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电影经验:陈思诚和王宝强,早有预兆,欢迎阅读。
国产票房又热闹起来了。
前有陈思诚监制的《消失的她》拿下 30 亿票房,后有王宝强自编自导的《八角笼中》广受好评。
当年《士兵突击》演员中差别最大的两个人,17 年后却最先站在同一赛道,令不少观众津津乐道。
有网友形容两人的作品,一个是深谙商业规则和观众市场的精明,一个人是平平无奇故事里炙热的真心;
不但像极了两人的性格,也仿佛是《士兵突击》中角色的现实延伸。
王宝强发文谈与陈思诚的缘分
很多人不知道,《士兵突击》筹拍之时,最想演许三多的其实是陈思诚。
而对于成才这个角色,陈思诚是很厌恶的。
在他看来,此人圆滑世故,又精于算计,和老实憨厚的许三多相比,更像是一个 " 反派 "。
某次聚餐时,他给导演康洪雷递烟,商量能否改演许三多,结果遭到了果断的拒绝:
" 你看今天这个饭局如果许三多在,那么他应该是这里面最不受待见的那个人,但你却是最受欢迎的那个。"
《士兵突击》中精于世故的成才
陈思诚的确如导演所见,演活了成才,但谁也没料到,他本人也几乎活成了成才。
陈思诚自小在干部家庭出生,优越的家庭条件和艺术天赋,让他在学生时代就已崭露头角,成为校园的文艺骨干。
彼时,港台娱乐发达,小虎队、四大天王风靡校园,启发了不少孩子的 " 明星梦 "。
陈思诚也不例外,曾一度唱着郭富城的歌,留着同款发型,被戏称 " 小郭富城 "。
后来,他被沈阳电视台《学生时代》栏目发掘,做起了小主持人,也在学校和周边地区小有名气。
高二时,陈思诚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考取了上海谢晋恒通明星学校,毕业后又顺利考上了上海戏剧学院。
因艺术天赋和优渥家境而来的顺风顺水,几乎是陈思诚前半生的第一关键词。
年轻时的陈思诚
他酷爱金庸的小说,尤其喜欢潇洒豪迈的令狐冲。" 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皇图霸业谈笑中,不胜人生一场醉。"
但这份不羁,也让他年少轻狂付出了代价。
因一次冲动打架,他被上戏开除。两年后再考北京电影学院,也因这段 " 黑历史 " 惨遭淘汰。
此时的陈思诚,第一次有了梦想破碎的崩溃感。
" 失去人生中最想做的一件事儿,可能比失去亲人、失去爱人更难过。" 多年后的一次采访,他这样说。
几经求人情,才换来恩师王丽娜的一句 " 浪子回头金不换 ",从此没日没夜拼命练习,再次以专业第一的身份考入了中央戏剧学院。
两次专业第一,时至今日看来也是十分傲人的成绩,只是这背后也免不了世俗人情的帮助,彼时尚未进入社会的陈思诚,已然有了如今精明商人的雏形。
出道后的陈思诚,接连担纲主演,从高分剧《民工》小有名气后,又接连凭借《士兵突击》、《我的团长我的团》火遍大江南北。
图源:《民工》
但陈思诚并不满足于演员的位置,他常常在拍戏时因不理解、不支持导演要求,而倍感苦恼。
于是他试图转向自由度更高、掌控力更强的导演岗位。
2012 年,其自导自演的电视剧《北京爱情故事》,在圈内各位好友的帮助下大获成功,两年后的情人节,又趁热打铁推出了同名电影。
陈思诚与《北京爱情故事》主创合影
就在外界即将为他打上 " 爱情片导演 " 的烙印时,他却另辟蹊径,将目光瞄向了国产电影的小众题材——悬疑推理。
将喜剧和推理,这两个看似毫不相干的元素巧妙结合,于 2015 年推出了悬疑喜剧片《唐人街探案》,拉开了 " 唐探宇宙 " 的序幕,系列第三部总票房突破 50 亿。
图源:《唐人街探案》
而由他担任制片人的《误杀 2》,以及时下《消失的她》,屡屡制造爆款,甚至有人称:" 国产悬疑天花板,还得看陈思诚。"
从演员转型导演再到制片人,从荧屏转向大银幕,从爱情题材转换到悬疑推理,陈思诚的转型之路,可谓 " 山路十八弯 "。
单看票房市场反馈,成绩的确很难否认。
从玩 IP,到电影的商业化噱头,再到探讨社会议题,陈思诚未必是所有人都认可的好导演,但绝对称得上聪明的商人,清楚地知道观众最想看什么。
一如《士兵突击》中,成才为了走得更远,成为 " 钢七连 " 第一个跳槽的兵,在来到 " 班长的坟墓,后进兵天堂 " 的红三连五班后,依旧做出了一番醒目的成绩。
图源:《士兵突击》
但与此同时,成才身上的圆滑世故、精明功利,也让不少观众感到不适,成为了剧中最褒贬不一的人物。
