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再现野性消费,蜂花卖断货 主播:没承接过这么多流量,两三天销量抵半年,欢迎阅读。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谢敏
国货老品牌蜂花再上热搜。
在李佳琦与花西子 79 元眉笔发酵期间,蜂花因售价 79 元五斤半洗护套餐登上微博热搜。这波持续的热度不仅让蜂花粉丝数量迅速上涨,也让蜂花再一次感受到 " 野性消费 " 的魔力。
9 月 12 日,蜂花抖音官方称," 昨天晚上捡了五万多(粉丝),一晚上没睡。"9 月 13 日,蜂花表示,由于产能跟不上,目前已没货。之后," 蜂花产能紧张已断货 " 词条再次登上微博热搜。
9 月 14 日,时代周报记者从蜂花淘宝官方旗舰店了解到,三款 79 元蜂花洗护套装均已下架。" 暂时没有接到补货通知。补货都是临时接公司通知的,确切的时间不清楚。" 其客服如是说。
当日,在蜂花抖音官方旗舰店直播中,时代周报记者发现,直播间仍在售卖的产品已改成 15 天内预售发货形式。据时代周报记者统计,直播间一款名为生姜精华洗发露的预售产品,仅 1 个小时时间,销售数量达 958 瓶。
" 超出承载能力。" 在该直播间,主播直言,两三天时间承接了半年的体量。
9 月 14 日,时代周报联系上海蜂花日用品有限公司,其品牌部相关工作人员表示,现在不接受采访。
" 蹭 " 流量拉动营销?
9 月 11 日,在李佳琦相关热点视频的评论区里,蜂花官方抖音账号留言:" 对不起,弱弱地问一下可以捡粉丝吗?"
蜂花的捡粉丝行动就此开始。当日,蜂花发布短视频称," 算了一下,我家护发素一瓶等于 0.12g 花西子。" 随后,蜂花立马推出 79 元套餐,并发文,"79 元能在蜂花买到什么 "。该视频得到网友 6.7 万点赞。" 蜂花商战 " 词条登上热搜。
(图源:蜂花官方抖音账号)
尽管蜂花回应称,79 元洗护套装不是新上架的,一直都有。但显然,流量涌入之后,蜂花销量也迎来暴增。
9 月 12 日 16:00,蜂花发布的一则视频显示,其粉丝为 257.2 万,至 9 月 14 日 19:00,该账号粉丝已突破 380.2 万。仅两天时间,蜂花的粉丝已经新增了逾 100 万。
在飞瓜抖音数据 9 月 13 日的直播带货日榜中,蜂花官方旗舰店账号位列榜单第六名,直播间单日销售额为 1000 万元至 2500 万元,销量为 10 万至 25 万。同时,蜂花直播间分别位列抖音旗舰带货榜、精致丽人带货榜的第二名、第一名。
这不是蜂花第一次利用流量营销。2021 年双十一期间,蜂花官方旗舰店就曾因 " 这个要花钱吧 "" 我们本来就很廉价 " 等 " 哭穷 " 回复而一夜爆火。
此次出圈后,也为蜂花带来销售额的猛增。飞瓜数据显示,蜂花官方抖音账号 2021 年 11 月的销售额为 1597.6 万元,其中有 1499 万元是在热搜事件期间内完成的。
2022 年 5 月," 蜂花董事长含泪直播 " 的短视频再次冲上微博热搜。彼时,有主播在淘宝蜂花旗舰直播间表示,不少商品都已经断货,建议大家理性消费。
商业专家潮成林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在热点事件发酵时,蜂花利用舆论风暴的关注," 这种营销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蜂花提高知名度和销量。"
国货翻红下一步
蜂花创建于 1985 年,是一家集设计、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洗护发专业企业,主要生产 " 蜂花 " 牌洗发水、护发素,以及护肤、清洁系列用品。
在蜂花风光时代,据澎湃新闻报道,蜂花凭借一己之力让国内消费者有了 " 洗护分离 " 的护发概念,在 20 世纪 90 年代初,蜂花的年销售额就已经突破了 5 亿元。
但在宝洁、联合利化等外资品牌入侵下,以及新品牌不断爆发、传统渠道被挤压的背景下,蜂花销售一度大幅滑坡,蜂花品牌也成为多数消费者童年回忆的符号。
自 2013 年起,蜂花陆续入驻京东、天猫、淘宝等传统电商、社交电商和社区团购平台。线上布局为蜂花发展带来转机。在 2020 年的 " 中国品牌日 " 直播中,借助李佳琦直播,蜂花售出了 8 万瓶蜂花无硅健发洗发露,单品访客数较日常增加了 850%。2021 年,蜂花官宣首位代言人辣目洋子。
(图源:蜂花小红书官方账号)
但真正让蜂花出圈的,还是其 " 穷抠 " 的互联网形象。例如,蜂花捡箱子的澄清视频获得 6.5 万点赞量;一则进不起日本原料的网友评论视频,点赞量达 13.1 万。而蜂花常规视频的点赞量基本为千位数字。
此次爆火后,蜂花不忘联合其他国货品牌共享流量。在 9 月 14 日,蜂花直播间摆满了鸿星尔克、白象、白玉牙等国货品牌。同日,鸿星尔克主播拿鞋用蜂花洗头登上微博热搜。随后,加多宝、蜜雪冰城等国货品牌纷纷加入用蜂花洗头。在飞瓜抖音数据 9 月 13 日的直播带货日榜中,白象凭借 1000 万至 2500 万的销售额位列榜单第五名。
安徽创领化妆品科技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孙言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没有科学底色的销售热度如白驹过隙,一闪即逝。老品牌翻红后,应该考虑多进行一些基础研究。" 以洗发护发产品为例,只有理论基础做扎实,理论体系让大众接受,并在效果和体验上有真实的感受,消费者才会持续地为该品牌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