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科技经验:时间换空间,极氪估值腰斩也要上市,欢迎阅读。
鞭牛士 今日报道
5 月 11 日消息,美国当地时间 5 月 10 日 12 时,极氪正式以 "ZK" 为代码在纽交所上市。此次 IPO,极氪发行价定为 21 美元 /ADS,开盘报价 26 美元。
截止收盘,极氪股价报 28.26 美元 / 股(约合人民币 204.22 元),相比发行价大涨近 35%,最终市值定格在 68.98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498.5 亿元)。
至此,品牌发布仅 3 年的极氪也解锁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赴美 IPO 速度最快的成就。
蔚小理分别用了 4、6、5 年。
据悉,此次 IPO 较原计划提前一天结束认购,极氪获得超了 5 倍的超额认购,共筹集 4.41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31.87 亿元),宁德时代、Mobileye 等原投资者与合作伙伴均在此次 IPO 中继续认购。
这表明投资者对于极氪的投资兴趣超过预期。
尽管极氪是一家年龄不大的新势力,但却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车二代。
作为吉利控股旗下最受重视的汽车品牌之一,极氪可以说要人有人,要资金有资金,有资源有资源。
2021 年 3 月,吉利控股集团总裁安聪慧亲自挂帅,出任极氪 CEO。
同年 7 月,吉利将宁波威睿 51% 的股权和 CEVT 全部股权转移到极氪旗下。这两个业务在 2021 年占比极氪总营收的 76.3%,在前期给予了极氪宽裕的发展空间。
不仅如此,招股书显示,2022 年 4 月和 11 月,极氪及旗下子公司宁波威睿,分别与浙江吉利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签订 10 年期贷款協定,合计总额为 113 亿元。
说极氪是被李书福当「太子」来培养和扶持并没有什么问题。
同时,在本次的认购中,吉利最多认购 3.2 亿美元,占总募资金额的 72%。
这一定程度上也解释了为什么极氪能提前结束认购。
一、几经筹措估值依旧腰斩
事实上,这并不是极氪第一冲击 IPO。
早在 2022 年,吉利汽车就曾公告称,已向香港联交所提交一份议案,内容有关建议分拆极氪并将其独立上市。并得到联交所确认。
之后不久,又有消息称,极氪为了获得更高估值,改为在美国上市。
2023 年 11 月,吉利汽车公告,极氪已向美国证交会提交注册声明,计划在美国纽交所上市。
一个月后,极氪汽车在美国的 IPO 进程又被宣布暂停。原因系估值预期不匹配,市场情绪仍然疲软。
然而,尽管改变了上市地点,又延期了 IPO 进程,但极氪上市后的估值依旧不太理想。
若按照每股 ADS 21 美元的发行价计算,极氪此次 IPO 估值为 51.3 亿美元。而在 2023 年 2 月,极氪在完成 A 轮融资后,估值就已经来到了 130 亿美元的高位。
即使上市收盘后的市值拉升至 68.98 亿美元,但离 130 亿美元也接近腰斩。
别看国内的新能源市场规模在近两年急剧扩张,产业链方面在国际上也占主导地位,但远在大西洋彼岸的美国,新能源的故事并不性感,投资人对汽车电动化的改革热情并不像国内这样高涨。
远的不说,就说特斯拉,在销量不断下滑下,于上个月宣布启动涉及 1.4 万员工的裁员计划。
与此同时,蔚小理三兄弟的股价较 2021 年的历史高点,普遍下跌了约 70%。
因此,在大环境的影响下,极氪拿到低位估值是能预料的结果。
二、利润、销量承压,极氪时间换空间
就算估值腰斩,极氪为何依旧执意上市?
这或许与极氪亟需摆脱亏损泥沼以及完成销量目标有关。
烧钱亏损是所有新势力必经的阶段,哪怕是车二代极氪也不例外。据招股书显示,2021 年、2022 年和 2023 年,极氪的净亏损分别为 45.143 亿元、76.551 亿元和 82.642 亿元。
截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极氪累计亏损达 209 亿元,亏损程度与蔚来 2023 年的 207 亿元相当。
同时,极氪拥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人民币 33 亿元,流动负债净额人民币 118 亿元。
照此计算,如果按照每年平均 69 亿元的亏损,极氪的现金只能再支撑半年。如果按照连年亏损幅度扩大的趋势来看,甚至都不够半年。
此外,极氪的目标销量也承受着巨大压力。
2023 年极氪销量为 11.86 万辆,同比增长 65%,但目标完成率为 85%。
在 2023 年销量都未达标的前提下,极氪 CEO 安聪慧在业绩发布会上又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即全年交付 23 万台。
也就是说,今年的销量几乎要实现翻倍,月交付需要达到约 1.9 万辆。
数据显示,极氪一季度的交付量为 3.3 万,照此速度,年底也只能完成 60% 左右。
当然,这只是理论上的计算。实际上,极氪 4 月份销量为 16089 辆,环比增长 23.65%,如果能一直保持双位数的增长,完成目标并非不可能。
可需要考虑的实际情况是,随着小米的入场,以及其他众多企业的内卷下,极氪需要拿出极具竞争力的产品以实现超车,才有完成目标的可能。同时还要保证足够的利润。
不得不说,难度系数非常高。
综合来看,即使估值腰斩也要上市,或许是极氪一种时间换空间的战略,既可以补充弹药,又可以通过海外新市场,消解部分国内价格战的利润压力。
一时的低头是有必要的,毕竟留在牌桌上才能谈以后,相较短期市值,长期价值当然更重要。
据了解,极氪去年下半年开始发力海外市场,首批欧版极氪 001、极氪 X 车型已运往欧洲,最终完成超 4000 辆的海外销量。
今年,极氪将出海至欧洲的版图增加至 8 个国家,并计划 2026 年进入大部分西欧地区,当然极氪将同步进入东南亚、中东、南美等新兴市场,预计今年年底将在 50 个国家开展销售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