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长城宝马联姻 能否成为合资新典范?,欢迎阅读。
[ 爱卡汽车 爱卡独角 SHOW 原创 ]
在不久的将来,当你在英国购置一辆全新的 MINI 电动车时,你可能会惊喜地发现车上标有 " 中国制造 " 的标签。这是因为,宝马品牌的 MINI 电动车正在加快其全球化步伐,其中包括中国生产的车型。最近,长城汽车和宝马集团的合资企业——光束汽车,已经宣布获得了独立生产的资质。这意味着未来,它们将主要生产在中国制造的 MINI 电动汽车,并计划在 2024 年开始在中国市场上销售,同时出口到全球各地。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最新发布的《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第 378 批)中的新增车辆生产企业名单,光束汽车有限公司榜上有名。这个名单的发布标志着这家企业已经通过了相关部门的审核,并且在公示期结束后将获得正式的生产资质。
宝马作为一个全球知名的企业,其决定将电动 MINI 产线迁移到中国,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这一决策不仅体现了宝马将中国作为其主要出口生产基地的信心,也彰显了其对中国市场的重视。作为在中国市场深耕了 20 年的豪华品牌,宝马的这一战略调整无疑是具有指标意义的。至少从制造角度来看,宝马对中国市场的重视已经超越了英国市场,而其对外出口的策略进一步凸显了中国市场的核心地位。那么,宝马与长城的联姻,能否为当下岌岌可危的合资模式闯出一片新天地?本期《爱卡独角 SHOW》我们来聊一聊。
漫长的五年 " 联姻 "
在 2019 年 11 月,宝马集团携手长城汽车共同启动了位于江苏省张家港市的光束汽车合资项目。这一项目的启动仪式吸引了地方政府领导的关注,并见证了长城汽车的高级管理层以及宝马集团多位董事的出席,标志着这一合作的重要里程碑。该项目代表了宝马集团在全球范围内首次投身于纯电动汽车的合资企业,同时也是长城汽车首次参与此类合作。项目的目标是共同开发新一代的纯电动汽车平台,旨在生产宝马 MINI 电动车系列及长城汽车自主品牌的电动车型。
光束汽车的成立初期投资额达到 51 亿元人民币,预计在 2022 年达到完工状态,届时年产能可望达到 16 万台。在合作模式上,双方决定采用 " 合资不合营 " 的策略,即光束汽车生产的车辆将分别由宝马集团和长城汽车负责销售和服务,而光束汽车则专注于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对于宝马 MINI 品牌的新能源车型,它们将通过宝马集团的销售网络进行销售,而光束汽车开发的自有品牌车型则通过长城汽车现有的销售渠道进行销售。原计划中,光束汽车的工厂将于 2020 年开工,并在 2022 年完工。
但几年时间过去,光束汽车的发展并未如预期般顺畅。自项目成立以来,这家合资企业似乎并未取得明显的进展。在项目启动之初,光束汽车生产基地刚获得江苏省发改委批准,但当时的许可仅限于燃油车出口制造和电动车研发,而电动车的生产资质尚未下发。业界普遍认为,这可能是光束汽车进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在合作过程中,外媒报道了双方合作出现了困难,谈判陷入停滞,尽管宝马和长城双方对此均予以否认。宝马方面甚至声称项目团队合作良好,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并将继续推进项目。然而,访问光束汽车的官方网站,网站上充满了关于 " 变革 " 和 " 未来 " 的宣传,却并未展示任何实际的车型。最新的公司新闻还停留在 2020 年 11 月,即工厂即将开工建设的阶段。对于这五年来合作未见明显进展的原因,宝马 MINI 方面表示:" 光束项目正在积极推进,所有最新信息将根据官方公告发布。"
漫长的五年 " 联姻 "
好饭不怕晚?
