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三菱到底错在哪 或许它自己也想知道,欢迎阅读。
[ 爱卡汽车 爱卡独角 SHOW 原创 ]
广汽三菱!这个存在感极弱,且屡次被传出要退出中国市场的合资品牌,在 7 月 13 日这天终于冲上了热搜。只是,它登上热搜榜并非是正面消息,而是一封内部檔案,宣布 " 广汽三菱停产裁员 "。这个在中国市场征战超过 10 年的合资品牌,曾经也是风光无限,如今却落得个 " 停产裁员 " 的结局。三菱到底错在哪?或许它自己也想知道。本期《爱卡独角 SHOW》,我们来聊一聊难翻身的广汽三菱。
被时代抛弃的三菱
在燃油车时代,三菱汽车也曾是一方霸主,不论是三菱帕杰罗车队在达喀尔拉力赛上成就七连冠伟业,还是 EVO 在 WRC 世界拉力冠军赛上大杀四方,都让三菱旗下的车型成为了很多人儿时的 " 梦想之车 "。而在国内,很多自主品牌起步也都是使用的三菱发动机。可以说,在燃油车时代,三菱的产品和布局都非常稳固。
2012 年,广汽三菱成立,凭借着三菱早期的品牌名气以及广汽集团合资后形成的价格优势,旗下的欧蓝德、新劲炫等车型都有着不错的市场表现。在 2017 年到 2019 年这三年时间里,广汽三菱的年销量分别达到了 11.73 万辆、14.4 万辆和 13.3 万辆。
但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风云变幻,广汽三菱逐渐被边缘化。从 2020 年开始,广汽三菱的市场表现开始快速下滑,年销量从原来的 10 万辆出头,一路下滑至 7 万辆左右。2022 年更是在这个基础上再腰斩,年销量也仅是 3.36 万辆。今年 3 月到 5 月,广汽三菱长沙工厂更是一直处于停产状态,对于三菱将退出中国市场的传闻也开始陆续传出。虽然后续有传言称广汽三菱长沙工厂计划会在 6 月重启生产,但很显然,复产并没有实现。
甚至,由于销量过低,从今年 4 月起,广汽集团产销快报中就已经不再单独公布广汽三菱的产销数据,而是将其与合创汽车、广汽日野汽车等,一起打包到了 " 其他 " 中。
三菱输在了燃油?
三菱一直都有着强大的性能和技术标签,但在引入国内的车型中却鲜有体现。犹记得在 2021 年上海车展中,广汽三菱展台冷清的像是整个车展中的小透明,工作人员比看车的还多,并且展台上所有展车的排放都没能达到国 6,清一色的国 5 排放。这与曾经三菱技术强大的品牌形象形成了极大的对比。
在中国市场广汽三菱一直靠着欧蓝德撑门面,这款车创造了一个著名的概念:"2047",即 20 万的售价,4 个轮驱动,有 7 个座。这一概念十分契合当时中国市场的调性,上市以后迅速大卖。靠着欧蓝德的畅销,2017 年,广汽三菱的销量近乎翻倍,销量迈过 10 万大关。年销量达到 14.4 万台。其中,欧蓝德一款车就卖过了 10 万台,占当年广汽三菱总销量的 72.9%。
但是,作为绝对的主力车型,欧蓝德进入国内市场近 10 年未改款。而那些自主品牌几乎一年一小改,三年一大改,三菱的佛系造车显然斗不过狼群一样的自主品牌。
三菱也并非不想做出改变,硬派越野车帕杰罗 · 劲畅多次改款,更新造型、增加配置。但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硬派越野车市场已经出现北京 BJ40、坦克 300 等一众优秀的国产车型。与这些国产车型相比,帕杰罗 · 劲畅几乎不具备多大的优势,市场份额逐渐被这些国产车型所取代。
在 2022 年广州车展上,三菱还引入了 L200 皮卡,但 27 万 -30 万的预售价还是让人惊掉下巴,这预售价不会是竞争对手打入三菱内部的奸细定下的吧。三菱 L200 皮卡不但没有搭载三菱招牌的超选四驱,内饰更是仿佛上个世纪的产物。而同在这届车展上市的长城山海炮,不光价格有优势,造型、配置、动力每一样都完爆三菱 L200 皮卡。可以说,L200 完全就是被山海炮按在地上摩擦,而且是从外到内的反复摩擦。
而在 L200 皮卡之前,广汽三菱率先上市了姗姗来迟的全新欧蓝德,广汽三菱也希望用这款车一场翻身仗。只是,这时欧蓝德的市场份额早已经被国产品牌分食完毕,这也让全新欧蓝德的销量月销才不到 2000 台。
所以,也不能怪广汽三菱生不逢时,只能说它实在是不争气。车型引入缓慢、定价策略混乱、产品缺乏竞争力,这些因素都让广汽三菱在燃油市场逐渐被市场所抛弃。
三菱到底输在哪?
