 3 万元。价格调整后,蔚来月销量快速攀升,7 月交付量首次突破 2 万辆。
随着交付量的提升,蔚来整车毛利率亦出现环比反弹。第三季度蔚来整车毛利率 11%,环比增加 4.8 个百分点,但同比下跌 5.4 个百分点。
汽车业务收入 174 亿,单价与市场预期持平,但单车成本的节省导致卖车业务的毛利率略高于市场预期。
而除了汽车销售收入,解除了卖车和卖服务的捆绑式销售之后,换电服务所在的其他收入本季度 16.6 亿,基本与市场预期的 16.9 亿持平,对应存量车的单车收入基本稳定在 4500 元。
蔚来首席财务官奉炜表示,整车毛利率的提升得益于平均售价的提高、整车成本的持续降低和规模效应。
最让蔚来开心的是拥有了造车资质与独立工厂,也为之后蔚来降本提供了支持。
李斌在第三季度财报电话会上表示," 如果蔚来的汽车全部由自己生产,成本将下降 10%。并且蔚来汽车将对三年不盈利、或对毛利提升没贡献的项目进行调整,比如电池自制。"
业内人士表示,在当前国内的新造车企业头部车企中,小鹏、理想、零跑、哪吒等陆续通过收购等方式获得了独立的生产资质,蔚来则一直与江淮合作。而此番通过资产收购,蔚来获得了独立造车能力,将来有望提升制造和品质的水平,也有望降低成本。
此前的内部减员已经验证了蔚来降本增效的决心,为了增效,蔚来也是加大了渠道方面的投入。目前,蔚来正在调整终端策略,加大销售网络以及增加销售人员数量。
李斌表示,目前蔚来共有销售顾问 5700 人左右,其中超过 3000 人刚入职没多久。他们需要至少一个半月的培训,日后这些销售人员的成长也会给蔚来销量提升带来很多可能性。
换电业务盈利指日可待
近两周来,蔚来接连和长安、吉利在换电领網域达成合作。随着 " 朋友圈 " 的扩张,蔚来换电的业务规模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并降低运营成本。但上述合作在短期内难以对蔚来财务数据产生直接影响,根据此前披露的信息,长安和蔚来首款共用电池包的换电车型将在 2025 年推出。
同时李斌也对换电业务与外部车企合作的具体内容作出了解读:长安和吉利与蔚来共享的换电站不是现有的换电网络,蔚来正在单独建设共享换电站,这个共享换电站会采用新的电池包,这一电池包的标准将开放给长安和吉利,以适配相应的车型。蔚来目前还在与其他整车厂进行商谈合作事项。
售价在 30 万元以下的蔚来汽车旗下阿尔卑斯品牌也将使用这一共享换电站,同时,这一换电站同样对蔚来品牌车主开放,但蔚来车主仍拥有自己独有的换电站。在销售渠道方面,第二品牌将与 NIO 品牌分开,门店不共享,但部分服务网络会共用。
并且在换电站的运作方式上,蔚来已经开始纳入轻资产模式。李斌表示,目前也在尝试对外开展合作,例如合作伙伴建设换电站、持有换电站,进入到蔚来的网络里,交由蔚来运营,已经有几十个换电站采用了这样的合作方式,将来这个模式也会成为可持续的经营模式。简而言之就是怎么省钱怎么来。
受居住条件限制,很多人无法安装充电桩,在这一情况下,换电将具有很大优势。李斌也是非常看好换电业务的盈利能力,其表示相信换电业务长期来看是一个可持续、且颇具盈利能力的业务。此外,目前充电桩业务基本已经实现盈亏平衡,也有投资者对 NIO Power(蔚来能源体系)独立融资感兴趣,也有一些初步接触,未来不排除 NIO Power 独立融资。
目前 " 蔚小理 " 已经全部公布了第三季度业绩表现,其中理想自去年第四季度首次实现盈利以来,已经连续四个季度实现盈利,今年第三季度收入总额 346.8 亿元,净利润为 28.1 亿元;小鹏汽车第三季度收入总额为 85.3 亿元,净亏损达到 38.9 亿元,同比增加 63.6%。显然要想与理想平起平坐,蔚来和小鹏显然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作为新造车企业,长期主义和降本增效仍然是一个需要不断调整和平衡的问题。所以蔚来此次财报电话会也是选择认清现实,不再 " 画大饼 "。在业务方面停止了盲目扩张,而是聚焦于有盈利能力和独立融资能力的换电业务,以及关乎销量的销售能力。相信未来随着造车成本的下降,换电业务朋友圈越来越壮大,再加上阿尔卑斯品牌车型的推出,蔚来的盈利能力也会逐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