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娱乐经验:国产剧反恋爱腦第一人,谁都干不过她,欢迎阅读。
想聊一聊用簪子划出银河的王母娘娘。
有人说,她是 90 后心中的头号爱情杀手。
也有人说,她是天庭女性员工保障一把手。
还有人说,王母不是玉帝老婆,而是玉帝的领导。
1
年少不知王母好,错把爱情当成宝
历数王母娘娘功勋——
她把三圣母压在山下,让沉香受尽苦难才母子团聚。
她阻隔牛郎和织女见面,手动异地恋,每年只能见一次的那种。
她还重罚了七仙女紫儿,那可是我最喜欢的小仙女。
我坦白,王母娘娘是我小时候最讨厌的女性,完全不明白这样的品格,为何会成为众神之首。
她是不讲情理的坏女人,是阻碍感情的丈母娘,是主角通往幸福大道上的拦路虎。
在尚未开化的年代," 你只是失去一条腿,紫菱失去的可是爱情 " 的论调甚嚣尘上。
爱情至上,我站在至上这一边。
当看到七仙女在大结局抱着孩子,我落下少女无知且愚蠢的泪水。
你看,我磕的 cp 终于过上幸福生活了!
射中王母的子弹,也在数年后正中了我的眉心。
现在的仙侠剧里,神二代们放肆爱,把普通人当成历情劫的 npc,爱人死了要三界陪葬。
年少不知王母好,错把爱情当成宝,我骤然理解了王母,理解了天条。
神仙动了凡心,既要长生不老,又要沉溺凡人之爱,甚至还要给家属走后门。
别的神仙兢兢业业修仙,你钓上江浙沪千金就轻松升仙。
代入现实,哪个职场社畜,不嫉妒空降赘婿 CEO 啊。
在这个程度上,王母娘娘是秩序的维护者,更是真正站在普通人立场的正义者,牢牢守住 "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秩序越严 " 的天庭法条。
再来换个角度。
被偷走衣服的织女,被迫嫁给牛郎做家务生小孩照顾老母,搁现在就是拐卖妇女,要入刑的啊。
天庭女领导人王母带走织女,用簪子划出银河,不让牛郎背着两个小孩,试图道德绑架、母职绑架,召回织女。
这怎么不算是女性友好职场嘞?
但凡现实生活中发生类似的事,不少人还会劝织女:" 孩子都生了,忍忍吧,何况牛郎也不家暴啊 "。
2
我是你领导,不是你老婆
其实原本的王母身份就不是现在这样。
在大部分人眼里,王母和玉帝是夫妻,七个仙女是他们的女儿。
于是产生了悖论,为何州官放火,却不许百姓点亮爱情的灯?
其实在中国的神话体系里,玉帝和王母只是同事关系,而且王母还是玉帝的前辈。
影视剧不仅将王母塑造成棒打鸳鸯的反派,也将王母的主体身份剥夺。
这个神话人物,最早见于《山海经》里的西王母。
长得像人,豹尾虎蛇,性别不明,掌管灾祸和刑杀,头上戴的发簪是一颗代表凶兆的灾星。
这个人设,是来源于母系氏族的图腾崇拜,拥有绝对的力量与野性,众神之首。
而玉帝,是直到唐朝才初有姓名,位列仙班十好几名。
一位独立自强的神女,是如何在大家的认知里逐步变成玉帝的附属品的?
这就不得不提到,最压抑女性生存空间的宋朝。
宋朝皇帝为彰显皇权至高无上,将天庭里的玉帝人设,改为众神之首;
又为压制女性生存空间,将独立神女西王母,指配给玉帝。
但不算是夫妻,毕竟还要顾及道教秩序,充其量就是共事的同事,你可以理解为天庭部门一把手二把手。
底下的神仙们,大家彼此都是平等的,而非上位者与下位者的关系。
至此开始,之后的人们疯狂篡改人设,重建天庭的伦理道德体系。
玉帝成为最高统治者,自上而下拥有唯一的话语权。王母身份模糊为妻子,更是要兼顾美貌与贤惠。
于是,半人半兽的西王母,逐渐失去了自己本来的身份,失去了自己掌管的领地昆仑山,更失去了自己作为众神之首的神女话语权。
午夜梦醒,王母会不会恍惚之间想到,我本是你领导,不是你老婆。
3
内娱编剧,看看世界吧
书写者的笔,可以在一撇一捺间,挪移乾坤。
陈旧的恋爱脚本,过时的女性观念,都无法满足电视剧主要閱聽人群体——女性,对于现代化恋爱观的期待。
中国神话故事里,由母系社会衍生的神女,还有洛神、女妭、羲和、瑶姬、素女、常義、后土 ……
从太阳神到月亮神,从水神到土地神,我们的女神体系囊括天地山河。
很可惜,她们的身份,被内娱编剧彻底刻画为恋爱腦,处处崇拜阶级和甘居客体。
拿近期的仙侠剧来看。
《长月烬明》里神女不爱世人,谁阻碍男女主谈恋爱,苍生必定要陪葬。
《七时吉祥》原著里,男女主人设不过是普通小仙,一定要改为男强女弱的战神。
宣传说好的双 A 搞事业,进去看还是陈腔滥调的霸总。
内娱编剧,从来都不相信女性自立和自由的爱。
纵观迪士尼的童话故事,一个致力于公主梦的商业机构,十年前就开始打造 " 女王 "。
艾莎公主身披大氅,踏冰称帝;睡美人和女巫教母高举百合大旗;就连一只兔子朱迪,也要突破性别和种族的羁绊,致力成为警官。
你可以说迪士尼和美泰公司一般黑,不过是新的商业致富密码。
但你不能否认," 成为女王 ",已然成了对女性角色的时代创作风潮。
上映于 2013 年的《冰雪奇缘》
b 站 up 主 @刀疤蝶分析,为何现在仙侠剧的服道化越来越丧葬风。
" 仙侠世界价值体系发生了变化,现在的仙侠剧实际上是把封建王朝搬到了天上。
故事往往围绕‘太子’展开,开始天庭的世袭制。
一旦确定这样一对‘父子’关系,那么天庭上站的自然就是文武百官 ...... 通过统一服装来强化秩序感和阶级感。"
简单来说,内娱编剧将封建社会那一套,嫁接给倡导众生平等的天庭。
西游记里各司其职的神仙们,自然变成如今一身素袍毫无辨识度的臣子。
如果按照这样的逻辑展开,就不难理解为何王母逐渐失声。
因为她众神之首的身份,源于嫁给了玉帝,而非自己本身的能力。
所以我们才能看到,在神仙扎堆恋爱的现代仙侠剧里,玉帝自称为 " 朕 ",而王母自称为 " 臣妾 "。
臣,代表着阶级;妾,代表着附属性别。
神族本不该如此。
我们想看到,平等爱世人的神,俯瞰人间,救人于危难间,真正配享苍生一束香火,一个叩拜。
哪怕你只是,见天下久旱而降甘霖,本分履行神的职责的打工神呢。
仙侠剧的閱聽人大多是 10 后,他们甚至没有反思的空间,理所当然认同玉帝和王母的夫妻关系,神二代谈恋爱随意杀苍生的戏码。
什么众神博爱,什么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天庭父权和阶级的双重 buff,才是唯一的正义和真理。
如果指针往回拨几百年,我们尚可以说皇权作祟。
可是到了今天,接受过大学教育的编剧们,轻轻敲几个键盘。
王母身上的道德枷锁便多了一圈,还不值得警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