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明天起,正式下调,欢迎阅读。
作 者丨杨坪
编 辑丨巫燕玲
9 月 8 日起,沪深北三大交易所融资融券新规正式实施。
据中国证监会批准,上交所修改了《上海证券交易所融资融券交易实施细则(2023 年修订)》第三十九条、深交所修改了《融资融券交易实施细则(2023 年修订)》第 4.5 条、北交所修订了《北京证券交易所融资融券交易细则》(以下合称《实施细则》),将融资保证金比例从 100% 降低至 80%。
随后,各大券商也纷纷跟进,中信证券、中金财富、安信证券、广发证券等多家券商发布公告,将于 9 月 11 日(下周一)起,将融资保证金比例由此前的 100% 调降至 80%。
" 这次最低融资保证金比例的调整,是落实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的有力措施,可起到为市场盘活存量资金、引入增量资金的积极作用,理论上可释放约 4000 亿元可融资空间,利于融资融券业务发展。" 长江证券研究所非银团队负责人吴一凡受访表示。
两融保证金调整正式实施
融资保证金比例,是指投资者融资买入时交付的保证金与融资交易金额的比例。
此次两融保证金调整,是沪深北交易所落实证监会关于 " 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 " 一揽子政策安排的重要举措。
截至 2023 年 9 月 7 日,两市两融余额超 1.5 万亿,日成交金额占 A 股成交金额 7.32%,是活跃市场的积极力量,降低融资保证金比例有助于吸引增量投资者参与两融交易。
华创证券两融业务负责人刘硕对本报记者指出:" 此举一是降低融资保证金比例可适用于投资者新开仓合约,投资者每笔新开仓的可融资买入金额将增加,二是降低融资保证金比例可适用于投资者的未了结存量合约,允许证券公司根据与投资者的约定,在投资者不需了结存量合约的情况下即可适用新融资保证金比例,增加投资者保证金可用余额。三是降低融资保证金比例可为市场带来更多增量资金。"
例如,投资者 100 万元的保证金在原融资保证金比例 100% 的情况下,最多可以向证券公司融资 100 万元买入证券,适用新融资保证金比例 80% 后,100 万元的保证金最多可融资 125 万元买入证券,可融资买入规模理论上也提升了 25%,推动提升交易活跃度、更好满足投资者合理交易需求。
此外,投资者 100 万元的保证金在原融资保证金比例 100% 的情况下,向证券公司融资 100 万元买入证券后,保证金可用余额为 0,在适用新融资保证金比例 80% 后,保证金可用余额变为 20 万元(100-100*80%=20),释放的保证金可用于后续开仓买入 25 万元证券(20/80%=25 ) , 可减少投资者资金占用、降低换仓成本和风险,更好盘活存量资金。
" 降低融资保证金比例,有望提升两融交易活跃度,提振市场信心和流动性。融资净买入额回升往往伴随着成交额放大、风险偏好回升和赚钱效应改善,融资保证金比例下调落地后或盘活存量资金、吸引增量资金,为市场积蓄上行动能。"华泰证券研究所策略首席王以说道。
券商已完成各项准备工作
降低融资保证金比例调整自 9 月 8 日收市起实施,不少券商已经提前发布下调保证金的公告,同时完成实施降低融资保证金的各项准备工作。
中信证券公告称,对于 2023 年 9 月 11 日前融资保证金比例为 100% 的投资者,其 9 月 11 日及以后新开立融资合约适用的融资保证金比例调整为 80%。对投资者在 2023 年 9 月 11 日前已经开立的融资保证金比例高于 80% 但不高于 100% 的融资合约,合约的融资保证金比例将自 2023 年 9 月 11 日起统一调整为 80%。
中金财富证券也发布公告称,新开仓客户,对于主機板、科创板及创业板上市的股票及存托凭证,自上市首日起至第 5 个交易日期间,融资保证金比例为 200%,自上市第 6 个交易日起,融资保证金比例下调至 80%;对于北交所上市的股票及存托凭证,融资保证金比例维持 150% 暂不调整。存量客户,如不属于特别情况,融资保证金比例也将下调至 80%。上述调整将于 9 月 11 日生效。
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部分券商还提醒客户可以申请适当调高授信额度,即理论可融资的最大规模,以应对可能的交易需要,并向投资者进行了风险揭示,引导投资者树立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念。
截至 9 月 7 日,深交所两融标的共 1806 只,两融余额合计 7301.54 亿元,占流通市值比例为 2.75%。
浙商证券信用业务部负责人陈永忠表示:" 浙商证券全面落实贯彻此次调整,在实施前公示的各标的证券融资保证金比例、存量融资合约的保证金比例上均做了下调,投资者的融资杠杆还有保证金得到了有效释放,相信一定能为市场注入更多的活力。"
SFC
本期编辑 江佩佩 实习生 谭雅涵
21 君荐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