现实中,陈思诚的成功也始终与各种争议随形。
当年《北京爱情故事》上映后,编剧李亚玲就和陈思诚因版权一事闹得沸沸扬扬,直到两年后才宣告结束,法院最终判决陈思诚支付拖欠的稿酬及利息,并给予道歉。
图源 @李亚玲
而多年来,也常有消息传出,曾经的好哥们儿李晨、张译,也因这部戏的角色人设、剧本创作等方面,与陈思诚产生了不小的分歧,以至于心生嫌隙,久未联系。
风评如此,偏偏陈思诚也不是一个低调谦逊的公众人物,他常常在公开场合 " 自夸 " 性地谈论自身和作品,更是引发诸多观众的不满。
图源:《娱乐星天地》
面对种种争议,陈思诚的回应也显得有几分耐人寻味:"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图源:《舍得智慧人物》
剧中," 十块钱的烟给连长,五块的给班长,一块给战友 " 的成才精明世故,自己的利益永远最大。
现实里,陈思诚成为华语影坛首位票房破 100 亿的导演,为演艺圈留下多部出色的商业作品,却也常因算计和利用的传闻引发争议。
多年之后再看陈思诚这一路,竟像极了他自己口中那个厌恶的 " 成才 "。
《士兵突击》编剧兰晓龙曾说:
" 成才的处事方式,注定了他不是一个很好的合作者。成才到不了他最想到达的地方,但许三多可以。"
这个《士兵突击》里的灵魂人物,是当初最难找演员的角色,开机前半个月人选都未确定。
尽管前来试戏的演员很多,但都不是导演康洪雷心中最合适的人选。
一筹莫展之际,创作方突然想到了《天下无贼》中的傻根,无论是外貌、性格还是气质,都与许三多很接近。
图源:《天下无贼》
可令人意外的是,收到邀请的王宝强,第一时间拒绝了。
原因无它,彼时的王宝强还怀揣着从小就有的 " 武侠梦 "。
与陈思诚相反,王宝强的人生是普通小人物的反击范本,他自小生活贫困,因调皮常挨父亲责罚,遭受同村孩子的欺负。
直到 8 岁那年,一部露天电影《少林寺》,让王宝强有了走出家乡,去大城市拍戏的念头,并央求家人送他去少林寺习武,一练就是 6 年。
2023 年春晚后台,王宝强与少林寺孩子合影
他天真地认为,自己每天在寺里的一举一动,都会被攝影機悄悄拍下,并在日后整理成影片。
直到某一天,这份想象被师兄 " 无情 " 地戳破,为此王宝强还伤心了好久。
为了圆自己的演员梦,14 岁的王宝强告别少林寺,揣着家人给的 500 元钱,只身来到北京闯荡。
" 北漂 " 的滋味并不好受,当群演收入微薄且不稳定,光靠演戏很难养活自己。
无奈下,王宝强来到工地打零工,以每天 20 元的报酬勉强维持生活,同时继续寻找着拍戏的机会。
除夕夜,他不仅没钱回家,甚至连碗饺子都吃不起。窗外万家灯火鞭炮齐鸣,他只能靠睡觉麻痹自己。
好在这个机会,还是让他等到了。
电影《盲井》剧组来到工地里选角时,一眼相中了 16 岁的王宝强,请他出演男一号元凤鸣,一个同样离家打工的农村娃。此前工地的 " 搬砖 " 经历,竟也成了他宝贵的 " 实习经验 "。
图源:《盲井》
这部片子,让他斩获第 40 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新人奖。而后又因《天下无贼》,渐渐被大众熟知。其憨厚朴实的形象深入人心,却也成了他最想突破的点。
在一部武侠片中饰演盖世英雄,是他的初心,也是最强烈的梦想。
因此,当《士兵突击》和另一部武打戏相冲突时,王宝强果断倾向了后者,差点就与许三多这一角色失之交臂。
但此时,王宝强签约公司的老板——徐帆站了出来,劝他不要错过这个宝贵的机会。
图源:《家事》
王宝强选择相信徐帆的眼光,他来到剧组试戏,导演让他穿上军装在操场上跑步,望着他的背影,所有人都惊喜不已:" 许三多,找到了!"
戏里的许三多,执着、真诚,靠着一股 " 傻 " 劲儿,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的不可能。
而戏外的王宝强同样如此,凭借真诚与纯粹,在复杂的娱乐圈披荆斩棘。
图源:《士兵突击》
出演电视剧《我的父亲是板凳》,王宝强主动要求不用道具不用替身,赤膊从钢钉板上滚过,扎得浑身是印;
拍下油锅的戏,他直接空手从滚烫的热油中捞出石印,疼得眼泪直流。
《唐人街探案》开机前,王宝强脚部骨折,一度想要弃演,陈思诚用《士兵突击》中最经典的台词 " 不抛弃、不放弃 " 来鼓励他,于是休息仅 40 天便复工,带着钢板完成了高难度的拍摄。
图源:《士兵突击》
被问及为何如此拼命,他直白回应:" 当演员不玩命,观众哪能认可你呢?"
