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主打性价比,高通智驾芯片获丰田、一汽红旗定点,欢迎阅读。
文丨李安琪
编辑丨李勤 杨轩
高通正在成为智能驾驶芯片市场的新变量。
36 氪独家获悉,高通 Ride 智驾芯片近期拿到了丰田和一汽红旗的项目定点。此外,高通也在与国内其他头部车企接触。
" 顺利的话,今年底可能会量产。像丰田这种全球车企,进度可能没有那么快,预计得 2025 年底。" 有知情人士表示。
对此,36 氪向高通官方求证,高通回应称:以官方对外披露信息为准。
当前,在智驾芯片市场,凭借高算力芯片 Orin X,英伟达已经成为车企研发高阶城区智能驾驶的主流选项。国产 AI 芯片公司地平线、Mobileye 在中低阶智驾市场也有不可撼动位置。
在智驾芯片市场,高通虽然未见其人,但已先闻其声。在英伟达、Mobileye、地平线的激烈竞争中,车企们有了更多选择的余地。
据了解,高通 Ride 智驾芯片(即高通 SA8650)于 2022 年推出,分为两个版本,AI 算力分别为 50TOPS、100TOPS。
高通主打中算力智驾芯片市场,大概会与英伟达、地平线正面交锋。与英伟达 Orin X 的 254 TOPS 算力相比,有一段差距。不过通过芯片与 AI 加速器的组合,Ride 芯片的最高算力可达 2000TOPS,具有较强的性能拓展能力。
价格层面,有智驾行业人士告诉 36 氪,较之英伟达 Orin X,高通 Ride 性价比更高,单芯片能便宜 30% 左右,整体介于英伟达和地平线之间。" 虽然工具链没有英伟达那么成熟及好用,但高通工具链的迭代速度很快,高通在积极推进。"
目前,在汽车行业,高通更为人熟知的是其智能座舱芯片。凭借在手机芯片的多年积累与迁移能力,高通几乎垄断了国内中高端车型的智能座舱芯片市场。
2019 年发布的骁龙 8155 座舱芯片,已经被广泛搭载在智能电动车上。新一代骁龙 8295 芯片性能更是大幅提升,AI 算力是上一代 8155 的 7 倍多。
近期,市面上的热门车型包括全新奔驰 E 级、理想 L7/L8/L9、小鹏 X9、极氪 007、小米 SU7 以及零跑 C10 等都搭载了高通 8295。" 内部之前的判断是,30 万左右的车才会上 8295,现在有些十几万的车也能上 8295,还是挺让人震惊的。" 有高通人士说道。
汽车业务也因此成为高通主业增速最快的一项。2023 年第 4 季度,高通汽车业务营收 5.98 亿美元,同比增长 31.1%。
比起座舱芯片,高通智驾芯片起步要稍晚一筹。
据了解,高通 2021 年推出第一代智驾芯片 Ride(即 SA8540),最早还是复用座舱和消费级电腦芯片的设计,规模搭载的车型产品不多。
直到 2022 年,高通才推出完全针对自动驾驶的第二代 Ride 芯片(即 SA8650)。今年 CES 上,大疆车载就展示了基于单颗高通 8650P 芯片的城区 NOA 功能,且不依赖激光雷达。大疆车载称,该功能将很快在合作伙伴的车型上量产。
目前,与高通 Ride 智驾芯片达成合作的车企包括宝马、通用、大众、奔驰等。而与丰田和一汽红旗合作后,高通的智驾芯片阵营无疑更加庞大。
随着智驾芯片规模出货,高通也有机会在智能座舱之后建立又一汽车拳头产品。据了解,高通还可以提供智驾和座舱选配组合。凭借灵活的商业模式、不错的性能和价格,高通有望在车企中掀起波澜。
此前 2023 年初 CES,高通也推出了中央计算平台芯片 Ride Flex(即 SA8775),可以实现座舱智驾一体化功能,预计 2025 年量产。届时将与英伟达的下一代产品舱驾一体芯片 Thor 正面抗衡。
但 2024 年汽车市场复杂且迷离,在强烈降本需求下车企有动力使用更高性价比的芯片,但重新开发与适配芯片平台也是一个巨大投入。时间視窗不等人,高通智驾芯片需要抓紧了。