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科技经验:Model Q谍照首曝!起步价或在16万,特斯拉销量新担当?,欢迎阅读。
谁也没想到,2025 年开局不久,长安、比亚迪便火速开启 " 智驾平权 " 大战,智能驾驶的竞争格局从技术突破的 " 高冷 " 阶段,直接往规模化普及狂飙。
作为投入智驾领網域的元老级选手,特斯拉面对这股智驾平权的新浪潮也终于有所动作。据博主 Joe Tegtmeyer 透露,在特斯拉得州超级工厂的航拍视频中,拍摄到一辆伪装测试车,很有可能就是特斯拉最便宜的车型 Model Q(代号 Project Redwood),这也是 Model Q 谍照的首次曝光。
图源:X@Joe Tegtmeyer
根据曝光图片来看,按照车身线条走向,Model Q 给电车通的感觉是一款 " 缩小版 Model Y"。
网传特斯拉 Model Q 最快会在今年第一季度上市,作为特斯拉价格最亲民的产品,特斯拉 Model Q 进入国内市场后是否还具备竞争力,带动特斯拉销量走向下一个高潮吗?
2024 年,特斯拉在全球范围内交付 178.92 万辆汽车,旗下的 Model 3 和 Model Y 占据总销量的 95.24%。两款车型依然很畅销,但要注意的是,相比 2023 年 180.8 万辆,特斯拉去年的交付量下降了约 2 万辆,这也是特斯拉从 2015 年开始首次出现年度交付量同比下滑的现象。
归根到底,还是国内纯电动车市太卷了。
特斯拉 Model Y 的市场地位依然稳固,但 Model 3 的纯电动轿车市场销冠席位已经被小米 SU7 抢占,为了抑制销量下滑的趋势,特斯拉势必会加快入门级 SUV —— Model Q 的推出速度。
在特斯拉投资者关系负责人 Travis Axelrod 的投资者会议上,官方表示 Model Q 补贴后价格将低于 3 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 21.78 万元),起售价可能会在 2.5 万美元左右(折合人民币约 18.15 万元)。
此前独立投资银行 Evercore 分析师透露,Model Q 属于紧凑型 SUV,将搭载 52kWh 或 75kWh 两种不同容量的磷酸铁锂电池,并提供单电机和双电机两种驱动形式,整车的纯电续航里程约为 402km。
图源:特斯拉汽车官网
电车通目前暂未得知这一续航里程的测试工况是什么,但要想在国内市场畅销,纯电续航里程达到 500km 以上才具备竞争力。不过想入手的消费者无需担心,参考搭载 52kWh 左右电池组的国产纯电动 SUV,国产版 Model Q 的 CLTC 纯电续航里程应该会超过 500km。
分析师此前预测,为了让材料成本降至 2 万美元,新车将不会配备玻璃天幕车顶,但从曝光图片来看,这一预测并不准确,玻璃天幕车顶依然没有缺席。
另外,特斯拉国产版车型在售价方面已经是全球最低水平,国产版 Model 3 的起售价会比美国市场便宜 2.3 万元左右,算下来国产版 Model Q 的起售价很有可能会在 16 万元 -17 万元这一区间内。
较低的价格区间,使得特斯拉 Model Q 更容易征服欧洲、北美市场等海外市场,但这招放在中国市场似乎行不通,极氪 X、第二代 AION V、大众 ID.4 等纯电动紧凑型 SUV 都会是 Model Q 的竞争对手,而且在相近的价格下,国内消费者可选的好产品并不少,比如领克 08 EM-P、比亚迪宋 PLUS EV 等等。
国内的车市竞争环境可没有海外市场那么好,Model Q 要想复制 Model Y 的国内市场成绩,至少需要克服两个问题。
对于这款入门级 SUV,马斯克的观点是降低成本来拉低产品售价,但不得不说,国内市场同价位的领克 08 EM-P、深蓝 S07 等产品中,在用料配置上都要比定位更高的 Model Y 出色。
为了降低设计成本,Model Q 的配置表现更有可能与 Model Y 一致,我们不难猜出 Model Q 的配置水平很难与主流国产新能源 SUV 竞争。
或许你会问,Model Y 的配置水平也比其他竞品差,为什么 Model Y 就能畅销而 Model Q 不行?
