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靠“天价猴”做起的生意:益诺思年收入8亿,半数来自实验用猴,欢迎阅读。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蓝鲸财经记者 李明昊
9 月 13 日,上交所官网公告显示,上海益诺思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科创板首发申请获上市委会议通过。
益诺思是一家以提供生物医药非临床研究服务为主的综合研发服务 ( CRO ) 企业。公司本次计划募集资金 16.02 亿元,募集资金将投资于益诺思总部及创新转化中心项目、高品质非临床创新药物综合评价平台扩建项目、补充流动资金等。
招股书显示,国药集团直接持有益诺思 5.89% 股份,同时国药集团通过其下属全资子公司医工总院和国药投资间接持有 37.51% 股份,合计持有公司 43.4% 的股份,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业绩背后的隐忧
2020 年至 2022 年,得益于 CRO 市场的快速发展以及服务能力的不断提升,益诺思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的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了 60.80% 和 78.76%。
招股书显示,2020 年至 2022 年,益诺思的营业收入分别为 3.338 亿元、5.818 亿元和 8.631 亿元,净利润分别为 4237.20 万元、8452.01 万元和 1.18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4237.20 万元、8672.74 万元和 1.35 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益诺思获得的政府补助金额较大,主要为长期、持续承担国家及地方科研课题项目而获得的补助资金。2020 年至 2022 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金额分别为 1887.86 万元、4305.41 万元和 3909.13 万元,占当期利润总额的比例分别为 37.39%、45.79% 和 27.57%。
益诺思表示,如果公司未来不能获得政府补助或者获得的政府补助显著降低,将对公司当期经营业绩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虽然益诺思的业绩表现体现了一定的增长性,但无论是营收规模还是市场份额,与同行业龙头相比仍差距较大。
目前,我国 CRO 企业较多,市场化程度较高,除药明康德、康龙化成、泰格医药等少数行业龙头企业外,其他多数 CRO 公司的规模和市场占有率相对较小。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市场规模数据折算,益诺思整体业务 2021 年在中国 CRO 市场占有率仅为 0.90%。
益诺思的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自于非临床 CRO,其中,安全性评价在总营业收入中占比极重,2020 年至 2022 年,分别占总营业收入的 83.70%、83.98% 和 82.39%。较为单一的业务对比于药明康德等 CXO 一体化企业来说,在竞争力上也体现了一定的缺失。
益诺思资产负债率高企也不可忽视。2020 年至 2022 年,益诺思资产负债率(母公司)分别为 61.44%、52.02% 和 35.99%,资产负债率(合并)分别为 68.62%、58.15% 和 44.94%。虽然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但是对比同行业上市公司 28.15%、29.00%、31.68% 的平均值仍然高出不少。
营收增长靠猴子
益诺思营收稳步增长的最重要一个原因就是来自于实验用的猴子。
实验用猴是益诺思主要的原材料,报告期内涉及使用实验用猴的业务产生的收入分别为 1.17 亿万元、2.6 亿元和 4.14 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35.12%、44.77% 和 48.00%。
近年来,新药研发节奏加快及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因素影响加大了国内外对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的使用。同时,实验用猴的繁育周期较长,短期内难以显著增加供给量,叠加种猴和实验用猴进口受阻等多方原因的限制,呈现需求旺盛导致供应紧张的局面。实验用猴的供需不平衡也导致其采购价格不断上涨。
实验猴是益诺思非临床安全性评价业务的核心参与者,也是益诺思的主要成本,2020 年至 2022 年实验猴的采购成本分别为 0.65 亿元、1.83 亿元和 1.89 亿元,占总成本的比例分别为 22.97%、36.09% 和 25.93%。
2020 年、2021 年及 2022 年,公司实验用猴的采购单价分别为 2.73 万元 / 只、5.53 万元 / 只及 10.78 万元 / 只。实验用猴的价格上涨带来生产成本的提高,进而推动项目报价的增长。订单价格的上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安全性评价业务收入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2022 年,益诺思向金港生物、华珍养殖采购实验猴的金额分别为 0.12 亿元、1.05 亿元。同年 12 月,益诺思的实验猴供应商金港生物和华珍养殖入股了益诺思,二者均以 32.14 元 / 股的价格获得 0.88%、2.94% 的股份。
关于实验用猴的价格也成了本次上市委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益诺思被要求结合 2021 年、2022 年向华珍合伙和海南新正源采购实验用猴的数量、单价,以及同期实验用猴公开招标价格情况,说明公司向其他利益相关方采购价格的公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