和陈思诚一样,王宝强也曾尝试转型指导影片,可出师不利,首部自导自演的电影《大闹天竺》口碑严重扑街," 喜提 " 金扫帚奖最令人失望电影、最令人失望导演、最令人失望编剧等三项 " 大奖 ",成为该届的头号 " 赢家 "。
出人意料的是,王宝强竟亲自到场领奖,这也是一线明星首次现身金扫帚奖。
王宝强现身金扫帚奖现场 / 图源:《十三邀》
" 我知道这个奖不光彩,但它可以鞭策我进步。我必须亲自接受大家的批评,因为我热爱电影、尊重电影。
我特别对不起观众,但我相信,我未来一定会成为大家心目中的合格导演。"
为了证明自己不是 " 龟儿子 "、" 三呆子 ",许三多用了三年,从不被看好的士兵成为了兵王。
而为了证明 " 未来一定会成为大家心目中的合格导演 " 这一句话,王宝强用了六年。
《八角笼中》点映期间口碑爆棚,在《消失的她》横扫暑期档的情况下,依旧取得了亮眼的票房成绩。
六年前的 " 金扫帚 ",如今双手奉还。
导演康洪雷曾说过,许三多和成才其实是同一个人,只不过拆分开给观众们看。换句话说,他俩是一个人的 AB 面。
这句话同样印证在了现实中的王宝强和陈思诚身上。
两人如同镜像一般,有着不同的起点、不一样的人生境遇,和大相径庭的风评。
图源:《士兵突击》
陈思诚家境优越,有更充足的底气追逐梦想,并善于把握成长中的每一次机遇。
转型为导演和制片人后,他更是凭借着敏锐的商业嗅觉,在小众题材中开辟出巨大的天地,还拿下 " 中国影史首位百亿票房导演 " 的身份。
纵有争议和流言,但不能否认他屡屡制造爆款的成绩。
这份成功,说是靠天赋也不完全。
从被上戏开除到考入央戏,他常卷着铺盖去排练,凌晨一点 " 赖 " 在排练厅继续练习,一度和同学产生了摩擦。
拍摄《北京爱情故事》时,京城寒冷的气温给剧组一个措手不及,几乎全员病倒。开机后每天只能睡 4 个小时的陈思诚,不顾疲劳亲自上阵,仅带着一位摄影师,一天拍摄了 200 多个镜头。
但与此同时,讨巧地追求商业流量密码,算计着捕捉观众市场的取向;
精于世故的性格和商人的精明,也是他能成为成功的商业导演不能不提的一环。
图源:《士兵突击》
反观王宝强,出身草根,家庭贫困毫无背景,试错空间极小。
他最初的愿景很朴素,就是希望某天村子里放的露天电影中,有他参演的影片,让父母在乡亲面前脸上有光,用自己的本事挣大钱,为家人盖套大房子。
正如许三多内心质朴的信念:要好好活,做有意义的事儿,做很多很多有意义的事儿。
他只身闯荡北京,住在煤场臭水沟附近,和好几个人挤一间破平房,每天一大早便在北影厂门口等活,见到招群演的工作人员,就跑上去推销自己,给人家展示功夫。
可即便再卖力,无戏可拍也是家常便饭。
他没有放弃,依旧执着地坚持,直到等来《盲井》《天下无贼》《士兵突击》《hello!树先生》…… 在影视圈坐稳了无可代替的位置。
就像许三多,纵使被大多数人轻视、嫌弃、不理解,也依旧一根筋地往前冲,不抛弃不放弃,直到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士兵、优秀的战士。
图源:《士兵突击》
" 厌恶 " 成才的陈思诚,最终活成了成才;不想成为许三多的王宝强,身上却最有许三多的精神。
十七年后,这两个人看起来最不可能有相同人生走向的人,却最先站在了同一赛道。
这其中的缘分和友谊,被不少人津津乐道。
曾有网友质疑,精明如陈思诚,心里只有合作伙伴,没有朋友二字,而真诚如王宝强,看起来和陈思诚完全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图源:《士兵突击》
然而在多次被记者问道 " 最好的朋友 " 的问题时,王宝强的答案永远都是陈思诚。
陷入婚姻风波,资金被冻结时,是陈思诚二话不说借了 300 万让王宝强补上了税款;
拍摄《唐人街探案》时,也是陈思诚力排众议让王宝强成为男主;
《八角笼中》拍摄后期,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依旧是陈思诚解决了燃眉之急。
以至于不少网友戏称陈思诚对王宝强为 " 利己者算计人生里唯一的一点真心。"
几年前,俩人曾被问过一个问题 " 想对十年前的自己说些什么 ",回答虽不尽相同,但都提到了同一个关键词——坚持。
一个坚持目标,一个坚守本真,二人有时同行,有时分歧,来路不同,却殊途同归。
图源 @陈思诚
镜像般的人生境遇,就像是一场人生课题实验。
聪明的天才未必就更成功,平庸的努力也不一定会被辜负,人生起点从来就并非最终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