错失新能源机遇
如今的汽车消费者已经更关心新能源汽车,注重电池、智能软硬配件等要素,而广汽三菱早期积累的发动机等核心技术慢慢在被淘汰掉。
三菱在电动化领網域的起步也晚人一步,2019 年的东京车展上才亮相纯电动概念车,而广汽三菱直到 2021 年才正式开启电气化道路。当年重庆车展上,广汽三菱首次公布了纯电动 SUV 阿图柯的官图信息,随后在同年的广州车展中开启预售。预热这么长时间,上市之后完全没有达到预期销量。
尽管费劲心力打造的阿图柯挂上了三菱的车标,但其整车平台并非来自三菱汽车,而是来自广汽埃安,阿图柯与广汽埃安 V 在轴距、前后轮距等多项参数上均保持一致。因此,阿图柯也被视为埃安 V 的 " 换壳车 ",但其价格甚至比埃安 V 还要高。国产品牌的换壳车,想凭借三菱的品牌卖出溢价,消费者似乎不会买账。
根据数据显示,2022 全年阿图柯的销量仅为 699 辆。今年上半年,阿图柯的销量只有 199 辆,其中 4 月、5 月、6 月的单月销量甚至均在 10 辆以内。
不过,三菱也开始正视电气化转型,据三菱官方的计划,未来这几年内,三菱会推出 16 款新车,其中有 9 款车型将会实现部分或完全电气化的同时,还将投资约 2000 亿日元用于车载电池。截止 2030 年,三菱希望旗下一半的销售额源自于电气化产品;2035 年,三菱旗下将仅推出混动车型以及电动车型,实现 100% 电气化转型。
只是,现在才开始全面电气化转型,对于当今的汽车市场来说,不算晚,但也已经落后竞争对手们太多身位了。而且,广汽三菱能不能撑到这些车型引入中国市场都很难说。
三菱在中国市场该何去何从
尽管三菱在国内市场已经边缘化,但作为股东方的广汽集团却没有放弃它。去年 10 月,广汽集团发布公告称,2022 年上半年,广汽三菱亏损 5.1 亿元人民币,资产负债率已经高达 81%。为了维持广汽三菱的运转并改善其现金流,广汽集团为广汽三菱提供了一笔 10 亿元人民币的贷款。显然,这一笔 10 亿元人民币的贷款显然没能帮助广汽三菱走出困境。
随后在今年 6 月 21 日,广汽集团《关于向广汽三菱提供委托贷款的公告》公告显示,公司董事会通过决议,同意合资企业广汽三菱各股东方按各自所持股比,向广汽三菱提供总额不超过 18.84 亿元的资金支持。按照股比,广汽集团将提供不超过 9.42 亿元委托贷款。
另外,也有消息称,埃安将接手广汽三菱工厂,准备将这座 20 万产能工厂改造成为其第三工厂。据内部人士的消息称,内部代号为 "ACS 项目 " 的广汽埃安第三工厂已经正式启动,广汽三菱生产线的改造已经开始。
而三菱想要在中国市场继续存活下去,除了新能源之外,或许就只剩下 " 停产,只卖进口 " 这一个选择了。参考当时的广汽菲克在退出中国市场之前,也如广汽三菱一样工厂停工,靠广汽集团提供的贷款勉强维系。
但汽车进口税高达 15%,一般只有 30 万以上的豪华品牌才玩得起。Jeep 以进口的形式在国内销售,是因为品牌影响力还在,且其车型产品力在同级中算是标杆,所以有人买单。而三菱的主力车型欧蓝德,价格在 20 万元这一区间,消费者或许能接受更贵的牧马人,但不代表能接受更贵的欧蓝德。
全文总结:三菱这个品牌承载着很多人儿时的梦想,但产品矩阵单薄,产品缺少竞争力,车型引入缓慢,错失电动化转型契机,都导致了广汽三菱如今的结局。在销量大幅下滑、负债率居高不下等诸多困境下,广汽三菱想要重新恢复往日的地位希望渺茫。
而三菱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在中国停产裁员的车企,二三线品牌及部分新势力在如今竞争激烈的中国汽车市场中,会逐渐被市场边缘化。届时,中国汽车市场内的厮杀将愈发激烈,弱势合资品牌被淘汰出局,退出中国市场;弱势造车新势力或面临收购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