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吴迎秋:传统方法是干不出“新汽车”的,欢迎阅读。
上周,高合 HiPhi Y 全球上市。最终的售价比之前的预售价格低了不少,超出了很多人的意料。在一些人看来,HiPhi Y 应该对标蔚来 ES6。之前,预售价定在了比后者高那么一点,被理解为高合方面要 " 捍卫 " 自己的品牌高度。高合从第一款车 HiPhi X 就占据了高位。80 万元的价位至今仍是 " 新汽车 " 的第一高度。HiPhi Y 的最终售价没有依照这个逻辑出牌,难道高合变 " 套路 " 了?
销量和价格在市场上是敏感的一对矛盾体。想多卖车,价格就得低,这是普遍的看法。但在厂家那里可是一道难答的题。一方面它得考虑品牌,另一方面还得看是否有低价的实力。当下一些所谓的新势力车企赔本卖车背后的苦衷,只有企业自己清楚。
事实说明,用传统的思维去看价格定位不会有好答案。将高合 HiPhi Y 对标蔚来 ES6,将价格作为销量跷跷板的做法,都是传统思维的表现。
" 新汽车 " 这个概念我很早就提了,有必要再次强调。将新汽车仅仅解读成新能源汽车肯定跑偏。用传统的思维看新汽车、用传统的办法去干新汽车,此路不通。现在几家所谓的新势力头部企业遇到瓶颈,还在于用传统思维造新汽车。或者说有的开始时是新思维,干着干着又回到了传统。几年前我就发现一个现象:新势力越来越倾向传统,传统车企越来越像新势力。这都不是新汽车该有的样子。道理很简单,传统汽车一百多年,后进入者哪有机会?如果都是 " 四个轮子一个发动机 ",凭什么买后进入者?就算拼价格,你的本钱在哪里?传统车企跟风所谓新势力,搞不好就会舍本求末。新势力车企搞所谓的 " 直营 ",是因为它没有 4S 经销商网络。而当下一些传统车企热衷 " 用户直销 ",怎么看像是 " 自废武功 "。今天看,无论是营销 1.0、2.0,最有效的还是过去的 4S 模式。这不是说 4S 模式不能变,而是大家都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新汽车的模式。
我一直认为,高合是最像新汽车的新汽车。当很多后进入者同行都纷纷发声抢镜头、甚至在网络上 " 怼天怼地 " 的时候,丁磊和他的高合总显得 " 无声无息 ",以至于很多人认为高合快不行了。前不久传出沙特政府将投资华人运通,丁磊还是默不作声。选择与众不同是当前新汽车探索路上高合的最大特点。相信,将蔚来 ES6 作为高合 HiPhi Y 的竞争目标,丁磊肯定是不开心的。
新汽车一定是新物种、新方法。它不是传统赛道上多一个竞争者,它属于新赛道。它一定是与众不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