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牛市第二阶段如何布局?券商关注半导体芯片设备材料投资机遇,欢迎阅读。
(一)重磅消息
10 月 19 日,中国证监会首席律师、法治司司长在 2024 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必须依法规范证券发行人、上市公司、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证券期货基金管理人等重要主体的市场活动,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在源头上加强对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法律保护。证券发行人要坚持诚实守信,系牢资本市场活动中维护投资者权益的第一粒扣子。上市公司要以切实的投资回报夯实维护投资者权益的市场基础。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要依法审慎开展业务,为维护投资者权益提供高质量的市场服务。证券期货投资基金管理人要以投资者为本的最高注意标准,严格履行维护投资者权益的受托管理职责。保荐人、注册会计师、证券律师等市场中介要当好维护投资者权益的专业市场 " 看门人 "。
(二)券商最新研判
招商证券:历史上放量大涨的规律总结,主升浪有明确的主线牵引
9 月 24 日 ~30 日,Wind 全 A,沪深 300 等指数涨幅都超过了 20%。这种经过了长期调整,后因政策催化出现短期放量大涨,在历史上多次出现。历史上几次底部放量大涨后,后续不可避免地进入剧震或调整,调整后开启一轮主升浪,呈现 " 放量大涨—阶段调整—更长时间的主升浪 " 的三段特征。
从过去几轮大行情来看,市场的主旋律围绕着政策、宏观、产业趋势和资金趋势展开。几次大行情主升浪的主线方面,如果是经济加速改善,则用绩优龙头指数如大盘成长等。如果是经济一般,产业趋势加速,则往往是中证 2000,产业趋势对应的指数占优。本轮指数级别反弹后的主线线索和可能的方向,政策变量的角度——稳增长政策可能会持续发力。接下来一段时间的政策将会围绕 " 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展开 "。
产业趋势的角度—— " 智 "" 安 "" 医 " 是可以重点考虑的方向。从产业趋势角度,站在当前来看,空间最大,短期不可证伪的国家社会最大的三个趋势分别是: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大模型日益成熟:从消费电子、汽车、机器人、办公軟體、政务……都会走向 AI 化,相关领網域的硬體和軟體的成长空间巨大。当前地缘背景下,国家安全,包括产业链供应链安全,软硬體的自主可控,军事装备的壮大发展等领網域都空间巨大。当前人口结构背景下,医疗和医药的总需求将会保持增加的趋势,优质医疗医药产品的需求将会持续增加。
本次底部出现后,主线围绕经济政策和大的产业趋势展开,增量资金属性为 ETF,纵观历次指数级别大涨后的主线,无外乎围绕政策、宏观趋势、产业趋势和增量资金展开。目前来看,全社会智能化、国家安全、人口老龄化是最重要的产业趋势。全社会智能化的背景下,关注 AI 相关软硬體、智能驾驶、机器人等领網域空间较大;国家安全主线,关注军工、信创和半导体等自主可控领網域;人口老龄化主线,关注医疗医药。
(三)券商行业掘金
天风证券:半导体需求旺季很旺,关注国产设备材料投资机遇
行业周期当前处于长周期的相对底部区间,短期来看,下半年进入传统旺季,受益于新款旗舰手机发布、" 双十一 " 等因素影响,预计行业终端销售额环比持续增长。长期来看,半导体板块当前已经处于估值的较低水位,经营上持续优化迭代的公司在下一轮周期高点有望取得更好的市场份额和盈利水平。产业链个股有望随着技术创新的进度持续体现出主题性机会。
根据 SIA,全球半导体销售额 8 月达 531.2 亿美元,同比增长 20.6%。其中,中国区 8 月为 154.8 亿美元,同比增长 19.2%,预示着行业需求转暖。四季度进入新机发布密集期,预计主要安卓厂商如 VIVO、OPPO、荣耀、小米等均有搭载最新主芯片的旗舰机发布," 双十一 " 等消费节的到来以及近期颁布的 " 一揽子增量政策 " 有望让半导体需求旺季很旺,看好相关手机芯片供应链四季度的业绩表现,建议关注超声波指纹和北斗短信等领網域的投资机遇。
近期一揽子增量政策陆续发布,或提振终端电子消费品需求,带动产业链超预期。复盘半导体历史,大周期的启动往往伴随着不可预测的重大事件发生,本次国内增量政策如果对消费端产生有效的刺激,将有望让全产业链对半导体需求预期上调,成为本轮周期上行的推动力之一,看好国内半导体需求在增量政策后的表现。
可关注半导体设计方面,包括汇顶科技、扬杰科技、瑞芯微、东芯股份等;半导体材料设备零部件方面,包括正帆科技、雅克科技、北方华创、富创精密、沪硅产业等;IDM 代工封测方面,包括伟测科技、中芯国际、长电科技、通富微电等;卫星产业链方面,包括海格通信、电科芯片、复旦微电、北斗星通等;
银河证券:专项债支持可期,低空经济有望乘风而起
10 月 12 日,财政部副部长王东伟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财政部将研究扩大专项债使用范围,合理支持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础设施,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潜力巨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培育发展新动能、获取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领網域。
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代表,迎重大发展机遇。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空经济具有科技含量高、创新要素集中、数实深度融合、产业先导等特征,不仅是交通范式的巨大变化,还将助力经济形态的转型更新,已成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4)》数据显示,2023 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达 5059.5 亿元,2026 年有望达到 10644.6 亿元。据中国民航局预估,2025 年,低空经济市场规模达 1.5 万亿元,2035 年有望达到 3.5 万亿元,10 年复合增速 8.84%。
在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的背景下,中央和地方均展现出对发展 " 低空经济 " 的坚定决心。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已有 29 个省(区、市)将低空经济纳入了 2024 年政府工作规划,推进力度空前。低空经济作为新晋的新质生产力代表,低空基础设施的建设有望获得本次专项债的规模支持,产业发展将乘风而起,大有可为。
低空经济万亿级市场爆发在即,基建先行,制造与运营齐头并进,建议 " 七维度 " 配置。整机端建议关注中直股份、航天电子、纵横股份等;动力系统端建议关注航发动力、卧龙电驱、宗申动力等;机身结构端建议关注中航高科、光威复材、广联航空等;空網域管理端建议关注中科星图、莱斯信息;适航认证端建议关注广电计量;低空感知端建议关注纳睿雷达、四川九洲、北斗星通等;低空运营端建议关注深城交、中信海直等。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