今年 9 月,宝马宣布了一个重要消息:预计于 2024 年推出的下一代 MINI 纯电动车型将由光束汽车生产,使其成为该车型的全球首个生产地和主要出口基地。根据这一规划,两款新一代的纯电动 MINI 车型,包括一款全新的三门 MINI Cooper 和一款创新的紧凑型跨界车 MINI Aceman,都将在光束汽车工厂投入生产,以服务国际和国内市场。这一决策源于 2022 年宝马集团停止在英国牛津工厂生产 MINI 电动车型,并将生产线转移到中国。宝马集团认为,牛津工厂尚未完全准备好生产电动汽车,而光束汽车将可能承担着这一重要生产角色。
2023 年 10 月 15 日,国产的全新 MINI 纯电动车型 MINI Cooper 在光束汽车工厂正式量产下线,计划于 2024 年上市并面向全球市场销售,首批正式量产的车型将专门用于出口。据媒体报道,新一代 MINI Cooper 的高配 SE 版本配备了 54.2kWh 电池和前置单电机,最大功率达 160kW,0 至 100 公里加速时间为 6.7 秒,按照 WLTP 标准的续航里程可达 402 公里。这代表着 MINI 品牌的纯电动车型即将正式上市并交付。
今年 11 月底,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将 60 余项专利转让给光束汽车有限公司,这些专利涵盖了一系列技术领網域,如 " 充电噪声控制 "、" 车辆结构改进 " 和 " 碰撞断电机制 " 等。但业界更加关注的是,光束汽车首款产品——全新一代 MINI COOPER 的市场表现。宝马 MINI 一直以小众市场、时尚和个性化为特色,其车型价格区间大致在 19.98 万至 37.88 万元人民币。然而,今年 4 月的上海车展上发生的一起小事件却让这个品牌意外成为焦点。
2022 年,MINI 品牌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为 2.87 万辆,占宝马集团在华总销量的 3.63%。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专家李颜伟指出,今年前七个月,宝马 MINI 的销量仅为 0.97 万辆,同比下降 42%,比去年同期减少了 7000 辆。与此同时,宝马 MINI 的竞争对手 smart 品牌的纯电动车型价格区间略低于宝马 MINI,介于 17.9 万至 28.99 万元人民币。根据 smart 官方数据,自 2022 年 9 月开始交付以来,smart 在中国市场的累计交付量已达 4.6 万台,今年前十个月完成了 3.66 万台的交付任务。
宝马 MINI 品牌之前曾宣布,计划到 2025 年实现电动车占比 50%,到 2030 年达到 100%。为了这一电动化策略,今年 3 月,宝马 MINI 改变了传统的经销模式,在中国实施代理销售模式,原经销商转型为代理商和授权维修商。在转型后,宝马官方将统一管理各个经销商的库存,所有订单需求也由宝马官方直接处理。这一转变反映出宝马 MINI 为适应电动化趋势而做出的策略调整。
光束汽车获得独立生产资质,被外界解读为加速宝马 MINI 电动化战略的关键一步。首款车型的定价将极为关键,因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对于宝马、长城以及光束汽车来说,未来的市场竞争将是一场艰难的挑战。总的来说,宝马 MINI 和光束汽车的这一系列举措,展示了它们在电动车市场的野心和挑战。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迅速发展和日益激烈的竞争,宝马 MINI 和光束汽车必须迅速适应市场变化,以保持其在行业中的竞争力。
与宝马合作,长城的独特出海之路
" 赚取外国人的钱 " 这句话,曾经是对许多中国企业的一种挑战性吐槽。好像只有当企业能够在国际市场上取得成功,赢得外国消费者的青睐,才能证明其实力。今年,中国的汽车制造商在全球汽车出口领網域超越了日本和德国,成为世界第一,这一成就极大地提升了中国汽车行业和消费者的自信心。
在新能源汽车时代的大潮中,几乎所有车企都在努力进军国际市场,而对国内销量似乎关注较少。但进入国际市场并非易事,中国汽车出口量之所以能超过日本和德国,部分原因在于这些传统汽车强国更倾向于在目标市场建厂,而出口的主要是尚未在当地市场发布的车型。中国汽车制造商也开始在拉美和东南亚等地投资建厂,以减少出口关税和运输成本,但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开始生产。在欧美市场,中国汽车企业的表现尚未达到预期,尽管在宣传中获得了一些奖项,但总体销量并不理想。
长城和宝马的合作具有显著优势,因为光束汽车可以利用长城和宝马的销售渠道。长城持有光束汽车 50% 的股份,因此说光束汽车属于长城并不完全错误。借助宝马的品牌和销售网络,预计光束汽车在欧美市场能取得良好的销量。换句话说,这或许是汽车出口的有效策略。欧美地区有诸如大众、奔驰、宝马、标致、福特、通用等众多老牌汽车巨头,加上当地政策对中国汽车的限制(如欧盟的调查和美国对中国汽车零部件征税),国产车进入这些市场的难度极大。这也是国产车更倾向于将东南亚、拉美等地作为主要海外市场的原因。
在欧洲,光束汽车归属宝马,而在中国则同时归属宝马和长城,因此面临的市场限制较少。借助宝马品牌,光束汽车更容易进入欧美市场,而且国内生产的 MINI 车型成本可能更低,有助于在欧美市场实施价格竞争。此前,欧洲消费者曾对大众 ID.3 在中国的低价格和欧洲的高价格表示不满。
全文总结:其他汽车制造商也可能模仿长城和宝马的合作模式,与欧洲和日本的车企建立合作关系,双方平分股份,无论是技术交流还是市场拓展都会变得更加简单。通过这种合作,海外车企无需担心被崛起的国产车厂商淘汰,而国内车企也能更加有力地开拓国际市场,实现共赢。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光束汽车的表现,它需要成为这种合作模式的典范,证明这一模式的可行性和成功潜力。
精彩内容回顾:
好饭不怕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