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科技经验:华为&岚图喜结连理,但问界不用「吃醋」,欢迎阅读。
岚图不是下一个问界。
问界的畅销、智界的爆火,让车企们认识到了华为强大的品牌号召力。1 月 22 日,东风蓝图官宣,与华为达成合作,将通过合作车型探索更多领網域,加速智能化技术大规模商用落地。
该消息官宣后,去年 12 月至今一直下跌的东风汽车股票,立刻一字涨停,可见华为的影响力。
岚图牵手华为,开启加码智能化赛道
作为国内老牌车企之一,东风集团汽车销量并不差,2023 年累计销量高达 2088185 辆。然而,东风集团较为依赖合资车,自主品牌东风汽车 2023 年累计销量仅 151263 辆。再加上近几年合资车份额持续下滑,导致东风集团 2018 年至今,销量连年下滑。
新能源汽车时代到来,国内许多原本以合资为主的车企,纷纷推出自主品牌,角逐新时代。如上汽智己、广汽埃安等,已经取得了不错的销量和知名度,东风集团拿出的子品牌,就是岚图。
遗憾的是,岚图市场表现不算太好,2023 年累计销量仅 50552 辆。唯一值得庆贺的应该是 12 月销量达到了 10017 辆,实现月销过万。从事汽车行业多年的东风集团,推出的岚图汽车产品力肯定不差,追光、梦想家我已经眼馋很久了。
岚图汽车销量不佳,主要原因不在产品,而在于知名度。过去东风集团以合资车为主,品牌价值依靠合资对象,如日产、雪铁龙、标致等,名气不属于自己。岚图汽车成立于 2018 年,相较于其他造车新势力,已经有些晚了,品牌价值难以完整体现。
问界是华为与赛力斯合作的产物,赛力斯的名气和实力还不如东风,12 月问界销量就能实现突破 20000 辆,并且销量不断攀升。奇瑞虽然本身名气和销量都不差,但 24.98 万元起步的智界 S7 开启预售不到 24 小时,订单量就突破 5000,足以说明华为的加持。其他北汽、江淮等车企,也与华为达成了合作,将借助华为的名气与技术实力,开发数十万元乃至百万级豪车。
若能取得华为技术与名气加持,岚图的销量很可能迎来一波猛涨,东风汽车股票瞬间暴涨 10.09%,直接涨停,投资者已经拿出了真金白银说话。
更何况,华为在智能座舱、自动驾驶、激光雷达等软硬體领網域颇有建树,也能一定程度提升岚图汽车的产品竞争力。对于华为而言,不造车而是致力于帮助车企造豪车,自然是朋友越多越好。之前余承东曾表示,华为的目标是 2025 年实现汽车业务盈利,也需要更多合作伙伴。
唯一遗憾的是,东风岚图与华为的合作模式是 Hi,而非智选车模式!
选择 Hi 模式,岚图何种考虑?
华为汽车业务共有三种模式,第一种为零部件模式,华为只为车企提供基础服务,不参与汽车的设计与研发;第二种为 Hi 模式,华为会参与汽车的设计与功能研发,甚至为产品提供智能座舱,甚至帮忙营销;第三种为智选车模式,华为不但参与汽车的设计与生产,还要利用品牌与销售网络优势,帮助车企售卖汽车。
智选车模式华为与车企合作最深,目前已有赛力斯、奇瑞、江淮、北汽四家加入该模式。不过智选车模式华为深度参与,自然需要分走更多蛋糕,并非每家车企都愿意。Hi 模式显然适合想要借势华为,且对于华为技术拥有一定需求的车企。
华为 Hi 模式合作伙伴有阿维塔(长安)、极狐(北汽)等,东风岚图虽未公开表态是何种方式,但若是智选车模式,那么肯定又要有一「界」诞生,若是零部件模式,则没必要大阵仗宣传。
严格来说,智选车模式适合自身技术实力和名气都较弱的车企,此类车企产品竞争力不足且财力有限,面对新能源汽车时代的到来,又被燃油车业务困住,显得有些有心无力。Hi 模式则适合自身技术实力不弱,产品销量也不差,且经济能力较强的车企,与华为的合作,关键在于借助华为的名气。
奇瑞虽然与华为达成合作,智界 S7 却交付缓慢,核心原因就在于奇瑞汽车自己的订单需要产能,而且还要照顾星途星纪元。
东风集团每年汽车销量依然在 200 万辆以上,并不急于全面向新能源转型,因此也没必要选择智选车模式,全力将亲儿子岚图汽车打造成强者,才是东风最想实现的目标。
预计 2025 年或 2026 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份额将达到 50%,但只要国内不禁止燃油车发售,一二十年内燃油车恐怕都不会被彻底淘汰。东风不是造车新势力,拥有充足的资本与时间,还能继续探索市场。
新能源汽车技术仍有较大进步空间,因而更新换代频率更高,零跑 CEO 更是表示电动汽车平均两年换代一次。频繁换代的后果就是屡屡背刺老用户,消费者换车成本提高。老牌车企有能力继续等待,直到电动汽车更加成熟,换代间隔时间延长。
在此期间,东风的目标便是好好经营岚图汽车。
华为加入,岚图起飞
与华为达成合作后,可以预见的是,岚图汽车的智能驾驶功能必然得到大幅提升。问界、智界已经展现了华为自动驾驶技术的卓越,其次,岚图现有汽车本身产品质量就不错,得到华为加持后,价格若没有太大变化,很可能吸引一批华为粉丝购买。
整个东风汽车股票涨停,说明市场非常看好华为与东风的合作。另外,北汽先于华为以 Hi 模式合作,推出极狐汽车,后来又以智选车模式与华为合作,推出了享界,东风未来未必不会以智选车模式与华为合作。
何小鹏、雷军、余承东等业内大佬都曾表示,电动汽车时代行业容不下那么多巨头,预计只会有 5~10 家头部车企。前段时间何小鹏还表示,年销 300 万辆只是头部车企入场券,大佬纷纷认同,可见未来电动汽车竞争多么激烈。
当初手机行业巨头诺基亚,都在顷刻间王朝崩塌,现在的汽车巨头,未必未来能活得滋润,不管多么有自信,都不妨未雨绸缪,为危机做好准备。合作共赢、抱团取暖,或许是未来车企活下去的一种可选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