这一问题的核心在于,25 万级纯电动 SUV 的閱聽人群体在购车需求上与 15 万级閱聽人有明显不同。
从国内市场销量榜单来看,15 万级的畅销新能源 SUV 都具备高配置、低补能成本的特点,比如说比亚迪宋 PLUS DM-i、乐道 L60、深蓝 S07 等等,閱聽人群体更希望以更低的价格获得更好的出行体验,而 25 万级閱聽人群体其实更愿意为品牌影响力买单。
另外,特斯拉的看家本领——完全自动驾驶技术 FSD 可能不会全系标配。
据 Evercore 分析师表示,FSD 加入之后会让整车的成本至少提高 2000 美元。按照 Model Y 智驾版的算法,用户想在 Model Y 体验 FSD,就需要加价 6.4 万元,就连增强版自动辅助驾驶功能也需要加价 3.2 万元。
截图:特斯拉汽车官网
Model Q 如果继续采用 Model Y 同款的辅助系统,消费者所花费的价格完全可能会超出 20 万元,甚至为了拉低购车门槛,入门版 Model Y 还有可能不提供 FSD 的选装。
从去年开始,小鹏、广汽埃安、广汽丰田、长安、比亚迪等车企已经尝试将高阶智驾的购车门槛下放到 15 万级别甚至更低,如果从 " 智价比 " 的角度来看,消费者其实还不如选择搭载高阶智驾的竞品,或者咬咬牙选择空间更大的 Model Y。
换而言之,Model Q 的主要竞争力就只剩下品牌知名度了。
马斯克对自动驾驶的态度,远比汽车产品本身更激进。
在去年 10 月份举办的 "WE,ROBOT" 发布会中,马斯克发布了完全无人化驾驶的特斯拉 Cybercab 和特斯拉 Robovan;今年 1 月 30 日,马斯克在 2024 年财报电话会议中宣布,特斯拉将在今年 6 月份推出全自动驾驶版本,并计划在 2027 年推广至北美市场。
至于汽车产品本身,特斯拉车型的硬體更新速度无疑是业内倒数的水平,Model 3 和 Model Y 诞生这么多年都没有大刀阔斧的迭代更新,更新点主要集中在车机系统、智驾系统等軟體层面。
就技术来说,特斯拉的智驾能力被认为是业内第一梯队的水准,然而 FSD 还没有得到进入国内市场的允许,而且马斯克的所说的完全无人驾驶和 Robotaxi 商业模式还没有落地的迹象。
最新智驾技术还没有得到实质性的应用,再加上其他国产品牌的技术深入,Model 3 和 Model Y 其实很难继续利用品牌的知名度优势,而特斯拉的 2024 年销量下滑就足以证明这一点。
所以,价格更亲民的 Model Q 会成为特斯拉今年的销量抓手。
36 氪在 2023 年曾透露,特斯拉正在为 Model Q 构建一个高达 400 万辆的年产能计划,其中北美的超级工厂将承担 200 万辆,柏林和上海分别承担 100 万辆的产能。
当然,时间过去这么久,其信息准确性没有那么高,但我们可以从销量目标略知一二:特斯拉宣布今年的销量目标是增长 20%~30%,相当于今年的销量要比去年高出 36 万辆 -54 万辆,这应该就是官方对 Model Q 的销量期望。
现阶段,国产新老品牌在加速转型,比亚迪、小鹏、问界等新能源品牌在持续发力,面对竞争更激烈的新能源市场,特斯拉此前还能通过降价来吸引用户,但对于配置和硬实力可能没有那么强的 Model Q 而言,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压力可能要超出想象。
(封面图源:X@Joe Tegtme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