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军事经验:驻印军有16个步兵团!“最特殊”的团,到底是哪一个?,欢迎阅读。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甲骨堂 Author 甲风
在抗日战争中,我国军队的火力和武器装备比较差,这在战斗中是很吃亏的;不过在抗战后期组建的驻印军部队,因为换装了全套的美式装备,无论是武器数量还是弹药保障都有了极大的提升。
在这种背景下,驻印军可以用同等规模的部队击败日寇,而且在战损比上还有明显优势。
因此驻印军的两个军——新编第 1 军和新编第 6 军,就都跻身到了所谓的 " 五大主力 " 之列。
这两个军当时总计下辖有 5 个步兵师,即新编第 22 师、新编第 30 师、新编第 38 师、第 14 师、第 50 师。
最早的时候是新编第 22 师、新编第 38 师组成新编第 1 军,之后新编第 30 师加入过来,使之成为三师制军。
随后第 14 师和第 50 师相继开至,新编第 22 师从新 1 军中抽出,再与这两个师共同组成新编第 6 军。
这时候新 1 军是辖 2 个师,新 6 军辖 3 个师;不过到 1945 年后,新 6 军率先回国,留下了第 50 师,后来这个师划归新 1 军后,两个军所辖的师数就又颠倒了过来。
不过不论是哪个时期,驻印军步兵师所辖的步兵团数是不变的——均为三团制:
新 22 师辖第 64 团、65 团、66 团;新 30 师辖第 88 团、89 团、90 团;新 38 师辖第 112 团、113 团、114 团;
第 14 师辖第 40 团、41 团、42 团;第 50 师辖第 148 团、第 149 团、第 150 团。
也就是说,以上 5 个建制师总计辖 15 个步兵团。
但是,当时的驻印军其实还有第 16 个步兵团,这个团的情况当然是最为特殊的了。
第 16 个步兵团的正式番号是驻印军独立步兵第 1 团,最初直属于驻印军总部,后来编入了美军第 5332 旅,是直接跟美军协同作战的一支部队。
为什么驻印军总部会有这样特殊的一个步兵团呢?
这追溯起来可就复杂了,甚至这个团的来源根本就不是步兵,而是属于化学兵部队。
1930 年代初,国民政府军政部组建了化学兵部队,为保密起见称为 " 军政部学兵队 ",隐去了化字;后来部队扩编后,称之为学兵总队。
驻印军组建后,学兵总队有两个团开赴印度换装,其中第 1 团换装美式 4.2 英寸化学迫击炮,后来番号改为重迫击炮第 11 团。
第 2 团未能同样换装,而是被改为了步兵部队,最终称之为独立步兵第 1 团,直属于驻印军总部。
所以这个团的情况不仅仅是驻印军里唯一的独立步兵团,还在于它的前身其实还不是步兵。
当然转为步兵团后,肯定得按步兵的装备、编制来训练了,因为后来被编入了美军第 5332 旅,跟美国人打交道更多。
不过在缅北作战中,这个团长期担任预备队的角色,所以一直未能开赴前线杀敌。
直到 1945 年腊戌之战时,独立步兵第 1 团配属给第 50 师参战,终于在缅北战场打击了日寇。
缅甸的作战任务完成后,独立步兵第 1 团回国,因为美国人的强烈要求,这支部队被确认为预定中的驻日占领军,并与荣誉第 2 师合编为了第 67 师。
之后老蒋将第 67 师投入作战,驻日占领军也就没了下文了。再往后这个师被改为整编第 44 旅,归入李天霞的整编第 83 师指挥,所以李天霞的麾下还真有驻印军、远征军的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